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初三语文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初三语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2、和抒学习叙事情相结合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预习,了解作者生平以及相关作品。

  2、通过诵读理清诗歌思路,了解诗歌大意。

  3、通过分析,探究,体悟诗歌的主题思想和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习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培养学生正 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做一个合格的现代中学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难点:通过叙写自己的茅屋,抒发了崇高的理想和愿望。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诵读,多方寻找相关材料,熟悉人物以及所学的诗歌作品。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学感知:

  1、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了很多杜甫的诗歌,你们都知道有哪些?(„„)请问,你们知道关于他的那些评价和称谓吗?(„„)他的诗歌为什么被称之为“史诗”?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诗之后,你就会清楚地明白这个含义。 提出目标:

  ①、了解诗歌的相关背景。

  ②、诵读,感知诗歌大意。

  ③、通过分析、讨论,体会诗歌的艺术手法,明确诗歌的主旨。

  2、明确目标:

  本课我们主要通过作者叙写秋风破茅,进而感受作者崇高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二、质疑探究:

  1、读书自学

  明确任务:

  ①、正确识字,认真诵读,感受全诗大意。 ②、了解诗人以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③、仔细参看问下注释,正确理解诗歌内容。

  注意体会诗歌的情感,正确把握诵读节奏。

  2、教师指导:

  诗人及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有《杜工部集》,其与“李白”同为唐代第一流诗人,并称“李杜”,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因其生活在唐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唐肃宗上元元年,在亲友的帮助下,于成都浣花溪筑草堂栖身,但秋风破屋,夜雨屋漏,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因有此作。

  解题:“„„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写风卷茅草,雨夜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歌: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教师深入学生中去,了解学情。)

  3、学生质疑:

  刚才我们进行了自主学习,现在大家把自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来,让我们大一一起来探讨。

  质疑1、“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作者怎么说这群孩子是“盗贼”? 质疑2:“归来倚仗自叹息”,诗人“叹息”什么呢?

  质疑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

  4、提问:

  ①、诗中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②、是的第一节里,都用了那些动词描写了风的猛烈?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③、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

  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

  ④、大家好好想一想,群童为何抱茅?

  ⑤、 第三节里,那个词语准确揭示了设个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⑥、 第三节里,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

  ⑦、面对这大风破茅、大雨如注的凄惨情景,诗人作何感想呢?请找出能真却表达诗人理想和愿望的重要诗句。

  ⑧、纵观全诗,你觉得诗人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说说自己的感受。

  5、学生探究:

  在认真诵读的基础上,结合对时代背景的了解与问下注释的理解,深入思考以上问题。

  三、合作释疑:

  1、合作学习:

  把现有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组学习一个小节,通过共同探究,完成两个问题,并给每个小节叫一个小标题。

  (一组:1-2题 二组:3-4题 三组:5-6题 四组:7-8题)

  2、学习指导:

  ①、加小标题时,要尽量从原文里面进行压缩和概括,词语简练、准确。(例一:秋风破茅。)

  ②、分析词句的作用,一定要把它放在原文里面。在分析之前,首先要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的想象,把诗歌所描摹的场景“幻化”在自己的你头脑里,把自己融入到场景中去,与诗人一同体验,这样,才能产生真切的感受。然后分析起来,也就比较自然贴切了。

  3、合作释疑:

  各组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教师纠错,形成共识。

  (①、“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②“卷---飞”——“洒”——“挂”——“飘转”——“沉”等动 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

  ③、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

  ④、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

  ⑤、丧乱

  ⑥、“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⑧、正直、善良,心怀天下、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古代知识分子。)

  4、精讲点拨:

  ①、第一节里,一连串的动词,展现出一个接一个动态,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痛苦的心弦。

  ②、面对“群童抱茅”“公然入竹”的情景,湿热难耐不住内心的愤怒,因为诗人“老无力”,而这茅草对诗人而言关乎生计,所以说,这自然的会引起诗人的愤怒,,说群童“对面为盗贼”,这是激愤之词,并不是真心说他们是“盗贼”。 ③、“自叹息”一词,意蕴很深,值得思考。一则,有诗人对自己的“叹息”:年老体弱,孤独飘零,命运多舛;二则,诗人由自己联想到受战乱以来的天下黎民百姓,不都和自己一样吗?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

  ④、“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含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愁惨暗淡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愁惨暗淡的心境。

  ⑤、“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一语双关,由自己的处境,联想到国家的处境(风雨飘摇之中) “何由彻”意味深长,一作结,二铺垫。

  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跳出了个人的圈子,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我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结尾两句,强烈地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淋漓极致的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本诗前三节一叙事为主,续写了秋风破茅的情景。第四节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集中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情怀。

  四、拓展运用:

  1、课堂测试:

  ①、选出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句式错落有致,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③、重点问题探究。

  (1)对于南村群童的举动你是如何理解的?

  (2)“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什么?请你简要地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3)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 ( 学生当堂完成,教师点评)

  2、归纳诗歌主旨: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3、拓展运用:

  ①、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你知道哪些?

  ②、古代诗歌里面,有很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请予以整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一、说教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诗词五首》中的第一首,761年秋天,一场大风把他的茅屋茅草给卷走了,穷困的他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有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这课《诗词五首》,俱是见景抒情或遇事感怀之作,《茅》为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能通过学习此诗掌握解诗之法,学生要学习其它四首诗词也就顺利得多。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明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

  八年级的学生对古代诗词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知识与诵读经历。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新课标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基于教材与学情的特点,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诗歌意象、意境。

  2.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风格

  根据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理解

  二、说教法

  话说: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情、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选择诵读指导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体会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培养学生的的能力。

  三、说学法

  在制订教法的依据上,考虑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能力水平的不平衡性。我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圈点勾画、活动迁移等方法,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获得个性化阅读的体验,通过诵读和理解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细节、品味语言与意象的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一个课时完成。

  (一)课前准备:

  新课标要求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杜甫的一生资料,制成知识卡或幻灯片,作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

  (二)教学过程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环节有:情境导入——诵读品悟——活动迁移——小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六个环节

  1.导入:

  课件播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flash在线课文欣赏朗读,在音乐与画面中,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无奈生活,领略万千的感慨,从而导出课题。

  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学习本课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教师创设诵读情境,对学生的解读加以启发诱导。

  2.诵读品悟:通过“感知性地读—按要求读—鉴赏性地读”这三个层次的诵读,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借助于圈点勾画、探究讨论法等,突破重难点。

  (1)探究性地读——学生自由朗读:1找出文中难读的字词,师生一起正音、释义。2教师范读,指导句读、节奏、重音、语调3教师提点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在诵读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诗歌的朗读技巧、诗歌语言的特点,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2)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目的地读。1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谈论诗人的创作风格。2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查找的资料、学生很容易通过诗人的遭遇,得出现实主义风格的结论。培养学生知人论世,不“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法。第二小题学生通过圈点勾画,小组合作一般也能概括三幅画面来。引导学生明确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一环节旨在分析细节、读出情感的能力。

  (3)赏析性地读——:

  1.赏析生动传神的一系列动词,这道题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一般能解决。2.把握作者“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理解。学生可能只会从文本的意思去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3.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最后一节,怎样读出情和意?这题有一定难度,师生可以一起探讨:这是无法实现的。“千万、大庇”重读;“安得、何时”要读得既悲哀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死亦足”要读得坚定有力,并且拖长音。找生读后,评析,再读,最后齐读。

  这个环节旨在突破重点,让学生融入文本,领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诗歌鉴能力

  3.活动迁移——“剧本改编”大会

  这是授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再次播放flash动画,让学生各显神通,将课文改编为剧本。

  潘新和老师说,以“表现(说、写)为本位”语文教学发展观将成为21世纪中国语文界的共识。

  此项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诗歌到写作,把握住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4.小结

  本文通过诵读带动鉴赏,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品味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精神。


  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67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