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地理的感受范文3篇
学习地理的感受(一)
初步学习地理的人,都觉得它的系统性、理论性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不容易领悟,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基础地理知识太薄弱了,理论性的东西没有载体是很难理解的。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从学科结构来看,初中地理由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两部分组成,可以这样说,初中区域地理侧重表面现象的说明,因此,复习时要把自然地理与区域地理中知识联系起来,避免将初中地理知识隔离开来,而且学生又能加深对初中区域地理的理解及对地理的应用。这样的复习方法既节省复习时间,也便于将初中地理知识整合,构建知识体系。
二、在具体区域教学中,把区域定位放在首位
地理小区域辨识、定位几乎已成为近几年来热点问题,因此对空间定位技能的训练切莫大意。若区域定位错误,则会南辕北辙,导致全盘皆输。区域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通过阅读“背景”材料(地图的、图表的、图像的、文字的等),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的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世界范围庞大繁杂,需进行有序、多轮的读图训练,采用经纬定位、轮廓定位、地形剖面定位、相对位置定位等方法,专项攻破,才能构建完整的“世界和中国心图”。我谈一点心得:把区域定位教学落实到每一堂课中,教会学生动手画图。我在某一区域教学的每一课时,首先都在黑板上画出这个区域的轮廓图,特别用色笔描粗最有区域识别价值的经纬线,然后用另一种色笔描绘出该经纬线所穿过的重要地理事物,如某一岛屿或某一山脉等。目的是便于教学,也让学生在整堂课中形成深刻的视觉记忆。当老师的最清楚自己经常画,水平会提高,记忆深刻,原因就是“动手”了。所以,在我画的同时,学生也在下面画,但要告诉学生画的技巧。比如,复杂轮廓可以直接用白纸蒙在地图册上描下来,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然后自己画出经纬线,同样的用色笔描出最重要的地理事物。一年来,我坚持这样做,许多学生已经有较强的区域定位水平了。同时,对老师来说,一项很专业化的教学功夫就这样练出来了。当然,你一定要在教案中先画一遍,清楚学生在画的时候会出现哪些问题,最好也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准备或先画好了,以便有时间下去指导学生画图。
此外,在教学中,时时提醒学生找到地图中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形状进行定位,如河流、湖泊、山脉和特别的一些轮廓等等,要求学生对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形状要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如长江和黄河就是很重要的定位要素:长江的“W”形干流是缠绕在北纬30度线上的,黄河“几”字形的中游河段贴近东经110度的东侧,接着拐向东贴近北纬35度线。再如,意大利轮廓图形似一只漂亮的长筒靴,构成这只“靴子”的骨架山脉:北为阿尔卑斯山脉,南为东北—西南走向的亚平宁山脉。这只“靴子”是欧洲的一个大半岛——亚平宁半岛伸进了地中海。
三、多运用对比分析法学习区域地理特征
比较法是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由于比较法应用简便,适用范围广,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不但教师乐于运用,而且学生也容易接受。掌握区域地理特征,主要是掌握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各大要素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经济特征,各个区域大致都从这些方面来表述。因此,对比分析学习法的优势就体现出来。如在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热带草原气候”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别从分布地区、形成原因、气候特征等几个方面与亚洲的热带季风气候相比较,通过对比,归纳出这两种类型气候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同样,运用比较法也可以对两个地理区域或两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状况等各个方面分别进行比较。例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可从自然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和人文地理(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两大方面进行整体比较,明确各个分区的整体特征,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对比分析法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深化。
四、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
一个地区,尽管地理事物和现象浩繁复杂,但总有最具代表性和起关键作用的主导因素和共同特征,抓住这一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就能使教学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优化复习过程。一般情况下按照各地理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在区域的各个特征中,找出最具本质(即其他特征是由此而引发)的和最具特色(即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主要区域特征,并以此追寻出主导因素。如中亚地区 “气候干旱”应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内陆”是形成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本区的农业,工业和城市的分布无不与本区的自然环境有关。
总之,初中区域地理的复习必须使学生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化繁为简,提高复习效率;形成一定的识图、读图、析图和综合分析等各项高考必备的能力。
学习地理的感受(二)
地理这一门学科,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理解和积累。在上课时,首先就要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要当堂消化所学的所有内容。如果课上学不会的话,课后就很难再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课后,我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再背几遍,加深印象。当自己做题的时候,就要知道运用什么概念,需要用什么知识来解决。先想一想,不能拿起笔来就做。有一些灵活的题目,可能运用许多不同的知识点,所以不能完全理解,就要及时的去问老师,千万要放在心上。
当然,我们除了平时要理解所学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积累。平时所学过的知识我们要常常看一看,不能学完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学过的知识点都总结在一个本子上,周六周日时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这样久而久之,学过的知识在脑海里就会形成印象,不易忘却了。
在我房间里,挂着三幅地图,分别是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山东地图,这对我的学习有很多帮助。有空时,或睡觉前,我喜欢看一看这些地图。所以,每当我做一些读图题的时候,一张张地图便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题自然迎刃而解了。
所以,在学地理时,积累和理解是很重要的。其实,这也不能算是一种经验,只能算是一种习惯吧。
学习地理的感受(三)
一、我们一定要夯实基础。我们都知道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经常忽视基础,建设“空中楼阁”,所以我们应该思考怎样做才能夯实基础。首先,我个人认为要仔仔细细地阅读课本,掌握课本上所有的知识点。在阅读课本时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阅读课文标题,明了课文所讲的主干知识,在心中构建最基本的框架;再阅读正文,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然后阅读注释以及地图,让它们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我们无论在课前预习还有复习时都可以这样做。其次,在必要时我们可以参考资料,帮助我们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但是,课本是“本”,资料是“末”,我们不能“本末倒置”,一切资料都是为了课本服务的。此外,学习地理一定不能离开地图,我们应当把地图作为重点及难点来把握。有时间我们要多阅读并且记忆地图,最好是抓住一些零碎的时间来记忆地图。
二、学习地理要积极思考,着重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我们在区域空间定位时,这两种能力不可或缺。比如说,面对一个经度和纬度,我们首先该确定它在哪个大洲、哪个国家,然后我们可以展开来联想这个国家的一些特征如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等。如果时间充裕我们还可以继续发散
,想想这个国家的历史、政治等基本情况。如果我们平时注意发散思维,那么做文科综合的题目时就较容易入手。
三、学习地理需要做一定量的习题。我们不是经常说“熟能生巧”嘛。我们要通过练习巩固我们学到的知识,另外,练习有助于我们在考试做题时很快地找到入手途径。在练习时我们要注意掌握一般题目的做法,同时也要注意一些新颖的题目,以拓展我们的思维。可是,练习对题目一定要有选择性,不能一味地追求难题,绝大多数时间我们还是要拿来攻克基础。
看过“学习地理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