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教学设计 人琴俱亡说课稿
《人琴俱亡》教学设计
3、体会文中简洁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其中王子猷与王子敬兄弟二人品格才华最突出,这俩兄弟的感情非常好,《人琴俱亡》讲的就是他们痛人心扉的故事板书:人琴俱亡(刘义庆)
介绍:作品作者
此书主要记载魏晋名士的言谈轶事,最大特点是记述人物的片言只语或者微小举动,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刘义庆:南宋文学家
二.读通读顺,读懂课文
第一:独立阅读课文,借助课下注解,手头的工具书给自己不懂的生字词注音,并结合语境判断确定它们在文中的意义
第二:使用自己习惯的符号标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1.红字注音
全班齐读一遍
2.字词解释,翻译文段
3.出示译文
全班试背过渡语:我们对本文大意都基本理解了,然而我们会翻译了,是不是就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了呢?请看———探究理解
三.探究理解,感悟文本
1. 子猷在子敬死后“月余亦卒”,他死去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一 是子猷本身当时病势严重二 是因自己的骨肉兄弟之死而极度悲伤
2. 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神情的“悲”和“哭”都是比较低层次的悲伤,子猷内心悲痛至极,反而在表面上什么都不能表现出来)子猷与子敬有着深厚的手足之情,两人都患了重病子猷听不到子敬的病况,心里非常难过,“了不悲” “都不哭”是强抑制住自己的悲痛的结果,而并不是不悲痛等到人琴俱亡,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心情,悲痛之情喷薄而出, 因此“恸绝良久”所以子猷前后的表现不矛盾
过渡语:兄弟间互相迫害的也有
曹植《七步诗》)(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其中说到,读《七步诗》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曹丕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过渡语:兄弟间手足情深的也有
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3. 请回顾课文:你觉得最让你挥之不去的细节是什么,为什么?(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句话)
明确:“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了不悲,都不哭”,“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四.小结归纳,积累背诵
课文语言十分简洁全文仅84字,就刻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手足情深,原因就是抓住了人物的只言片语或细微的举动,即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才使得人物这样鲜活
板书:手足情深
语言简洁
过渡语:请同学们看关键词,齐背全文,这次读时,注意人物语言与叙事语言的不同感情过渡语:是啊,逝者已去,而琴随人亡,这更渲染出当时悲凉的气氛下面再来看看现今生活之中的手足情深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平分生命》
请同学浏览文章
师:表达什么情感、主题
让学生谈感悟
结束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给予每个人的只有一次”可是,这个十岁的小男孩为了解救妹妹,竟然要把自己一半的血分给妹妹,让妹妹和他平分生命他对妹妹的爱真是比水晶还要纯洁,比黄金还要宝贵……
《人琴俱亡》说课稿
一、说课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人文性和工具性高度统一。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熟读成诵,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同时,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深远。为此,在本节课设计之时,我引导学生对文本知识进行学习探究之后,把着眼点放在领悟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充分体现课标要求。具体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利用文本故事的熏陶感染作用,培植学生丰富而完美的精神,实现语文教育的本体性。
二、说教材
《人琴俱亡》是义务教育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文以极为简洁的语言,刻画了王子猷的独特形象,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此外,此文浅显易懂,对于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有极大的示范作用,通过学习,学生的技能和情感可以得到双重收获。
结合课程标准及课文要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了解作者及《世说新语》相关知识,理解重点字词含义,翻译全文;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六环法,形成一定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依照六环法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理解文言字词含义,讲述文本故事,挖掘并体悟课文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深挚的兄弟情谊,教育学生懂得去爱,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
1、朗读、翻译课文,理解并掌握重点字词含义。
2、合作探究,体会文中的兄弟情谊,升华感情。
三、说教法
本节课在设计之时,我以教学文言文摸索到的六环法“读—解—译—悟—诵—练”组织教学,步步诱导,层层点化,力求学生主动探究,进而撷取知识果实。
此教法的设计,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写,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铺设学习的路基,让他们依照“路标”(即六环法)寻找“美”(即知识),收获“美”。这六步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由表及里,重在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挖掘、领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最终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所帮助。
四、说学法
古语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学生方法指点,是教学活动最美的收笔。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朗读、质疑、翻译、思悟这一系列的具体方法,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积极探究,获取知识。此外,我认为教学方法的引导,实际已是学习方法的渗透;教学方法的终结,则是学习方法的形成。对于本节课采用的六环教学法,无疑是一种更广意义上的学习方法点化。
五、说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诗歌,发问作者、题目,并指名朗读,感知名句并导入。
[设计意图]:以诗导入,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兴趣,浅知诗句意旨,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埋下伏笔。
2、课前热身
了解本文作者、出处及相关知识,抢答完成。
[设计意图]:创设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解更多知识,丰富学生文学知识的储备。
3、环节一:读
提出要求,分步多形式展开训练。
[设计意图]:“文章不厌百回读”,充分朗读,让学生对文本形成感性认识和体验,突出语文学科特点,为下面教学环节展开打好基奠。
4、环节二:解与环节三:译
针对文言字词让学生分组质疑、解答,归纳理解并巩固,口译全文,讲述文中故事。
[设计意图]:大胆质疑,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积累文言字词知识,解字译文,突破文言教学重点,对文本故事深入把握,便于下文拓展。
5、环节四:悟
聆听故事,围绕文本问题探究感悟;联系生活,体验领会;运用智慧,改写诗句;最后实际发问,主题升华。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把握文本主题,获得情感体验,并将其放之于生活的大熔炉,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感染,再学以致用,在改写中让学生得以情感戒勉,最后,以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升华,突出教学难点,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本体性特点:人文性。
6、环节五:诵
听歌曲《兄弟情》,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在歌曲中再悟手足情,记诵全文,丰富学生的文言诵读积累,落实课标要求。
7、环节六:练
文言阅读训练《荀巨伯探友》。
[设计意图]:学后练,由课内走向课外,拓宽学生的学习面,锻炼并提高学习能力,培养文言阅读能力,体现教学深度。
8、作业
搜集诗文名言故事积累,完成文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熟诵全文。
[设计意图]:进行课外积累,丰富知识储备,从弱处入手强化学生文言阅读,为学生的长足发展做点滴累积。
9、板书设计
内容略。
[设计意图]:此板书,简单明了,显示内容要点,体现文本主题,“心”形勾画,形象生动,将教学意旨升华于心,给人明示。
总之,本节课设计思路明晰,环环相扣,但鉴于本人知识、能力上方面的浅薄,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此,我诚心地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共同交流探讨,为此篇文章形成一个完美的教学设计。
衷心的谢谢大家!
看了“人琴俱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