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事物变化判断方法
地理学的特点是综合性、地域性。研究地理事物地域性的特点,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地理事物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阐明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能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和空间变化规律。以下学习啦小编将为大家讲述高中地理事物变化判断方法,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事物变化判断方法汇编如下:
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变化
例:说出太阳直射点从6月1日到次年1月1日的移动情况。
分析: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南移到最南位置时(12月22日)才会回归,转而北移。当北移到最北位置时(6月22日)才会回归,转而南移。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往南移;从12月22日到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往北移。所以从6月1日到次年1月1日的移动情况应当是从6月1日到6月22日往北移;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往南移;从12月22日到1月1日往北移。
参考极值: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移到最南位置,开始北移;6月22日太阳直射点移到最北位置,开始南移。
二、昼夜长短差异的变化
①若从时间上考虑:
例:说出元旦、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教师节等节日中昼夜长短差异最小的是哪个,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哪个。
分析:春分、秋分日昼长、夜长均为12小时,昼夜长短差异为0,所以越接近3月21日或9月23日的日期,昼夜长短差异越小,而冬至、夏至日分别为昼最短、夜最长和昼最长、夜最短的两天,昼夜长短差异为所有日期中的最大,所以越接近6月22日或12月22日的日期,昼夜长短差异也越大,以上六个节日对应的日期分别是1月1日、5月1日、6月1日、8月1日、10月1日、9月10日,其中10月1日最接近3月21日或9月23日,昼夜长短差异也就最小,而1月1日最接近6月22日或12月22日,昼夜长短差异也就最大。
参考极值:3月21日或9月23日,昼夜长短差异最小;6月22日或12月22日,昼夜长短差异最大。
②若从地点上考虑:
例:说出夏至日哈尔滨、北京、上海、海口四城市中昼夜长短差异最小的是哪个,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哪个。
分析:赤道上全年始终昼夜均为12小时,昼夜长短差异为0,夏至日,除了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昼夜长短差异均为24小时外,其余地区越接近赤道,该地区的昼夜长短差异也越小。从纬度位置考虑,哈尔滨离赤道最远,昼夜长短差异最大;而海口离赤道最近,昼夜长短差异最小。
参考极值:赤道上昼夜长短差异最小。
三、极昼极夜范围大小的变化
例:说出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北半球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情况。
分析:以北半球为例。6月22日,北半球极昼范围最大,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从6月22日到9月23日,北半球极昼范围由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缩小到北极点。12月22日,北半球极夜范围最大,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所以从9月23日到12月22日,北半球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又知,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由此类推,12月22日到3月21日,北半球极夜范围由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缩小到北极点。而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北半球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
参考极值: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极昼范围最大,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极夜范围最大,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极昼极夜范围最小,几乎无极昼极夜现象。
四、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例:说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分析:春分日,太阳直射点落在赤道上,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而离赤道越近的地区,也即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也就越大。所以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侧递减。同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落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秋分日,太阳直射点落在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直射点落在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综上得出,正午太阳高度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自向两侧递减。越接近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也越大。
参考极值: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五、昼长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例:说出二至日昼长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分析:当北半球为夏至日时,赤道上昼长为12小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由于有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所以从赤道到北极圈昼渐长,北极圈到北极点昼长均为24小时。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由于有极夜现象,昼长为0小时。所以从赤道到南极圈昼渐短,南极圈到南极点昼长均为0小时。同理,当北半球为冬至日时,北极点到北极圈昼长均为0小时;北极圈到赤道昼渐长;赤道上昼长为12小时;赤道到南极圈昼渐长;南极圈到南极点昼长均为24小时。
参考极值:当北半球为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昼最长,为24小时,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昼最短,为0小时;当北半球为冬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昼最短,为0小时,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昼最长,为24小时。
六、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与摩擦力的关系
例:随着摩擦力的增大,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有何变化?
分析:当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时,最终二力平衡,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此时可看作摩擦力为0,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也为0°。当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共同作用时,最终三力平衡,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夹角。随着摩擦力的增大,该夹角也在增大。
参考极值:当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二力平衡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即摩擦力最小为0时,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也最小为0°。
七、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例:说出从11月到4月和从6月到8月,地球的公转速度有什么变化。
分析: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近日点(1月初)时,受到太阳引力大,公转速度最大。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远日点(7月初)时,受到太阳引力小,公转速度最小。11月到4月要经过1月初,6月到8月要经过7月初,所以从11月到4月,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从6月到8月,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变慢再变快。
参考极值:1月初,地球的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
八、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
例:比较0°、50°S、20°N、90°N、60°S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
分析:地球的纬线圈的周长自赤道向两侧递减,而地球上各地自转一圈的时间都相同,所以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侧递减,而且南北半球相同纬度自转线速度也相同。所以以上各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为:0°、20°N、50°S、60°S、90°N。
参考极值:赤道上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某些地理事物的变化确实不太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对此类问题的理解也存在着一定障碍。在整个变化过程中,特别是分段式的变化过程,由于某些阶段的变化比较相近,更容易造成混淆。通过抓住极值,从极值去总结出各阶段间的变化情况,进而总结出整个变化过程。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减少了记忆量,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化繁为简,以点带面的思考方式,加强了学习效果。
九、巧借纵横两条线学好地理
地理学科知识纷繁复杂,千条万绪。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具体来说,学习地理要抓好纵横两条线:
一、纵向归纳
地理的单个知识点之间往往存在着纵向归纳、演绎、递进联系。我们可以从一个关键要素出发,单个知识串起来,如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节中,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进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把这个知识点纵向归纳起来,就成为一条地理知识链。
二、横向比较
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横向类比,找出知识间的异同,将知识链进而串成知识网。比如,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是三个不同的地理概念之间就存在着横向的类比相似性,可进行归纳比较。又比如,长江和黄河是我们著名的两条大河,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也可进行横向的比较。
尖子生好方法:学习地理可以按照以下列出的5个问题,进行思路整理:1、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2、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3、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4、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5、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