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气温和降水优秀教案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2.理解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 “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描述降水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地理有用,形成学习地理兴趣。通过参与降水季节变化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2.世界降水分布的分布规律。
3.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
(二)难点
1.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2.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我是一个小水滴,老家在高山,沿着奔流不息的江河到过大海,在白云上俯视广袤的大地,我的旅行很有传奇色彩哦……
同学们,小水滴的经历如此丰富,让我们沿着它的踪迹,一起学习有关降水的知识!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一、降水
提问: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请大家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降水主要有哪些形式?(雨、雪、冰雹等)
(2)最常见到的是什么呢?(降雨)
(3)降水的“水”又是从哪来的呢?(降水中的“水”主要来自海洋、河流、湖泊、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和植物中水分的蒸腾作用)
承转:降水中的水也就是水汽,那么空气对水汽的容纳是不是无限度的?
小组活动一:模拟大气水汽饱和小实验
活动:各小组准备一块海绵,将水慢慢倒向海绵,发现当水倒到一定程度时海绵就容纳不下了,如果再继续倒,水就会从海绵里流出来。结论是海绵吸水有一定限度,达到一定量时就饱和了。
设问:这与空气对水汽容纳的道理十分相似。那么空气容纳水汽的数量与气温又有什么关系呢?
(出示不同气温时空气的最大水汽容量投影片,让学生观察)
交流:气温越高,饱和空气能容纳水汽量越多。
总结:饱和空气与气温的关系是成正比的。
承转:同学们,假设30℃时的饱和空气温度降至20℃时,会出现什么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什么现象发生呢?
交流:(小组观察并分析30℃时的饱和空气复合投影片和气温降至20℃时饱和空气投影片相比较得出结论)在空气中会出现多余水汽;多余水汽吸附在空气中微小尘埃上,形成微小水滴—云和雾,这微小尘埃就是凝结核。
播放“降水的形成”录像片(通过慢放、停放,让学生观察)
提问:那么微小水滴又是怎样才形成降水的?
交流:微小水滴不断碰撞,体积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形成雨、雪、雹等降水形式。
小结:由此可见,降水的形成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2)有凝结核;(3)水滴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
承转:那么,降水的类型有哪些呢?
展示降水的主要类型图,请你说出不同降水类型的名称?
1.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对流雨。
2.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山的迎风坡产生降水叫地形雨。
3.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
提问:根据降水类型形成条件,判断家乡主要属于那种降水类型?
交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回答。
承转:当降水到达地面后,又如何知道降水的多少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世界降水的分布。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等高线和等温线,同学们,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叫做什么?(等降水量线)对,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要领与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
活动:小组读图竞赛,抢答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地区和两极地区哪里降水多?年降水量各是多少?
交流: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两极附近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
(2)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和西岸,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
交流: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3)温带地区内陆和沿海地区,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
交流: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强调: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乞拉朋齐,最贫乏的地区是阿塔卡马沙漠。
小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如下: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降水的类型及降水的形成条件,而且学习了降水量的测量工具和测量过程,以及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还要进一步掌握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并注意和世界年平均气温综合比较,为我们学习世界气候类型做好准备。
四、板书展示
降水的概念及主要形式
一、降水与生活 降水量的测量 工具:雨量器 单位:毫米
结果:日、月、年降水量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 绘制
判读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三、降水的分布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气温和降水》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气温发布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第二节:降水分布
1、降水与生活
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
2、降水的季节变化(P55中的图3.19)
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
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第三节:气候的主要特点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两大主要特征。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冬季吹偏北风,寒冷于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季风和季风的形成: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海陆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习惯上把我国境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把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其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为季风区。
总结: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
看了“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