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知识点
《次北固山下》考试要点整理
体裁:五律诗,写景抒情诗。
2、节奏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3、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逝,油然而生别绪乡思。
4、词语解释
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青山:指北固山。
绿水:长江 前:向前航行。
平:涨平,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风顺而和。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旧年:未尽的一年。
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到。
乡书:家书。
归雁:春天北归的大雁。
边:唐代口语,义同“处”,泛指某处。
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5、本诗全意: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6、重点句子
首联: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② 赏析:写行途所见之美。“客路”“行舟”体现人已在江南,神弛故里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③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画面描述:涨潮时江水漫无际崖,水面变得辽阔无边。晓风徐徐,波涛不惊,一叶白 帆顺风在高远的江天上飘荡
赏析①“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 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阔”写 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辽阔了。“悬”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
②“平”“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辽阔了。“悬”反映了一帆风 顺,行船平稳。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 象。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情的舒坦。
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风正一帆悬”能否改为“风正数帆悬”?为什么?
(a、“阔”字更好,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响亮。*或“失”更好。它生动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b、不能改,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画面描述: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赏析:①日生残夜”“ 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匆匆不可待,让“客路” 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生” 和“入”字使之拟人化,寓情于景,景中含理,给人以乐观、积极、 向上的 力量。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两句抓信海上日出的瞬息变化和江上春气回转的微妙的特征,用“生”“入” 把大自然拟人化,显得生动有趣。把“日”和 “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 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同时蕴含哲理:新事物诞生于旧事物,旧事物中蕴 含着新事物。
颈联历来为人们所欣赏,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答:A“生”“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富有生机。
B“残”“旧”反映了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
C“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思。
7、典故哲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的诗句。
8、 诗中情感
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类型)
9、写作手法 :写景抒情。
10、 ①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
②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③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
④ “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________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看了“次北固山下知识点”的还看了:
1.初一语文知识点:山中访友
2.2016年中考语文知识点
3.语文中考复习重点
4.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词诵读复习整理
5.宁夏中考语文模拟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