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初三语文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初三语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应该是幸福,自豪的,因为我们的国家强大了,生活富裕了。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以体现出鲁迅杂文的风格。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二、授新:

  1、掌握字词。

  搽(chá)玄虚(xuán)省悟(xǐng)渺茫(miǎo)诓骗(kuāng )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3、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基础。

  4、“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5、文章如何驳论证的?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

  (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

  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说明敌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这就是批驳的突破口”。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参照课后练习自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授新:

  继续分析课文

  1、作者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作者为什么赞扬他们“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

  这是比喻的说法。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

  3、作者“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谁?

  指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的人们。

  4、“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5、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

  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6、“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选自鲁迅的《且亭杂文》。这是一篇“驳”、“立”紧密结合的驳论文。本文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这种悲观论调的要害是“以偏概全”,也就是失掉自信力的仅是中国人中的一小部分,从而批驳了敌论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新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初三年级学生在熟练掌握记叙文,说明文的阅读写作及初步掌握简单议论文写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驳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本课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有“驳”有“立”,语言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在初三学生学习、鉴党、运用驳论文的阶段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达到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及掌握简单的驳论文写作,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对驳论文的鉴党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在初中阶段的地位及其作用,以及本单元一学习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记忆:①了解鲁迅及其《且介亭杂文》。

  理解:②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③理解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

  ④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运用:⑤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

  ⑥依照本文的论证结构,写一篇驳论文。(课后完成)

  2、情意目标:

  ⑦学习鲁迅先生立场坚定及爱憎分明的斗争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重点:作者是怎样逐层批驳敌论的?

  ②难点:A、关键词语的理解。

  B,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为低层次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高,因此教学时不宜过快,宁可多花一点时间,对时代背景作者进行介绍,以利于学生深入把握课文内容。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多举正面人物(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代表)及反面人物进行比照、分析,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和自信心。

  2、教学方法:

  ①启发式;②诵读;③分析;④课堂讨论。

  3、运用教具:

  挂图、小黑板、录音机、多媒体放像机。

  4、教学时数:2课时

  四、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①国歌引入法。即由同学齐唱《义勇军进行曲》或用录音机播放。

  ②由典型事例引入新课。A观看有关“九·18”事变图片;B运用多媒体VCD播放有关“九·18”事变的影碟片(可在课前进行)。

  然后归纳导入,针对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散布的“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及资产阶级走狗文人鼓吹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的悲观论调,鲁迅先生义正辞严地写了这篇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

  2、梳理“预习提示”。

  “预习提示”对课文背景及内容作了精要概括,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一把“钥匙”。

  3、突出教学目标。

  ①出示率先写好教学目标的小黑板。

  ②多媒体放像机显示教学目标。

  突出教学目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知道教师“教什么”,学生应“学什么”。

  4、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敌论点及作者确立的新论点,思考文章的思路及全文的结构。

  5、分步完成教学目标。

  (略)

  6、归纳:

  ①略谈民族的“脊梁”和希望。

  ②痛斥对民族丧失信心的论调。

  ③鲁迅从两方面批驳对方论点。一方面,揭露“一部分人”,他们对民族悲观失望。另一方面,用历史和当今的事实证明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最后从立场观点上作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无宰相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个“地底下”指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人民。


  看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6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