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最新小学生五年级暑假作业答案(2)
2、答题要点: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②开头设置悬念,引发兴趣 ③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④引出下文(故事的主人公) ⑤末段怀念母亲,深化主题。
3、字里行间流露出母亲总是细致周到地关心儿女的生活,甚至当儿女长大成人,她还放心不下,母亲不求儿女有很大的成就,只是希望儿子平安健康。语言质朴,饱含母亲怜爱儿子的深情。(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评分)
4、要求:在叙述事例时能从动作、神态(细节)方面来描写母亲,表现母亲的无言的关爱。(事例和语言的角度评分)
7月23日
三、1.一语双关,一指雪梨本身香甜的味道,二指作者所感受到的凄清、歉意、爱意、思念、乡愁、国愁家恨等滋味。同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第一次吃梨时的歉意;踏入社会后体味到妈妈对"我"的爱意和思念;从爸爸的故事里感受到国仇家恨的滋味;在香港喝雪梨汁品尝到似断还未断的乡愁。
3.不离题。由爸爸的故事引出雪梨隐含的国仇家恨滋味,深化了主题,为后文写乡愁,写对后世子孙忘掉历史的叹息以及对军国主义者制造罪恶的痛恨作铺垫(埋下伏笔)。
4.内容上写了雪梨所承载的各种滋味,特别表达了作者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制造的罪恶的痛恨以及对人们淡忘历史的遗憾。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起深化主题(升华主题,或画龙点睛)的作用。
7月24日
四、1.①徐又芳缠的丝线粽子超过所有人 ②徐又芳捡拾线头
答案示例:③各色丝线家家都有 ④徐又芳家境贫困
2.①第③段中似有若无的小雨烘托了作者悠闲惬意的心境,②结尾段 中“小雨似停”“天光渐明”喻示作者有所领悟后的豁然开朗和心灵净化。
3.①对往事的难忘 ②曾经不经意伤人自尊的愧疚 ③没有机会澄清误会和表达歉意的遗憾
4.答案示例:徐又芳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孩子,她虽然家贫,但不愿接受别人的怜悯施舍,用捡来的线头缠出最好看的丝线粽子,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的赞扬。“我”不仅没有赞扬她心细手巧,反而用“你太可怜了”作为送丝线的理由,深深伤害了徐又芳的自尊。由此我感悟到,只有顾及别人的感受,采取恰当的方式,善意才容易被他人接受。
7月25日
五、 一棵树的智慧
1、(1)去年七月(2)沉默,没有花开(3)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黄绿绿地静默着。
2、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不争艳,不媚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不给花貌,不给笑容。养了三年的牡丹用不开花的方式抗议被移了魂、切了骨。
4、对比(衬托 插叙)黑槐尽管去年受到伤害,但今年仍然开出又美又密的花蕾,体现了它漠视痛苦,淡然宁静,尽职尽责,坚守自己的生存智慧。
7月26日:
六、阅读分析:
第1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散文描写顺序的把握,理清了散文中的写景顺序,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
此题的答案是:由下而上,由近到远,由现实到想象。
第2题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弄清了这个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正确判断文章的主旨。因为第(6)(7)自然段是交代石壁榕生长的环境,在这种土壤贫脊,地势险恶的环境中,石壁榕竟然能顽强的生长,并长成“两层楼那样高”的大树,由此可见石壁榕那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把握文章的主旨有重要意义。
此题的答案是:立足于最坚硬的花岗岩。(而花岗岩是生命很难存活的地方,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旨。)
第3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散文的最大特点是“散”,但散文作者总是通过许多手段,达到一种“聚”,即形散而神“聚”,具体是指散文中心要鲜明,思想、情绪、脉络要统一,因此,散文的结构也是达到“聚”的一种手段。本文,首尾呼应,前后连贯,突出了榕树生命力的顽强。
此题的答案是:互相呼应,首尾连贯,一气呵成,突出榕树生命力的顽强。
第4题着重考查的是学生对散文中用以寄托作者情感的“物”的寓意的理解。好的散文总是以“物”为载体表现理念,传达情感的。学生要透过语言的表面含义把握其深刻的内涵。本文表面上是对石壁榕顽强的生命力的赞叹,而实际上是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即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或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
此题的答案是: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或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
第5题是考查学生的对作品整体感知的能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给文章加标题,可以考查学生的对作品整体感知的能力。怎样才能较快并准确地为文章加上标题呢,这就必须要吃透全文,认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注意文中揭示主旨的句子,而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给文章加标题还要注意生动、醒目,因此本文的标题可以从开头的句子“还有更雄壮的进行曲。”,还有结尾的句子“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进行归纳,为了醒目和形象,可以加上这样一个标题:“石壁榕,生命进行曲”
第6题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合理的想象,对石壁榕的树根在特殊的环境中所呈现的各种形态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学生写的句子只要与例句中的内容相关一致,想象合理,语言通畅,并有一定的生动性,就可以得满分。
7月27日: 《夏之韵》
第1、2题考查学生能捕捉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的思路、以及对文章上下文的词语衔接语气连贯等检验。第1题答案为( A )。第2题参考答案大至这样描述“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只要能扣住“夏天”、“色彩”语言简练,言之理即可。
第3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推敲重要句子在语言环境中和意义和作用能力,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语句的赏析能力,答题这样题要点是:注意句式、注意修辞(比喻、排比、拟人、对偶)、注意感情倾向。参考答案为:“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拟人的手法,从视觉、触觉、嗅觉等多个角度,写出夏天是充满希望的。”
第4题是理解类题型,主要从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出题,答这样题时,一定要注意联系作者在文章在表达出的思想及情感。可以这样答:连用四个“快”字突出了农活的繁忙和农民劳动的紧张。听听“看看”两个动词的叠用,突出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密切关注。
第5题主要检测学生概括主题、概括文章中心能力:答这样题时要注意文章的文体,文章面对的是什么问题或话题,作者的态度如何,是否有明显的倾向性并要结合全文的中心注意上下文的提示和联系。语言要简短、语法要正确。参考为“这句话起衬托作用。用文人笔下的春花秋月衬托浸满苦涩汗水的夏季,用文人的闲情逸致衬托农民劳动的紧张。同时文中引用的话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热烈赞美的思想感情。”
7月28日:像蒲公英一样生存
1.“卑微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生命内涵”?请分点简要分析。
写蒲公英不择地势,历经磨难仍旺盛生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写蒲公英为避开践踏和伤害,卧石而生,伏地而长,表现出隐忍和有度的伸曲的生存智慧;通过与牡丹、桃花、海棠的美艳得宠的对比,表现出蒲公英朴实无华、甘于寂寞的品质。
【解析】 文章三、四、五、六段写了不同环境中蒲公英的特点,第三段写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和被栽培驯化的蒲公英,作者觉得它们俗气、肤浅,缺乏内在的质感。作者赞美的是四、五段中提到的蒲公英。第四段,生长在单位小院的蒲公英,生命力顽强,愈挫愈茁壮;第五段,生长在路道和台阶之间的蒲公英,“为了避开行人的践踏和伤害,全都卧石而生,伏地而长。为了生存,它们刚一破土,就懂得向大地匍匐,懂得以一种隐忍和有度的伸曲来保护自己”。第六段作者通过对比,体现蒲公英默默无闻、朴实而不张扬的特点。在作者的心目中,蒲公英平凡而伟大,卑微而可敬。
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
②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
①通过“洁白如雪”“轻盈如羽”“小伞儿”等比喻,从颜色、形态、形状等方面描写出了蒲公英果实的特征,表现其富有诗意般的可爱。②将蒲公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人自我束缚、胸襟狭窄的心态作对比,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解析】 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赏析这两个句子。句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蒲公英的花比作“小伞儿”,生动形象;句②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蒲公英和人进行对比,体现了蒲公英积极的心态和豁达的胸襟。
3.第三段写“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和“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其作用是什么?
①与后面写的卑微的蒲公英形成对比,衬托出生长在墙角、缝隙中的蒲公英的生命内涵;②用以说明同一种类型的生命,处于不同的生存境遇,会有不同的生命状态。
【解析】 作者写“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和“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目的是与后面写的“单位小院里的蒲公英”和“路道和台阶之间的蒲公英”形成对比,反衬后者坚强不屈的品质和深厚的精神内涵。同时告诉我们环境对人和事物的影响是很大的。
4.请简要指出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做人要像蒲公英一样,面对充满诱惑和浮躁的社会,平和而又积极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生命的意义。
【解析】 回答本题要结合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注意抓住“面对充满诱惑而又浮躁的社会现实”“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将心态变得平和一些,心灵变得洁净一点”等关键语句来理解。
7月29日:妈妈的树
1.第③段中“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一句中的“故事”有哪些?根据文义,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白杨树陪伴“我”成长;弟弟爬香椿树采摘香椿芽;给我们家带来欢乐的柿子树被砍了。
【解析】 这三种树的故事集中在文章第④⑤⑥段,抓住要点,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即可。
2.品味第⑥段“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一句,请说说“美”的含义。
“美”指满树柿子的美景,也指“我”看到“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家院子咽口水”时的得意。
【解析】 这里的“美”,一指柿子树美,一指“我”心里美——为别家孩子眼馋“我”家的柿子树而得意。
3.请在第⑥段横线上添加一段符合语境的细节描写。(50字左右)
示例:(妈妈)紧锁眉头,在树下徘徊良久,憋出一句“砍树”,转身回到屋子,不顾我们姐弟俩的哭喊恳求,拎了一把斧子冲了出去。
【解析】 扣住语境,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即可。由后面的柿子树倒下了可知母亲是因为偷摘柿子的孩子被摔而生气砍树。
4.文章第⑧段写到了“春雨”,其作用是什么?
照应开头,表现了妈妈对我们的教育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解析】 这里的“春雨”不仅仅指自然界中的“春雨”,还暗指母亲对“我”春风化雨般的教育。
5.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妈妈”的形象。
示例:文章刻画了一位勤劳、善良、睿智、无私奉献的妈妈。妈妈年年栽树,用白杨树教育子女,栽柿子树给院子带来芳香,年老了依然栽树为村里的孩子营造乐园等,无不体现了妈妈在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影响着孩子,真是一位既“栽树木”又“育人”的伟大妈妈。
【解析】 文中的“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砍树”的细节表明她善良,用白杨树教育子女表明她睿智。回答时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7月30日: 乡土的篱笆
(五)(共17分)
1.(4分)答案:就地取材(随处可见);透光通风;不挑地不挑人
(随遇而安);
朴素高雅。评分: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2.(4分)答案:开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乡土篱笆的悠闲恬静;引起下 文;为下文作者赞美乡土篱笆做铺垫(为下文抒发感情做铺垫)。
评分: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3.(4分)答案: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勾勒了夏夜篱笆边安谧、祥和、温情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评分:答出“比喻、拟人”得1分,答出表达效果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②“融化”原意指冰、雪等变成水,这里指浓浓的化不开的乡思在风景秀丽的田园里化解了,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评分:答出文中意思得1分,作者情感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4.(5分)答案:篱笆的朴素高雅、旷达拙朴,代表了本真淳厚的乡村生活;作者沉浸其中,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浮躁,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精神上变得沉静超然,全方位净化了身心,找到了精神的归宿;在生活中,我们要追求一种随性自然、纯朴平淡的生活态度。
评分:结合“慰藉”“立体按摩”的含义答出理解得3分,结合实际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