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热爱生命说课稿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1 了解有关杰克·伦敦的文学常识。
2 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能力目标
1 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2 领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德育目标
体会人物在绝境中顽强求生的精神状态,引导学生感知人热爱生命本能、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借助音乐,创设教学情境。
用音乐开启学生心扉,可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让学生体悟音乐旋律中迸发出的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2 导入新课
生命作为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之一,中外文学史中,许多大师为探索它的真谛历尽艰辛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李清照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浩歌。为描摹生命的姿容泰戈尔勾勒了一幅“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旷世佳境。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热爱生命》更是作者为我们唱出的一曲珍爱生命的美妙乐章。
3 介绍作者
杰克·伦敦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一个破产农民家庭。童年时他就饱尝生活的艰辛。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这期间,他开始阅读大量的小说和读物。16岁失业,他参加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狱,几个月后出狱。出狱后,他拼命干活,同时刻苦学习,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马克思等人的著作。后来受淘金热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素材。从此,他埋头写作,成为职业作家
杰克·伦敦从1900年起连续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描写贫民和工人生活《深渊中的人们》、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政治幻想小说《铁蹄》等许多中长篇小说和散文集,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罪恶,有力地控诉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公开号召用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杰克·伦敦在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大量文学报告集、散文集和论文。其中比较优秀的还有《荒野的呼唤》、《白牙》、《天大亮》、《月谷》、《墨西哥人》和受到列宁赞赏的《热爱生命》
但是到了晚年,他逐渐脱离社会斗争,为了迎合出版商的需要和满足个人的物质享受也写了不少粗制滥造的作品,1916年杰克·伦敦和他的代表作中的主人公马丁·伊登一样,在极度空虚和悲观失望中自杀身亡。
4 背景介绍
短篇小说《热爱生命》是描写一个淘金者与饥饿、寒冷、恐慌和死亡作斗争的故事,表现出人战胜自然、生战胜死亡的积极思想。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默读,把握小说情节
学生复述小说情节,教师引导
《热爱生命》讲述的是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途中被朋友抛弃,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他已经有两天没有吃东西,并且迷了路,已经筋疲力尽,不是靠两脚走路,而是用手脚在路上爬了,他吃的是雪水,睡在露天。在荒野的六天六夜中,他仅吃了一二条水塘中的小鱼和四只刚出壳的小松鸡。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在他奄奄一息时,有一条病狼却时刻尾随着他,舔食着他留下的血迹,觊觎着他的肉体。最后淘金者用智力和毅力咬开了病狼的喉咙,凭着意志吮吸了病狼的血,并坚持着爬到了大河边。最后,他在大河边被几个科学考察人员救起,他在与大自然的拼搏中活了下来。
2 学生自由诵读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
学生概括,教师点拨
主人公所面临的生死考验有饥饿、恶劣的天气、个人体力的极度虚弱伤病以及野兽的威胁等。他之所以能战胜这些并顽强地生存下来,是因为他坚韧顽强、不惧艰难险阻。他虽然身体衰弱无比,并且时常处于昏迷之中,却有着惊人的意志力。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生死搏斗中,人的伟大与坚强也最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作品所要弘扬的正是这样一种硬汉精神。
3 学生重点研读小说最为精彩的场面:也是高潮部分人与狼最后的格斗。体会主人公坚毅勇敢拼搏的生命意志。
学生合作探讨,教师明确:
小说的象征意味也非常浓厚,这是西方许多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小说中艰难爬行的主人公和一直尾随其后的饥饿不堪的狼所面临的选择是简单而清晰的要么战胜对方生存下去,要么被对方战胜,沦为牺牲品。主人公以他坚毅勇敢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在同狼的最后搏斗中取胜,成为真正的“强者”。小说启示人们:生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
文中主人公没有名字,仅以“这个人”指代,显然隐含着作者以他作为整个人类象征的用意,而文中的“狼”可以看作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一种隐喻。
4 学生联系《荒岛余生》中鲁滨孙荒岛求生的经历,深入领会小说的深刻意蕴
三、研读,体验延伸
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与具体细节的高度统一,可以说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一方面,这篇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都带有传奇色彩。作者将主人公安置到一个困苦险恶到极点的生存环境中,让其经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考验;另一方面,这又是一篇极为逼真的小说,我们在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很难找到人为编造的痕迹,作者准确地摹拟了主人公在特定境遇中的心理感受与意识活动。非常逼真地展示了一个疲惫、衰弱的人在荒原上的艰难求生过程,其“真实性”可谓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2 请学生绘声绘色地讲出在其他书刊或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类似的人或动物求生的故事,如沙漠、地震、海难等。
3 以生命为引线给学生介绍一些珍惜生命与疫病、灾难顽强抗争的知名作家的事迹,并引导学生阅读其作品。
讲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事迹推荐选读其长篇小说
《我的生活故事》和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讲当代作家史铁生的遭遇,选读其感悟生命的文章《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等
四、课堂小结
生命是宝贵的,只要心中生命意念还在,只要不轻易放弃,再困窘的环境也能重生。这就是课文告诉我们的一个简单而实用的道理。让我们热爱生命,让我们的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热爱生命》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号选手。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4篇课文《热爱生命》,属自读课文,题材是小说。
《热爱生命》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1906年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出人性的伟大和坚强。小说把人物置于近乎残忍的恶劣环境之中,让主人公在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充分展现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生命的赞歌,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作者寄予的人生理想和美学追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和情意之间的联系”。因此,结合本课的内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深入文本,赏析语言精妙,剖析人物形象;
2、真切体悟,理解生命价值,汲取精神力量。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而且也积累了一些关于小说的知识,这为本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中细致的描写是重点,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难点,应该让学生多读文、多体会、多谈自己的看法,以达到“深课浅教”的目的。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采用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形式,利用圈点勾画法、感情朗读法、对话分析法等,让学生感知文本,增强语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具媒体使用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由导入新课,出示目标,收集信息、自学反馈,心动行动、合作探究,寻根探源、延展体悟,课堂小结、温馨寄语,布置作业七个环节组成。
导入新课环节教师用饱含深情的话语导入:生命的执着与顽强常常令人潸然泪下。石缝里,小小的松子冲破坚硬的岩石,昂然挺立;山涧中,悲壮的羚羊用生命架起一道求生的彩虹,熠熠生辉;荒岛上,鲁滨孙以惊人的毅力与困难作战,不屈不挠……在所有生命的抗争与搏斗中,人的意志和力量超越极限,踏碎死神的铁掌,弘扬着人类的伟大与坚强。今天,我们将借助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
(此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状态,为课题理解营造一个情感氛围。用时大约1分钟。)
出示目标环节通过多媒体直接投影出示,学生朗读明确,教师强调重点目标和难点目标。
收集信息、自学反馈环节用多媒体投影出示“我的词汇本”,学生按投影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同位互相批阅后,由学生强调应该注意的重点,再次巩固。
之后教师投影出示“我的读书卡”,学生根据课前自学的知识填写读书卡,并由学生简介杰克·伦敦,老师补充。
(这样设计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让学生自主感知文章内容,筛选主要信息,对提升学生能力很有帮助。以上两个环节用时大约6分钟。)
心动行动、合作探究环节,通过追问“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他的坚韧顽强和对生命的热爱,面对这样的一个人,我们怎能不心生感动,从而共同探究“他”为什么打动了我们?
此环节要求学生跳读课文,划出典型句子,点出关键词,并共同填写读书卡片,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对于文中感人的情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朗读,体会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并再次体味他的坚韧顽强和对生命的热爱。(板书)使学生明确正是他的坚韧顽强和对生命的热爱支撑他闯过困境,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通过交流,通过深度分析文本。从而让学生明确了文章精彩的部分在哪里,为什么精彩。让学生从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角度赏析第3、5、和27段,并让学生按句式说话。多媒体投影要求:这个句子采用________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
(此环节让学生进入文本,赏析语言精妙,剖析人物形象,达成目标1。用时大约22分钟)
寻根探源、延展体悟环节用多媒体投影问题:勾画文中有关“生命”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经历或体验,读一读,感受他顽强的生命力;写一写,谈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学生画出相关的句子后,教师诵读有关“生命”的句子,于是,一幕从来没有演出过的残酷求生悲剧就开始了——病人一路爬着,病狼一路跛着,两个生灵就这样在荒原里拖着垂死的躯壳,相互猎取着对方的生命。
不过,他仍然要活下去。在经过了千辛万苦之后,他居然还会死掉,那未免太不合理了。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也许,这种想法完全是发疯,不过,就是到了死神的铁掌里,他仍然要反抗它,不肯死。
让学生感受生命之美,之后由学生诵读最震撼自己的句子,在加深对课文主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写一段文字,谈一谈对“生命”的理解,之后由教师组织课堂交流,从而使学生由外在的情感体悟,内化为自己对主旨的理解。
(此环节引导学生用感情朗读、齐读,比较分析,讨论交流等多种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此环节,达成目标2。用时大约15分钟)
最后,教师总结全文并深情寄语:每一个生命的强者,都是矗立在我们面前的丰碑。每一个生命的强者,都在历史的深处无言地启示着我们:面对人生的不幸和苦难,唯有“扼住命运的咽喉”,不轻言放弃,奋起抗争,勇于拼搏,才能创造人生的奇迹、重铸生命的辉煌!
(此环节教师深情寄语,再次从心灵的深处,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用时1分钟。)
看了“热爱生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