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初一语文 >

7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时间: 如英2 初一语文

  7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一、基础(2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

  ①口口口口口口口,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1分)

  ②深林人不知,口口口口口。(王维《竹里馆》)(1分)

  ③《木兰诗》中强调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两句诗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分)

  ④默写吴均的《山中杂诗》。(4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 ( ▲ )。

  ②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wū huì( ▲ )和耻辱。

  ③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zhǒng zhàng ( ▲ )着,声音是低哑的。

  ④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qí qū( ▲ )险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使我掌握了使用多媒体的技术。

  B.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起不畏艰难的勇气。

  D.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4. 从下面A组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从B组中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表达爱国思想情感的话。(80字之内)(3分)

  A.哺育 澎湃 懊悔 炽痛 延绵

  B.不仅……而且 只要……就

  答: ▲

  5、阅读下面内容,按要求答题。(4分)

  【A】(记者讲述):当我们来到甘肃白银地区之后,就往黄河岸边行进。当时有一家有色金属公司往黄河的一条支流——东大沟排污,我们想找到排污口,但无法过去。当时那家公司正在排污水,东大沟里一会儿漂出黄色的水,一会儿漂出绿色的水。我们当场做了一个水样,检测发现,水中汞和铅都严重超标。

  【B】1995年6月下旬,断流四十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并不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股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鱼类,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臭味……

  (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主要信息。(2分)

  答: ▲

  (2)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为综合治理黄河提出两条行之有效的建议。(2分)

  答: ▲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

  (一)孙权劝学(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 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蒙辞以军中多务/旦辞爷娘去 B. 但当涉猎/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 见往事耳/昨夜见军帖 D. 士别三日/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蒙辞以军中多务。

  8.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词句填空。(2分)

  文中体现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必要性的句子是“ ▲ ”,体现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可能性的句子是“ ▲ ”,体现孙权劝吕蒙学习现身说法的句子是“ ▲ ”。间接体现吕蒙学习取得很大进步的句子是“ ▲ ”。

  9.下列各项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B.本文叙事简练,详略得宜。详写孙权如何劝学,略写吕蒙如何好学,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C.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D.本文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这最后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正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二) 最后一课(节选) (11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0.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脸色为什么“惨白”起来?(4分)

  答: ▲

  11.选文中对韩麦尔先生的刻画,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

  12.下面说法有误的是( ▲ ) (3分)

  A.小说精心运用生动的人物、场景、细节、心理描写,表现人们在最后一课上的种种反应,其中着墨最重的是韩麦尔先生。

  B.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表明他在国土沦陷之前坚持上好最后一课。

  C.文章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怆的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作品主题。

  D.小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以小弗郎士作为主人公,通过他的心理变化,表现法国人民的民族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控诉。

  (三)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14分)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脸盆。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应享一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1)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3.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3分)

  答: ▲

  14.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

  答:(1) ▲

  (2) ▲

  15.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

  (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答: ▲

  (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答: ▲

  1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作者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已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 (5分)

  阅读《童年》节选文段,回答有关问题。

  姥爷猛地冲了进来,扑向姥姥,挥手就是一巴掌,甩着打疼的手叫喊:“臭老婆子,不该说的不许说。”“老混蛋!”姥姥安详地说,“我要说,我不说别的,你所有的想法,凡是我知道的,我都说给他听!”

  他向她扑了过去,抡起拳头没命地打。

  姥姥躲也不躲,说:“打吧!打吧!打吧!”

  我从炕上捡起枕头,从炉子上拿起皮靴,没命地向姥爷砸去。

  可他没注意我扔东西,正忙着踢摔倒在地上的姥姥。

  水桶把姥爷绊倒了,他跳起来破口大骂,最后恶狠狠地向四周看了看,回他住的顶楼去了。

  姥姥吃力地站起来,哼哼唧唧地坐在长凳子上,慢慢地整理凌乱的头发。我从床上跳了下来,她气乎乎地说:“把东西捡起来!好主意啊,扔枕头!”“记住,不关你的事,那个老鬼发一阵疯也就完了!”她说着说着突然“哎哟哎哟”地叫了起来:“快,快,过来看看!”

  我把头发分开,发现一根发针深深地扎进了她的头皮,我使劲把它拔了出来,可又发现了一根。

  ……

  17.联系上下文说说外祖父为何毒打外祖母?(2分)

  答: ▲

  18.本选文可以看出外祖父、外祖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联系整篇小说的内容说说外祖父和外祖母各是怎样的人?(3分)

  答: ▲

  三、 作文 (40分)

  19.题目:____________让我陶醉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朗读、语文课、打篮球、听歌、跳舞”等词语)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

  附加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

  ①司马温公:司马光。

  ②下帏绝编:下帏,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帏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指读书专心。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苦。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1分)

  答:(1)患( ▲ ) (2)迨( ▲ )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2分)

  用 力 多 者 收 功 远 其 所 精 诵 乃 终 身 不 忘 也。

  3.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示?(2分)

  答: ▲

46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