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2、画家说:“最宝贵的东西是 。”
3、小孩说:“最宝贵的东西是 。”
4、病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 。”
二、积累运用(30分)
5、抄写:白云属于蓝天,小鸟属于树林,年轻的心属于追求。(要求:规范、工整、美观)(3分)
6、默写你所喜欢的诗词一首。(4分)
7、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4分)
(斟酌 推敲 思索 揣摩)
(1)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 ,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2)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
(3)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 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4)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 ,逐渐充实。
8、依次填入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李先亮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 ,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
(2)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 了。
(3)这部 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A、惟妙惟肖 不攻自破 得天独厚
B、栩栩如生 不攻自破 匠心独运
C、栩栩如生 迎刃而解 得天独厚
D、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匠心独运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 (战役)“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6分)
成语: 人物及故事:
成语: 人物及故事:
10、不增删,不更改下句中的任何一个字,将其改为意思不同的另一句话。(3分)
原句: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护住了鲜花,自己却化作了污泥。
11、请为下面这段话写一个结束句(不超过20个字)(3分)
最近,记者考察了某地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条商业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个路段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多达118个,约占综述的16%。在这118个招牌中共有326个不规范字。由此看来, 。
12、仿写划横线句子。(4分)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 。
三、阅读(32分)
(一)(12分)
①作为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杨利伟看到了浩瀚宇宙中美丽的地球,与此同时,许许多多中国人都在问:看到万里长城了吗?
②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这个惟一,已经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与自豪。但是,杨利伟却非常明确而肯定地答复“没有看到。”
③杨利伟的回答,让许多人在兴奋中感到一丝遗憾与失望,因为,据说外国宇航员都看到了,为什么咱们中国宇航员却看不到呢?
④杨利伟说的是实话,因为,长城的平均宽度不到10米,据计算,如果在月球上看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之遥看一根头发丝,如果不借助于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肉眼是很难分辨的。
⑤杨利伟发现了真理,同时也发现了谬误。但是,实话要实说,却需要勇气。因为,有些被传闻认定的神圣的东西,虽是谬误的,但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其实早就有一些亲历太空的宇航员已在实事求是地纠正,说在太空用肉眼其实是看不到长城的。但是,有些媒体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未予报道和纠正。
⑥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具有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另一种勇气———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勇气。尽管谬传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荣的自豪,成为一种神圣的民族辉煌,成为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情结,但它毕竟是谬传,谬传的东西,早晚是要被真实的现实取而代之的。因此,实话实说需要勇气,我们也应该有这个勇气。
⑦长城是伟大而辉煌的,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但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却早已在太空中“雁过留声”。据报载,美国宇航局发射的“航行者”太空船,在太空播放的乐曲中,就有一首古老的中国古筝曲《流水》,将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与辉煌,挥洒得酣畅淋漓,丝毫不逊于俯览长城的大写意。
⑧承认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是杨利伟这新一代航天人实事求是的勇气;但长城已在世界人民的胸中,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神往它的雄姿伟迹。更让人高兴的是,杨利伟航天飞行的成功,不正意味着中国人长城精神的发扬光大与开拓延续?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使看不到长城,长城的伟大与辉煌,也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类航天精神的向往与激励。所以我们说,长城,将与宇宙、日月同辉,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
13、结合文意,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惟一”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
14、为什么在太空中用肉眼能看到长城的谬传长期以来得不到纠正,请从第⑤段中找一句话作答。 (2分)
15、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16、阅读第⑤段,根据上下文行文思路,在“……”处补充一个所熟知的典型事例,注意前后连贯。(3分)
17、面对杨利伟的真实回答,许多人感到极为遗憾与失望,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3分)
(二)(12分)
①轻的泪,是人的泪,而动物的泪,却是有重量的泪。
②那是一种发自生命深处的泪,是一种比金属还要重的泪。也许人的泪中还含有虚伪,也许人的泪里还有个人恩怨,而动物的泪里却只有真诚。也只有动物的泪,才更是震撼人们魂魄的泪。
③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几乎是被那泪水惊呆了,那是一头老牛的泪。我的一个远亲家里有一头老牛,这牛有灵性,它能听懂我们的语言。每当我们模仿牛的叫声唤它的时候,只要它不是在劳作,它就会一定走到我们身边,然后我们就一齐骑到它的背上,也不用任何指挥,它就把我们带到田间去了。这时,我们就在地里玩耍,它在一旁吃草,谁也不关心谁的事。而当我们之间因为矛盾动了拳脚,那头老牛就像一个朋友那样地走过来,在我们之间蹭来蹭去,就是不让我们任何一方的拳头落在对方的身上。
④传统的民间习惯,总是把失去劳力的老牛卖到“汤锅”里去。而所谓的“汤锅”就是屠宰场,也就是把失去劳力的老牛杀掉卖肉。对此,这头老牛已经是有所准备了,它似是早就有了一种预感。每当它回到家里之后,它就像是在用心听着什么,而门外一有动静,它就紧张地抬头张望。然而,终于这一天到来了,只听说是“汤锅”里的人来了,我们还没见到人影,就看见那头老牛哗哗地流下泪水。没多少时间,老牛就哭湿了脸颊。这时,它脸上的绒毛已经全湿成了一缕一缕的毛辫,而且泪水还从脸上流下来。不多时就哭湿了身下的土地。老牛知道它的寿限到了,无怨无恨,它只是叫了一声,也许是最后向自己的主人告别吧,然后,它就被“汤锅”的人拉走了。
⑤很久很久,我总是不能忘记那泪水,那是一种最真诚的眼泪,是一种留恋生命,又感知大限到来的泪水。而人类总是过于贪恋生命,给爱我们的人留下无尽的痛苦。动物只留下自己的情爱,含着永远的圣洁的泪水向人们告别,它不向人类索求回报。
⑥如果说牛的泪,是告别生命的泪;那么还有一种泪就是忍受生命的泪了。这种泪是骆驼的泪,也是我所见到的一种最沉重的泪。
⑦那是在大西北生活的日子。一次,我们要到远方去劳动,全农场许多人一起出发穿过大戈壁,没有汽车,没有道路,把我们送到那里去的只有几十峰骆驼。于是,就在一个阴晦的日子,我们无声无息地走进了荒漠。
⑧走啊,走啊,从早晨走到中午,又从中午走到黄昏,坐在驼背上的人们已是疲惫不堪了,而骆驼还在一步一下地走着,没有一点躁动,没有一点厌倦,就是那样地走着,默默地忍受着命运为它们安排的一切。此时,我们的心情比骆驼那脚步声还要沉重,也许是走得太累了,我们当中竟有人小声地唱了起来,是一支曲调极其简单的歌,没有激情,也没有悲伤,就是为了在这过于寂寞的戈壁上发出一点声音。果然,歌声带给了人们一点兴奋,立时,大家就有了一种精神;那一直在驼背上睡着的人们睁开了眼睛。但是,谁也不会相信,就在我们一起向四周张望的时候,我们却发现,驮着我们前行的骆驼,也正被我们的歌声唤醒,它们没有四处张望,也没有嘶鸣,它们还是走着,走着,但同时却流下了泪水。
⑨这是一种发自生命深处的泪,这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相互珍爱的泪,这是一种超出了一切世俗卑下情感的泪,这更是我们这个世界最高尚的泪。直到此时,我才彻悟到泪水何以会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沟通,人的泪和动物的泪,只要是真诚的泪,那就是生命共同的泪。
⑩我看到过动物的泪,那是一种比金属还要沉重的泪,那更是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辉煌的泪;那是沉重的泪,更是发自生命深处的泪,那是我终生不能忘记的泪啊!
18、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脸颊( ) 阴晦( )
19、为什么动物的泪会给作者乃至人们以巨大的感憾?(2分)
20、第⑥段中的划线句子在文章结构安排上起什么作用?(2分)
21、人的虚伪的泪,固然毫无价值,但人间亲情的泪,同样也是有重量的泪,请你仿照第⑨段划线句中的“这是……,这是……,这是……,这更是……”的句式,另写一组歌颂人间亲情的泪的句子(3分)
22、从文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抄下来,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三)(8分)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23、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家贫难致 ( ) (2)今黄生贫类予( )
24、翻译下面句子。(2分)
故有所览辄省记。
25、文中的“其切如是”的“是”具体指 。
26、作者自述读书经历,并用自己的“不幸”和黄生的“幸”作比较,其用意是:
(2分)
四、 作文。(50分)
以“这里有 ”(如亲情、信任、希望、欢乐、竞争、春天、阳光、丰富的宝藏等)为题题作文一篇。
提示:括号内所提供的词语可选用,也可不用;务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情感真实,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通畅,书写工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