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随堂练习题及答案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传记文,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舒昌善译。题目是编者加的。为大家更好的学习课本知识,现学习啦小编整理了课后面练习题的参考答案,欢迎阅读!
21.伟大的悲剧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储存( )②怏怏不乐( )③贮藏( )④毛骨悚然( )
⑤步履( )⑥姗姗来迟( )⑦厄运( )⑧海市蜃楼(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lǐn冽( )②遗shuānɡ( )③忧心chōnɡ chōnɡ( )
④léi弱( )⑤白雪ái ái( )⑥吞shì( )
3.用横线标出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
①畏琐不前( )②风餐路宿( )③不可思意( )
④疲惫不勘( )⑤精疲力揭( )⑥扬扬得意( )
4.解释下列词语
①告罄:
②毛骨悚然:
③语无伦次:
5.对下列句子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和斯科特一样,认为角逐失败意味着毫无价值和悲哀。其悲剧色彩也就表现在这里。
B.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斯科特和伙伴输给对手的痛苦心情。
C.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坦然面对失败,并忠实接受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可敬可佩。
D.—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赞誉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
6.仿写句子
而现在,他们仅仅是为了使自己的皮肤不受损伤、为了自己终将死去的肉体的生存、为了没有任何光彩的回家而斗争。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为了……,为了……,为了……。与其……毋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斯科特海军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7.斯科特将“我的妻子”改成“我的遗孀”,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斯科特遗体的姿势是怎样的?这表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何要写“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一句该怎样理解?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上世纪80年代,一批热血青年本着“为国争光、振兴中华”的理想,自发组织起来,闯过雪山、激流、峡谷和险滩,挑战严寒、饥饿、翻船和死亡,完成了对长江、黄河的全程无动力漂流探险,书写下人类漂流探险史上的壮举。这种“长漂精神”、“黄漂精神”和当年连夺五次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精神,被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两支精神催化剂。
那个年代,中国进入了重大社会转型期,人们长期被压抑、禁锢的思想有了释放的机会,特别是青年人,渴望用新的方式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在此背景下,一个偶然的事件,催生了“长江漂流探险”、“黄河漂流探险”这两件大事。1985年,一个名叫肯·沃伦的美国探险家在漂流完印度的恒河后,在记者采访他下一个目标是哪里时,他手指东方说“中国,长江”。随后,他还花费30万美元,取得了我国长江首漂权。消息传来,许多国人认为这“伤害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西南交大的尧茂书率先行动,独自一人带着“龙的传人”号漂流筏从长江源头开始漂流探险,不幸在漂至金沙江通伽峡时翻船遇难。
1986年年初,《中国青年》杂志刊出报告文学《梦断长江》,报道了尧茂书的事迹,国内许多热血青年震惊了。洛阳的郎保洛、王茂军、雷建生等8个青年心潮澎湃,自发组建了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下称洛漂队),发誓完成尧茂书“中国的长江要由中国人首漂”的愿望。穿越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行程6300公里,历时147天,战惊涛,过险滩,在全国人民的关注和支持下,付出牺牲4名队员的沉重代价,1986年11月12日15时50分,胜利抵达上海吴淞口海军10号码头,征服长江。
长江漂流探险的成功,激起了国内青年更加炽热的激情,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第二大河——黄河。1987年5月5日,以“长漂”英雄雷建生、郎保洛为队长,吸收了洛阳、北京等地30余名热血青年参加的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从黄河正源向下开漂。同期漂流的还有北京和马鞍山的两支队伍。黄漂队的勇士们战胜了艰难险阻完成了全程5464公里、落差4831米的黄河探险漂流,于当年9月25日到达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然而,发生在拉加峡的“六·一九”事件,成为大家心中永远的痛!
拉加峡全长216公里,落差达588米,是黄河冲出源头地区后流经的第一个大峡谷,两侧山崖高耸,极为凶险。1987年6月19日下午3时30分,雷建生、郎保洛、朱红军、张宁生和袁世俊同登一船开漂。刚过几分钟,就见200多米宽的河面被两侧山体塌落的岩石挤得仅剩10多米宽,水吼如雷,紧接着,便遇到了一个5米高的大跌水,巨浪滔天,瞬间将船打了个底朝天。队员们在冰冷刺骨的水中奋力搏击,雷建生最先爬上倒扣的船底,大声呼喊大家“抓住船绳”。但由于体力不支,郎保洛十几分钟后被大浪卷走,朱红军、张宁生也先后没了踪影。后来,忽见一块巨大的礁石迎面而来,袁世俊随即昏迷过去。当袁世俊醒来时,船已漂到了岸边回水处;再一看,雷建生的胳膊还绕在船绳上,但是头部却垂落在黄河中……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11.查工具书,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给“澎湃”二字注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文章的开头两段看,“长漂”、“黄漂”的实现是基于哪两个重要因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第2段提到“长江首漂权”问题,如今20多年过去了,你现在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征服长江”、“征服黄河”曾经是当年热血青年的共识。谈谈你对“征服”二字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设法读到《中国青年》杂志1986年第2期发表的报告文学《梦断长江》,了解尧茂书的事迹,写一段读书笔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