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初一政治 >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初一政治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学设计

  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2、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依赖的危害,理解自立与自主的关系,知道怎样培养自立能力,初步形成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设置情境并利用时事热点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交流感悟、合作探究,明确如何才能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学习重点】树立自立意识,培养自立能力

  【学习难点】自主与自立的关系

  【学习方法】 阅读自学法、比较法、情境探究法、讲授法等

  【课前准备】搜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时政、生活资料,设计教学思路。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课型】新授课

  【学习过程】

  环节一 新闻播报 大事小评

  请两位同学上台播报新闻,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环节二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探究了自立的含义、表现及意义,我们已经认识到全生需自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同学不能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甚至很多自己的事情都是由父母全权代理。可见,真正做到自立并不容易。怎样才能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课题: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环节三 学习新课 合作探究

  自立人生第一步——克服依赖心理树立自立意识

  师:请看中学生小雅的表现。

  学生阅读课本P39材料,说说依赖的危害。学生发言后师点拨:过分依赖父母,导致生活自理能力差。

  再请看招聘会上的一幕。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录用这个年轻人吗?为什么?

  学生发言,师生共同小结。

  由此可见,依赖思想对于个人发展是非常有害的。不仅会使人丧失独自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甚至造成人格缺陷,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所以,我们走向自立人生的第一步就是不能再有依赖。

  有同学说,老师,从今天开始,我对任何人的任何帮助都说NO,因为我要自立了。告别依赖就是拒绝帮助吗?

  学生发言后点拨引导,自立是逐渐摆脱依赖的一个过程。对于中学生来说,因为身心尚未成熟,需要成年人的建议和指导。所以,自立不是拒绝帮助,关键是要克服依赖心理,树立自立意识。

  自立人生第二步——明确自立与自主的关系

  师:请听《人云亦云的书生》,请同学分角色朗读材料。

  书生没有主见,不能自立。我们走向自立人生的第二步就是要明确自立与自主的关系。

  引导学生在课本相应地方做上标记。遇事有主见,能迅速做出判断,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在生活中自立。可以说,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学生分组讨论P41的两种情境,假如遇到这些情况,你能自主做决定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吗?

  学生发言后,师生共同小结,自立人生第二步就是要遇事有主见,并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先有自主,再有自立。

  自立人生第三步——多实践多锻炼,培养自立能力

  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小品《体验》,仔细观察主人公的表现,他犯了哪些错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发言后,师点拨:只有自立的意识是不够的,还要大胆投身社会实践,从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所以,我们走向自立人生的第三步就是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再看P44小江的故事,他为什么会被用人单位迅速录用?除了他个人自身的素质之外,在学校期间参加多项实践活动,他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正是用人单位迅速录用他的重要因素。

  环节四 拓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请举例说明。

  学生发言,师点拨。

  1、整理房间

  2、按时起床

  3、主动学习

  4、周末、节假日参加学校和社区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

  ……

  环节五 课堂小结

  请同学说说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你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是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个框题,是第三课的重点内容。本框通过分析自立的对立面——依赖的危害,深化对自立含义和表现的认识,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从而主动学习如何自立,掌握自立的方法,使之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同时为使学生成为自强的人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树立自立的积极生活态度。

  (2)在实践中明确自立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学会用辨证的方法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心理断乳”,提高独立意识、锻炼生存能力。

  (2)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知识目标

  培养自立的方法。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培养自立能力

  确立重点的依据:只有在实践中明确自立的意义,在实践中才能培养自立的能力,这是本课的落脚点,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去锻炼,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自立能力的目的。

  2、教学难点:认识依赖的危害性

  确立难点的依据:现今许多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离开父母,生活无法自理。原因就在于未实现“心理断乳”,出现“社会适应不良”的症状。学生没有意识到依赖的危害性。

  二、说学情

  首先,从心理特点上看,初一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的时期。渴望独立,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但遇事又不能自主,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缺乏自立能力。

  其次,从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上看,现今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父母在各个方面过于照顾和保护,因此造成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自立意识薄弱。所以,学会自立对于初中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说教法

  (一)情境教学法

  依据: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故事、小品等为学生创设问题和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融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中,让他们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从而认识、感悟其中的道理,使“理”通过“情”进入学生心灵。

  (二)启发式教学法

  依据:“施教之路,贵在引路,妙在开窍”,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探索去获取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说学法

  (一)合作学习

  依据: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互补,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体验性学习

  依据:根据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感悟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一些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的经历中去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突破教学重点时,我让学生进行叠衣服等活动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自立能力的重要性。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故事《吃饼》导入,揭示课题。

  设计依据: 针对初一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我采用故事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认识依赖的危害,加深对自立重要性的认识。

  2、讲授新课:

  在新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活动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这也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特点。

  活动一:《招聘会》

  活动形式:小品表演。

  活动目的:通过情境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来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认识依赖的危害性。

  (1)作法:组织学生表演小品《招聘会》,通过对小品中主人公的做法是否正确的讨论,让学生意识到依赖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人缺乏责任感,进一步认识到依赖思想对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2)设计依据: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品表演、讨论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由“感”到“悟”的平台。启发学生设身处地的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力求使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实现自觉摆脱依赖心理,树立自立的人生态度。

  活动二:《我能!我行!》

  活动形式:动手能力小竞赛。

  活动目的:采用体验性学习来突破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立能力,明确自立的意义。

  (1)作法:组织学生参与叠衣服和戴红领巾的比赛活动。通过比赛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培养自立能力。

  (2)设计依据:本着“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及让活动进课堂的理念,通过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叠衣服、戴红领巾,亲自参与实践,让学生在“动”中思,在“动”中学,在“动”中得到体验和感悟,在“动”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在实践活动中内化思想品德的目的。

  3、课后小结

  让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感受,让学生对本课进行小结。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感受全面,只要是其真实的情感感悟,懂得树立自立的意识和自觉去实践来培养自立能力。

  设计依据: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来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一个总体概括,从而促进学生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情行的统一。


  看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学设计”

6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