初二物理上期知识点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不发光物体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
3、分类:
(1)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2)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2、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镜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凸面镜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四、光的折射
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发生折射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大。
3、折射的现象:①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②筷子在水中好像“折”了。③海市蜃楼。④彩虹。
延长线的交点。在完成折射的光路图时可画一条垂直于介质交界面的光线,便于绘制。
五、光的色散
1、三棱镜把白光分解成红、橙、 黄 、绿 、蓝 、靛 、紫 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太阳光(即白光)是由多种色光 混合 而成的。这是英国 牛顿 发现的。
2、彩虹是光的 色散 现象,海市蜃楼是光的 折射 现象。
3、色光的三原色是指 红、绿、蓝 。
4、物体的颜色:应用:绿光照到一个穿白上衣红裙子的人身上,看见的是 绿 色上衣,黑 色的裙子。(反射与物体颜色相同的色光,不同颜色的就被吸收而成黑色)
5、看不见的光:是指红光之外的辐射叫 红外线 和在光谱的紫端以外的看不见的光叫 紫外线 。
(2)、 红外线的作用:(1)制红外线夜视仪。(2)红外线遥控。(3)红外线烧烤食物(4)红外线测温度。
(3)、紫外线的作用:(1)有助于人体合成 维生素c 。(2)杀死 微生物 灭菌。(3)能使 荧光 物质发光来识别钞票的真伪。
初二物理上期知识点: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名词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区别: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
2、典型光路
二、生活中的透镜
实像和虚像(见下图):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真的能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凸透镜成实像情景:光屏能承接到所形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两侧。
凸透镜成虚像情景:光屏不能承接所形成的像,物和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物体从远处向焦点靠近时,像逐渐变大,远离凸透镜
①当u>2f,物体比像移动得快
②当f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1、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 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凸透 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胶片(光屏)。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 视网膜 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眼睛的视网膜上成的是一个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
明视距离:25cm 近点:10cm
2、近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 前 方。可以戴 凹透 镜来矫正。因为它具有 发散 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图像略向后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
近视原因: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用凹透镜矫正)
3、远视眼(又叫老花眼)像成在视网膜的 后 方。可以戴 凸透 镜来矫正。因为它具有 会聚 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像略向前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
远视原因:晶体太薄,折光能力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用凸透镜矫正)
五 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由 目 镜和 物 镜组成,都是 凸 透镜。
2、物镜:作用相当于 幻灯机 的镜头,成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显微镜把物体所成的像两次放大
3、望远镜有反射式望远镜和折射式望远镜两种。
其中折射式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成放大的虚像。。它有拉近镜头,增大视角的作用。
4、成实像的光学元件有:照相机、投影仪、小孔成像 ; 成虚像的光学元件有:平面镜、放大镜、凸凹面镜
利用反射的有:平面镜、水下的倒影、所有面镜; 利用折射的有:所有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近视镜、老花镜
看过“初二物理上期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