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教学指导建议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高考的题型设计和考查内容对中学教学具有很强的反拨作用。高考英语笔试中写作题型的模式化不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考英语的教学指导建议。欢迎阅读与参考!
高考英语教学指导建议如下:
一、研读《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正确把握复体方向
《考试说明》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制定,是高考命题的最直接依据,也是高三复习备考的重要依据。
1.《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考查的形式及分值比例。全国高考英语(课标卷Ⅰ)试卷分为四大板块、六大题型(如下表所示)。其中,一些题型是近年来才开始采用的。例如,2014年全国卷《考试说明》作出了取消单项填空题,增加语篇型语法填空的调整。阅读包括了“四选一”和“七选五”的题型。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高三复习材料的选择与编制、时间分配、教学策略调整等。
全国高考英语(课标卷Ⅰ)试卷结构
部分 | 节 | 题量×小题分 | 计分 | 时间(分钟) |
第一部分:听力 | 第一节(听一遍) | 5×1.5 | 7.5 | 20 |
第二节(听两遍) | 15×1.5 | 22.5 | ||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 第一节(四选一) | 15×2 | 30 | 35 |
第二节(七选五) | 5×2 | 10 | ||
第三部分 :语言知识运用 | 第一节 完形填空 | 20×1.5 | 30 | 30 |
第二节 语篇型语法填空 | 10×1.5 | 15 | ||
第四部分:写作 | 第一节 短文改错 | 10×1 | 10 | 35 |
第二节 书面表达 | 1×25 | 25 | ||
总计 | 80+1 | 150 | 120 |
2.《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语言知识考查要求。内容包括词汇量、语法及功能等项目。内容包括附录中的7个语音项目、24个语法项目、68个功能意念项目、24个话题项目及词汇表。在词汇方面,明确要求考生能使用约3500个的单词,并运用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和表达。在语法方面,要求考生能理解语法形式的表意功能并能正确运用,对较复杂的语言现象有一定的归纳和分析的能力。
3.《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语言运用考查要求。如听力考查四个能力,即主旨要义、具体信息、综合判断、意图态度观点;阅读考查六个能力,即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推断词义、简单判断、文章结构、意图观点态度。这些能力要求是高三复习中能力训练的目标。
二、立足校情、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高三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复习与提高,但复习不应是教学的全部。不宜过早进入复习,应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合理的教学安排直接影响到高三教学成效。有条件的学校要结合本校学情、校情,在完成必修模块1~5、顺序选修模块6~8的教学内容后,继续学习9~11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以增加学生语言输入量,拓宽学生文化视野,也能增加高三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高三学生往往做很多阅读理解题,但缺乏精读的内容。如果教师能按照《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指导第9、10模块的教学,那么,猜测词义、推断、细节理解等能力都能在教学中得到提高,扫读、掠读等阅读技巧同样可以得到训练。除此之外,在新课教学中,可以挑选出一些句子、段落让学生熟读、背诵,增加语言的输入量。
这种“精”输入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渠道,是大量模拟题所无法替代的。同时,一些语法也可以在新课教学中得到复习,而且因为有具体的语境、放在篇章中进行操练,效果要比单纯做语法选择题好得多。即使到了下学期的总复习阶段,仍然可以让学生阅读英文报纸或杂志,因为报纸上的文章具有时代性,又贴近学生生活,语言材料具有多样性,涉及人物、生活、体育、科技、时事新闻等题材,这与《考试说明》的要求吻合。
具体建议是,高三上学期每周用3课时左右进行新课的学习,其余课时用于复习;下学期每周腾出1-2课时用于课外阅读教学。
三、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复习教学成效
首先,要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定位,如词汇拓展到什么广度,语法要求到什么深度,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其次,要激活课堂,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取决教师讲多少,而是学生吸收多少,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提高需要多种刺激。教师主导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促进学生去思考。例如,复习复合句时,可以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找出复合句,进行分类、对比,让学生领悟复合句中连词的用法,然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提升。激活课堂的形式要多样化。高三复习课主要有复习课和讲评课,课堂形式上要避免老师的一言堂。例如,在进行动词词组复习时,可以采取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讲出某一动词词组的用法,教师再进行补充、归纳、辨析;在讲评完形填空或阅读理解时,可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质疑,共同解决问题;在书面表达训练中,让学生互改,并依据评分标准进行互评。第三,教材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所设计的练习,特别是填空、翻译练习等,在具体的语境、语篇中复习语法知识,这比单纯做语法题效果更好。教学中还应重点加强对常见词汇的有效记忆和掌握,关注《考试说明》词汇表中所列出的约3500个的单词,着重训练学生根据语篇猜测词意、句意的能力,促使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语言知识复习上,针对单选填空题取消,改为语篇型短文填词这一变化,教学方式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如根据语篇型语法填空及短文改错的考试要求和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基础语法、常用词汇在语篇中的运用。语法的复习不能停留在语法规则的讲解上,而是要通过填空、翻译等练习提高学生语篇中正确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在词汇复习上,重点应放在梳理常见的动词、短语的基本用法上,适度拓展,并尽可能地将其应用于听、说、读、写的语境和篇章中,同时总结归纳构词法知识以及不同词性在语篇中的不同功能。教师要树立基于语篇的教学观,教学中,不仅仅是针对单个句子的语法进行分析,而是要特别关注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语言功能、上下文语境等的关系,甚至包括语言形式与题材和体裁的关系,使语言教学从关注语言结构上升为关注语篇的层面。此外,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与语法知识教学相结合,开展语篇层面的微技能训练,引导考生将语法及词汇基础知识与语篇所产生的语境和语篇的交际目的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学生在语篇中运用语法的能力,使之真正体会到语言形式最终是为表达语言的功能服务的。
在语言技能训练上,要合理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听力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手段,教师平时要注意加强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可以把听力材料内容按题材进行分类,如风土人情、日常生活、科普知识、文化、教育、时事等,进行一系列强化训练。其次,教师应注意听力材料的选择,要注意材料的难易度是否合适、语速是否合理、设题是否规范等。建议教师使用近年的高考真题,使学生尽快熟悉规范的考试题型。第三,教师平时要重视听力教学,不能“放羊式”地让学生自己训练,要坚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熟练运用相关的听力技能,如预测、记笔记、简单的推理判断等。同时,听力训练要有足够的量。除了做高考题型的听力练习外,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增加VOA、BBC等英语新闻和TED演讲等其他英语影音材料,经常模仿诵读一些经典语料,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水平。
阅读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重视学生阅读微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重视阅读的消化、吸收和积累。日常英语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感悟、分析、领会、运用文章的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查找关键词、中心句、过渡性句子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猜测词义和句义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不同题材和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提高篇章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中应尽量涉及多种体裁和题材的文章,同时掌握词汇、短语及句子。除了高考题型的阅读训练外,建议从英语报纸、杂志、网络等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阅读教学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使大量可理解的阅读输入为高效的阅读输出打下扎实的基础。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理素质和阅读习惯,如遇到生词能快速排除阅读障碍,利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获取有用的信息等。
写是表达技能之一,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从以下方法进行训练。第一,将写与听、说相结合。可以在进行听力训练时,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做笔记、概括所听材料的主要内容等形式,帮助学生快速书写和快速反应的能力。第二,将写与阅读相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从中学习到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技巧。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摘抄佳句、背诵语言优美的短文,为写作打下基础。第三,将写与教材相结合。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用自己的语言改写或复述课文内容,以积累素材。最后,教师也要注重科学的作文的评阅,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题型研究,有效进行训练与指导
1. 阅读理解中的“七选五”
该题型以议论文和说明文居多,文长在300个词左右。要求从一篇短文后的七个选项中选出五个能填入文章空白处的最佳选项。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2014~2015年全国高考英语(课标卷Ⅰ)“七选五”文体、字数与考点分布
年份 | 体裁 | 字数 | 考点分布 | ||
主题句 | 过渡句 | 细节 | |||
2014 | 说明文 | 241 | 1 | 1 | 3 |
2015 | 议论类 | 315 | 2 | 1 | 2 |
该题型命题形式具有客观题的特点,试题共有5个空白处,给出7个完整句子作为选项,且每个选项均与短文有一定的关联,形成一定的干扰。考查内容涉及标题概括、主题句、过渡句及细节信息。通常文章的第一句不设空 (除有小标题的试题外),所留空白处一般是段落主题句或总结句、承上启下句、关键论点支撑句或全篇概括归纳句等。
该题型所选文章逻辑性强、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即要求考生不仅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还应具备语篇结构分析能力、语感和语境的领悟能力,能把握语言使用范畴及语言组织规律。
具体而言,考生必须能掌握英语文章常见的几种写作结构,把握文章脉络层次,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辨别出论点和论据等;理解全篇主旨大意、识别主题段、主题句及句际之间、段落之间的过渡句;判断文中举例、对比、列举等常见的写作手法,能借助线索词语分析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以便将正确的选项回填原文。
对于“七选五”阅读的训练与指导,建议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大意,搜索关键信息。快速阅读语篇中的关键词句,重点关注首尾段、首尾句及独立成段的句子和文章中带转折词的句子等,目的是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获取关键信息,为与选项答案信息对接做好铺垫。
其次,把握语篇文体,依据出题位置,寻找选项线索。快速确定文章体裁将有利于预测文章各段主要内容和结构形式,形成重要的选择依据。考生要根据试题所在的不同位置确定不同的解题策略,了解各种衔接关系,如并列与递进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让步关系还是时间关系。
答题时重点阅读空白处上下文,圈定线索词,结合选项中的关键词,从文中寻找相关的信息词。做题时可采用代入法进行排除与试填。最后,回读完整语篇,核查所填信息语义是否连贯合理,语篇结构是否通顺连贯、合乎逻辑、具有一致性,写作思路是否清晰明了,文体风格及语篇用词是否恰当贴切。
2. 语篇型语法填空题
2014年全国卷启用语篇型语法填空题替代单项填空题,以测试考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语用能力。本题型语篇长度大约200词,要求考生根据语境提示填写正确的词汇形式,考查考生领悟词汇和语法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与衔接。
从全国《考试大纲》以及2015年的全国卷来看,该题型归在英语知识运用的项目下,设为第二节。题型要求表述如下:阅读下面材料,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通过对2014~2015年全国高考英语(课标卷Ⅰ)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语篇型语法填空题一般以考查实词为主(大都给提示词),虚词为辅。从2015年开始,虽然在答题要求中对于在空白处填入的内容没有了不多于3个单词的提法,但是,在考查动词时,根据需要还是有可以填多于一个单词的情况。该题型相关的设题情况和考点分布如下表:
2014~2015年全国高考英语(课标卷Ⅰ)语篇型语法填空考点分布情况
考 点\试 卷 | 动词 | 形容词 | 副词 | 名词 | 代词 | 冠词 | 介词 | 连词 |
2014年全国I卷 | 2 | 3 | 1 | 1 | 1 | 1 | 0 | 1 |
2014年全国II卷 | 5 | 1 | 1 | 0 | 1 | 0 | 1 | 1 |
2015年全国I卷 | 4 | 0 | 2 | 1 | 2 | 0 | 1 | 0 |
2015年全国II卷 | 4 | 1 | 2 | 1 | 0 | 1 | 1 | 0 |
在应对此类题型时,教师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对考生进行指导和训练。首先,教师要树立基于语篇的教学观,语言教学应该从关注语言结构上升为关注语篇的层面。教学中,不仅仅是针对单个句子的语法进行分析,而是要特别关注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语言功能、上下文语境等的关系,甚至包括语言形式与题材和体裁的关系。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基础的语法知识进行更加全面且有针对性的传授,开展语篇层面的微技能训练,引导考生将语法及词汇基础知识与语篇所产生的语境和语篇的交际目的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学生在语篇中运用语法的能力,使之真正体会到语言形式最终是为表达语言的功能服务。
再者,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与语法知识教学相结合。教师可利用课内外阅读文本,鼓励学生自主挖空、设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语篇训练,使考生在高考时能处变不惊,轻松应对。
3. 短文改错
校对和改错是外语学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因此,全国卷一直将短文改错列在写作部分,并于2012年对短文改错题进行了改良,使其更有情境化。
全国《考试说明》对短文改错题的测试要求描述如下:本题给出一篇约100个单词的短文,文中有10处错误,错误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要求考生对每个句子进行判断,如有错即将其改正。试卷中题干表述如下:“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修改:在错的词下画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通过对2012—2015年全国高考英语(课标卷Ⅰ)的研究,该题型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试题选材贴近学生生活。近4年高考试题及《考试说明》样题的体裁包括说明文、记叙文和应用文,覆盖面广。话题主要涉及中学生学习生活中身边的人和事,内容主要涵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突出情感与态度的表达。第二,试题设计突出真实情境。试题要求学生为同学的作文进行修改。任务设计具有真实性,特别是对于在平时课堂中体验过同伴评价的学生来说会比较熟悉,有助于学生消除紧张心情。同时,这种场景设计还具有一定的积极的反拨作用,它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同伴评价活动,倡导学生参与式的自主学习模式。第三,试题考点效度高。根据对近4年高考试题及《考试说明》样题的研究,我们发现该题考点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和三个范畴。四个层次分别为单词、词组、句子和语篇;三个范畴为语法、惯用搭配和语意。其中句子层次的考查和语法范畴的考查是重点。
2012~2015年全国高考英语(课标卷Ⅰ)短文改错试题特点
试卷 | 体裁 | 话题 | 考点层次 | ||
语篇 | 惯用搭配 | 意义 | |||
2015新课标全国卷I | 议论文 | 作者对城乡生活的思考 | 2 | 6 | 2 |
2014新课标全国卷I | 记叙文 | 作者和家人种植圣女果 | 2 | 5 | 3 |
2013新课标全国卷I | 描写文 | 作者童年记忆屮的祖父 | 3 | 6 | 1 |
2012新课标全国卷I | 记叙文 | 作者童年时的经历和感悟 | 3 | 6 | 1 |
2015考试说明样题 | 应用文 | 对周末活动邀约的回复 | 3 | 6 | 1 |
在训练该题型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做题前先认真快速阅读全文,正确理解短文意思,抓住语篇行文逻辑,并能依据文章意思和上下文逻辑关系,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特别是检查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语意是否连贯。然后根据不同的错误情况分别进行改词、加词或减词。做完后将答案放回原文,再重读全文,以便验证所做的答案是否能使语意贯通流畅,行文逻辑发展是否合乎情理,语篇结构是否严密完整。此外,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单词书写是否规范,以及符号的运用是否正确。
五、重视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保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是高三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指导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和各阶段的复习目标,合理分配时间,引导学生养成反思和调控自己学习的习惯,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课堂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高三教学的实效性。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根据平时的练习以及测试的完成情况进行反思,分析知识与能力的薄弱点在哪里以及学习策略的运用是否得当,并倡导同学之间互助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六、营造和谐氛围,切实提高教研成效
良好的教研氛围不仅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且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各校高三备课组教师要本着团结合作、群策群力的原则,在资源共享、复习材料编制、课堂教学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形成教研合力,提高教研成效。教师要注意收集高三复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集体备课进行讨论,寻求解决办法。对于典型的问题,甚至可以通过课题的方式加以研究。针对高三教学实际,备课组还可以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采用听评课的方式互相取长补短。此外,坚持备课组阶段性反思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可以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最后,在高三阶段做好学生心理指导工作也十分重要。健康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有效复习迎考的重要保障,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考前的紧张、烦躁、焦虑的心理,增强自信心,以从容、踏实和良好的心态参加高考,从而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七、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英语学科素养
教学资源是教学的有效保证。就英语来说,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报纸、杂志以及各种影音资源。教辅的选择十分重要,在某种意义上,教辅的好坏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应在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历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把好复习资料使用关,精选复习资料,杜绝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教辅材料,避免学生把时间无谓地浪费在“题海”上。有条件的学校不要拘泥于教材和教辅,要引导学生阅读外报外刊,让学生浸泡在原汁原味的语料中,增加高质量的语言输入,提高英语学科素养;鼓励学生多读、多听、多看,利用快捷的互联网、英语电视节目、英语报刊了解最新的时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信息动态,学习鲜活英语,巩固和拓展词汇,多渠道地了解地道的英语表达,开拓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高三阶段,教师仍然可以不定期举办一些英语活动,例如“翻译比赛”“原版电影配音比赛”和“英语角”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英语学科素养。
此外,教师要重视收集其他省市材料,时刻跟踪各地最新的教研动态,充分利用网站上的教学资源,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