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地理学习方法 >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

时间: 如英2 地理学习方法

  【我国的民族构成】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另外55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总计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

  【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多万人,人口数在500万以上的还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很少只有几千人。人口最少的民族是珞巴族,只有0.3万人。

  二、民族分布

  【各民族的分布状况】

  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区。

  【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我国的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与地势】地形是地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地势总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山地、高原、盆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的区别】

  二、地形复杂多样

  【五种地形类型齐全】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导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主要山脉及走向】

  【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1、平原和丘陵主要要在东部第三阶梯上。

  2、三大平原自北向南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三大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平原和丘陵地区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是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三、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山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2、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开发利用时要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探究题】

  1、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答: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第一,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并使我国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大。第二,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地势,增大了同一气候带内的气候差异,加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等三,高大的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而且阻挡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西北内陆,并且影响大气环流,对东亚气候和世界气候都有重要影响。

  ②对河流的影响: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③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这里成为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脉,交通条件不如东部,但却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区,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独特,经济活动也独具特色。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五个积温带的区别】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产生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

  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

  【我国冬季最冷和最热的地方】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52.3 ºC);最热的地方是海南省;

  【我国夏季最冷和最热的地方及三大火炉】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人称“火洲”(最高气温49.6 ºC);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时间分布:夏秋多春冬少;空间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四类干湿区的区别】

  三、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随着季节变换风向,并且风向相对的风。

  【冬、夏季风的区别】

  【季风气候的特点】低纬地区气温高、温差小,降水多;高纬地区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雨热同期。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气象灾害】

  【降水形式的区别】

  四、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多样性的原因及其优势】

  1、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我国五种主要气候类型的区别】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众多的河流

  【天然河流的分类及区别】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外流区域。

  【人工河——京杭运河】

  二、黄河的治理与长江的开发

  【长江、黄河的概况】

  【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水能】

  长江水能蕴藏量居世界首位,占全国总量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一半,集中分布在源头到宜宾的上游河段。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二滩、葛洲坝、三峡等水电站。但是由于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等原因,长江水能利用率只占可开发利用的8.6%。

  【长江航运】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支流众多,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货运量占全国的60%,居全国内河运输第一位,是我国东西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

  【湖泊的分类】

  内流湖(咸水湖):位于内流区域(属青藏高原湖区)。不与海洋相通,蒸发量大,含盐量高。如,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外流湖(淡水湖):位于外流区域(属东部平原湖区),与江河相连,通向海洋,不含盐度。如,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一、自然资源与我们

  【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如:土地、阳光、水、水能、矿产、森林等。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不能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从总量看,我国有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土地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征】

  耕地、林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

  【三大林区】

  【四大牧区】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做到合理利用、节约耕地、保护耕地。

  【九大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水资源

  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二、中国水能的开发

  三、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

  【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原因】

  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②人口增长,工、农业用水量大大增加;

  ③不合理用水,浪费、污染现象严重;

  【解决水危机的措施】

  控制人口增长;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交通运输】就是把人和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是指使用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管道等工具的运输,即:铁路、公路、水路(海运、河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全国交通运输网】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向城市、工厂和矿山,并与海港、公路、河道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交通运输网分布不均】东部地区密度大,西部地区密度小。

  【主要铁路干线】

  三、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选择客运或货运需要考虑的因素】运输的价格高低、速度快慢、运输量的多少、人的出行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

  客运:主要考虑出行的目的、票价、速度;

货运:主要考虑货物的性质和数量、运输距离、运费、速度、运输的目的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农业与我们

  【农业的分类】

  种植业: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的生产部门;

  林业: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及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生产部门;

  畜牧业:在牧区,牧民靠放牧牲畜而取得产品,在农耕区,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这样的生产部门总称为畜牧业;

  渔业: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农业各部门的分布】

  【主要农作物的南北地区差异】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①与城市或工矿区的距离;②市场需求量;③农业技术装备;④农民文化技术水平;

  四、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三大平原农业生产活动的差异】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一、工业与我们

  【工业的分类】重工业: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轻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

  二、工业空间分布

  【工业分布大势】

①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②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③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④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沿海四大工业基地】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①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②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③产品更新换代快;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电子和信息类、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正在形成。

看过“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 ”

4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