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初二语文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初二语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要点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那是西北地区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仙湖;

  那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那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我国科学家彭家木、探险家余纯顺先后在那里失踪、遇难;

  那是一个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

  那就是罗布泊。

  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有很多水的。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沙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罗布泊。

  二、看题目:

  1、分析它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

  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

  2、针对题目,你能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三、请学生带着以上问题阅读全文,要求:

  1、用笔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

  2、在书上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看能否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

  3、理出各内容在书中出现的次序。

  (此问题要求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解答)

  明确:2、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消逝于20世纪70年代。

  消逝的原因有两个: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罗布泊消逝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迅速恶化,沙漠在扩张。

  同样的悲剧还有: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缩小,有干涸之势。

  4、文章从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写起,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逝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目的。

  四、请学生齐读12、13段,分析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12、13段)——造成了罗布泊的消逝深层原因是人为因素。具体体现是两次改道和四个“盲目”。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将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沙化。

  (在此处理一下文章行文的思路)

  五、本文从体裁看是一篇报告文学,它兼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文学要求形象性、抒情性。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学习本文是怎样把罗布泊的今昔情景写得历历在目,把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说得明明白白的,为什么能使读者对罗布泊的消失痛惜不已。

  1、体味真实性。

  文章列举数据、叙述事实真实可靠。

  如:《汉书西域传》记载了……

  另据史书记载……

  2、感受形象性。

  (1)对比手法

  集中表现在对罗布泊今昔情况进行对比。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使读者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拟人手法

  如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如替换为“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效果就差多了。

  如写罗布泊“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如果替换为“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你会看到一片荒漠,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那就逊色多了。

  (3)排比

  如“四盲”: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3、体会抒情性

  A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B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C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六、拓展延伸:

  1、请你为“西部大开发”出谋划策。

  2、文章第23段说:“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3、热合曼是一个108岁高龄的罗布老人。假如你也是一个百岁老人,你该怎样向人讲述罗布泊的沧桑?

  提示:A“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B“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C从出生到20岁,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象要丰富,用拟人化的口吻最好。

  D从20—60岁,紧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E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

  F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的养育。

  七、小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神话传说中的太行、王屋二山被操蛇之神移走了,换来了愚公的出行方便,现实中的“山”被伟大的人类“移”走了,换来的却是水资源短缺和污染、臭氧层破坏、土壤沙漠化、森林面积锐减、部分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和矿物的枯竭!人与自然该如何相处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出现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应运而生。

  这篇课文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本文是历史教训的总结,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车之鉴昭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开始表现出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但还是难以把保护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如何拨动学生心底的那根环保之弦成了我教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而且,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阅读说明文和新闻的知识,所以在文体之上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教材的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能力目标:学会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培养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思考文章的时代意义,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品味报告文学的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学会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强化感情色彩。

  (三)教学难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以及从中吸取的教训。

  四、教法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自读课的特点,我用一课时完成,我确定的教法是:多媒体教学法、兴趣诱导法、诵读法、指导点拔法、探究式教学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随机相应地提示、点化、诱导。

  五、学法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圈点勾画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法、学生纠正补充法、比较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协作、整理、迁移知识的能力。

  本课运用的教具:多媒体。

  六、课前准备:

  教师:印发余秋雨的《沙原隐泉》与潘岳的《西风胡杨》推荐学生阅读,推荐歌曲《月牙泉》让学生欣赏。这样做有三个目的:一是尽量增加学生的信息密度,丰富与课文有关的信息量;二是尽可能多角度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触动,为课文的教学构建良好的氛围。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强烈的忧患意识;阅读教师印发的材料;欣赏教师推荐的歌曲;查找有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环境被污染的事例。(图片、书籍、相关报道均可)

  七、教学程序的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及题解

  我是直接导入这一课的,再结合课题中的“泊”字依次提出几个问题:

  ①“泊”的偏旁是什么?

  ②这说明“罗布泊”原来跟什么有关?

  ③“泊”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④你能从课文的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⑤通过对课题的分析,你觉得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课文?

  ▲设计此项环节的目的:通过对课题中关健字词的分析,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多角度分析了课题之后,也让学生弄清楚了课文的感情基调。

  第二环节:阅读指导

  步骤一:教师逐个打出表现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图片,并依次简单解说。在看完所准备的6幅图片之后说:美丽的罗布泊怎样会变成了现在连一滴水都没有的罗布泊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然后以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比如默读、高声朗读等方式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

  1、通过截然不同的两类图片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引起强烈的学习欲望;

  2、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弄清全文的思路。

  步骤二:教师当所有的学生都读完课文后打出一幅再现罗布泊过去状貌的图片,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配合这个画面的文段作为这幅图片的解说词。根据图片上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就找到第8段中的这段文字:“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当学生找到了之后,教师就问:这样美丽的仙境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欢快的、愉悦的)哪位同学能给大家示范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做适当的简单的点评。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通过图片再现罗布泊的昔日美景,帮助学生找到朗读的感觉,这种昙花一现的欢快愉悦之情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步骤三:点击鼠标,打出一幅展现罗布泊现在状貌的图片,请学生也从课文中找出可以作为这幅图片的解说词。

  可以作为这幅图片的解说词在课文中有两处,第一处在课文的第3段自然段:

  “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天气温高达70°C。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第二处是课文的第22自然段:“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第一处因为比较靠前,学生大多能较快的找出来,在学生找出之后请学生概括说出此时罗布泊给人的感觉,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第二处可能需要在老师的提示下才能被发现,当学生找到后,结合文段中的“裸”、“尽”挖掘隐含在文字之中的讯息,在学生领悟到了这段文字其实是在说大地的植被被破坏之后,再分析这段文字所采用的拟人修辞的好处和意义。最后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想象罗布泊满目疮痍的现在,如泣如诉的朗读更能激起我们心底强烈的环保意识。

  步骤四:从前碧波荡漾的罗布泊现在没有一只鸟,没有一条溪。成了荒凉的痛苦的罗布泊,成了恐怖的罗布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围绕核心句子“‘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设计几个问题:

  ①我们平常听到的都是“吸血鬼”,这里为什么不说“吸血鬼”而说“吸水鬼”呢?

  ②老师知道,“盲”是指盲目,那“盲目”又是什么意思?

  ③“盲目”与上文中的哪个词相照应?

  ④文中又说“四盲”是巨大的“吸水鬼”,这“巨大”到底有多大?书里告诉了我们,请大家找一找。

  ⑤这巨大的吸水鬼对罗布泊造成了怎样的破坏呢?

  在学生回答出第④个问题时,穿插介绍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并让学生试着再在文中找出其它运用此种说明方法的句子。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了解罗布泊消亡的深层原因。

  步骤五:这个教学环节我主要设计以下几个问题(由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

  ①悲剧仅仅是罗布泊吗?(请结合课文和课前查找的资料回答)

  ②作者在课文的结尾呼吁“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那么该怎么救呢?

  ③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又能为这伟大的拯救行动做些什么呢?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分组合作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究意识,又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从探讨的内容来看,又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步骤六:作者把令人恐怖的罗布泊呈现在我们眼前,告诉我们其中的原因也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写罗布泊美丽的过去?把对罗布泊美丽的过去的描写去掉好吗?为什么呢?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指导写作。

  步骤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我们沉湎在对昔日美丽仙湖的沉痛追忆之时,是否想过: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开发要想不重蹈罗布泊消逝的覆辙,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通过假想训练促进阅读的深层理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第三环节:布置作业:成立环保青年志愿者小组,分别给自己居住的社区或村庄写一封呼吁环保的倡议书。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在歌曲《月牙泉》声中说出结束语)罗布泊的消逝,是人类自己制造的悲剧,但悲剧仍在继续。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吧!


  看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6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