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2)
第三单元 承担社会责任
一、知识框图
二、考试要求
考点1 责任
理解责任的产生,掌握责任的含义。
考点2 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责任。
应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责任。每个人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考点3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代价、回报与责任的关系)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代价、回报与责任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特别要对“不计代价与回报”进行正确理解。
考点4 承担责任
正确理解承担责任的意义和不承担责任的消极影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考点5 增强责任意识
懂得增强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学会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考点6 公平合作
了解合作的普遍性。理解良好的合作必然是公平的合作。识记公平的含义,辨别生活中的公平和不公平现象,采取正确态度客观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
考点7 正义、非正义
识记正义、非正义的含义,能列举生活中正义、非正义的现象,并进行判断,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选择。
考点8 义的作用、要求
识记正义的作用及其要求,做有正义感的人,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考点9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识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联系七、八年级知识加深对依法治国的理解。尝试依法提出合理建议,用辩证的观点、开放性思维方式分析有关政治现象。
考点10 保障公平的制约机制
识记制约机制包括监督制约、制度制约、程序制约。着重理解监督制约的原因,怎样监督,以及其意义。明确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考点11 确行使监督权
辨别行使监督权的合法途径和非法途径,自觉培养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掌握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
三、要点列举
1.责任的含义、产生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往往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养育关系、分配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道德要求、公民身份等。
2.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责任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每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都会因为社会角色的变化而担负起不同的责任。
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回报、代价和责任的关系)
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每个人在受惠于他人、受惠于社会。的同时,也承担着对他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应负的责任。承担责任,是在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必然会有相应的付出,往往也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一个人在履行责任时,应该不计个人得失。在正常情况下,既少付出代价,又尽到责任,还获得了合理的回报,是最理想的状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即使没有任何回报,也要负责任。
4.承担责任的意义
(1)积极意义:能催生出智慧和能力,促使人去做好事情, {并因工作成功而感受到一种尽责和胜任的欢愉和满足;能促使他人获得安全感,得到有效合作和帮助;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是个人自尊、自信、自爱、自律的具体表现;是自主、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基本标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阶梯。
(2)消极意义: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会给他人、社会造
成不良后果。
5.增强责任意识
从小培养责任感,该做的事一定要做,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学会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敢于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
6.公平合作
良好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好的持久稳定的合作体系。社会生活中处处有合作,各种共同活动都需要参与者相互合作。公平是权利义务的对称。公平的合作要求人们在合作中合理地分配利益与责任。公平的合作有利于个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能使合作者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有利于个人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能够满足人们的合理期望,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推动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
7.正义、非正义
一切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促进社会进步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一切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阻碍社会进步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这种现象常通过人们的情感和行为表现出来。
8.正义的作用、要求
正义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稳定与和谐的支撑和保证,是实现正常竞争与合作的支撑和保证。有正义感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它首先要求是不伤害他人,第二个要求是不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其他基本权利。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
9.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法律建设必须从立法开始。我国正不断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
有法必依是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要求严格依法办事,严格遵守法律。
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必须严格、严肃,做到认真准确、不枉不纵。
违法必究是指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环节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10.保障公平的制约机制
需要加强监督机制。政府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需要制度制约。对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司法公正有明显作用。
需要程序制约。它主要通过法定的顺序、方式和手续等方面来进行制约。 11.正确行使监督权
监督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合法途径主要有信访举!
报制度、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新闻媒体监督制度。
四、重点难点
◆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应把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联系到一起理解。要注意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不同的时代责任也不相同。
◆理解代价、回报与责任的关系。懂得在很多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要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做出合理的选择。该知识点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更多的是联系怎样增强责任意识来理解。
◆把握好社会需要公平合作。公平与合作的关系是该知识点的难点。可从公平的含义和公平合作的要求人手理解。
◆能认识清楚社会需要正义。可从正义、非正义的含义、表现以及正义的作用人手理解。
◆正确理解依法治国。首先应注意在七、八年级都涉及依法治国,所以在理解时应注意全面性。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可通过案例分析理解。联系七年级“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的知识就更容易掌握为什么要有监督机构,怎样行使监督权。
五、热点
1.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洪战辉等人
2.中俄石油合作
3.人民的好警察评选活动
第四单元 报效祖国
一、知识框图
二、考试要求
考点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内容、时间,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考点2 总体小康
理解总体小康的特征,实现全面小康的条件。
考点3 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以及它们的关系,能运用知识分析当今社会的现象。
考点4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识记和理解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分析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考点5 科教兴国
了解中国教育取得的成就,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发扬创新精神的必要性。
考点6 理想
识记理想的含义、分类,理解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考点7 艰苦奋斗
理解新时期应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能正确选择成才目标,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要点列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目标。
(3)全面教刨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时间是本世纪头20年。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关键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7)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奔向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水平的原因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
(2)总体小康水平的特点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3)实现全面小康的措施和条件。
3.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1)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使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4.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中国50年来的成就: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2)我国面临的机遇有:一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二是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大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促进世界经济的竞争与融合。三是世界经济进入持续增长时期,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也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5.科教兴国
(1)科技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我国科技和教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严峻挑战。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意义。
(4)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理想
(1)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关于未来的蓝图和设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2)理想的分类
按内容划分,有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占主导地位、起核心作用的是社会理想。
(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将是5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9面发展的社会。
(5)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9段。只有实现了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准备好物质条件,奠定好思想基础。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
目的。
7.艰苦奋斗
(1)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为了实现理想而艰苦开拓的奋斗史。
(2)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3)艰苦奋斗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4)艰苦奋斗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
(5)新时期应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8.立志成才
(1)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青年学生树立理想,选择成才目标的前提和标准。
(2)从实际出发,这是青年学生选择恰当的成才目标的出发点。
(3)肩负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是我们青年学生的必然选择。
四、重点难点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以及二者的关系。
◆国际竞争的实质。
◆科技和教育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
◆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及二者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最关键性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面对总体小康的特点,以及我国采取的措施。
◆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热点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全面建设刀、康社会,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三农”问题。
热点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