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三、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以植物为例,说明一种要素通过与其他要素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改变了其他要素的性质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理解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强调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统一的演化过程。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看书自学、讨论.教师利用语言、课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会学生学会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重点难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3.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之上的,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学中应选取相应的图片或录像等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地理环境,使学生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此外,本节的知识点很适合进行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教师提供例子,由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4.教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录像
5.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以生物和人类活动为例,分析说明了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以及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即地球表层)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整体系统。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板书)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举例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表现一: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理环境整体性。
表现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表现三: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P71活动题第4小题。
如果某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将发生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河流:流量变化加大,易发生洪涝;动物:物种减少;地下水: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土壤:水土流失,土壤贫瘠。
【承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面我们就以土壤的形成为例,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的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乃至人类活动。从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以看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板书)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板书)
1、成土母质的概念和形成
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结构疏松的风化物。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1)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砂和黏粒较多,含砂粒较少。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含粉砂和黏粒较少。
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石块较多
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
(2)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基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钙、铁、锰、镁含量高
酸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硅、钠、钾含量高
二)气候与土壤(板书)
1、直接影响:气候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P73活动题第1、2小题。
1、比较说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和联系。
参考答案:区别: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而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备肥力。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并且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2、有人说,热带地区的土壤层厚度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要大,这种说法对不对?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不对。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既与温度有关,又与降水有关。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强,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因而土壤层厚度较大;干旱或寒冷地区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层也较薄。
(三)生物与土壤(板书)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P76活动题第1小题。
1、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参考答案: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的参与加快了成土过程,使土壤发育不断深化,形成土壤肥力。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它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四)地形与土壤(板书)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1、海拔高度与土壤: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变化。
2、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坡度和坡向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坡度地表疏松物质侵蚀迁移速度发育土壤厚度陡峭的山坡较快薄平坦的地方较慢深厚
坡向温度状况水分状况阳坡接受太阳辐射能多,温度状况好蒸发量较大,水分状况差阴坡接受太阳辐射能少,温度状况差蒸发量较小,水分状况好?
【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P76活动题第2、3小题。
2、比较说明在下列土壤类型中,哪一类发育程度较好:黄河三角洲冲积土、青藏高原寒漠土、江南丘陵红壤。
参考答案: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是由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并在比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发育而成,发育程度最好。江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化学与生物化学作用较强,因而红壤发育程度较好,但在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区,因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因而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而这里的寒漠土发育程度较差。
3、查阅资料,说一说黄土高原土壤的性状和成因。
参考答案:黄土高原的黄土疏松多孔,质地均匀,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它是第四纪历史时期长期的堆积物。黄土的堆积是经过风的吹扬、搬运、堆积而成。黄土堆积之后,又受流水等影响,发生再搬运,形成黄土状堆积物。
在上述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板书)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形成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
【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P76活动题第4小题。
1、查阅资料或实地考察,说一说水稻土的性状和成因。
参考答案:水稻土是人类生产形成的特殊土壤。它可以发育在各种自然土壤上。人们年复一年地在土壤上进行泡水耕耘、排水烤田、精整田面、轮作施肥,使大土块散碎,在土粒之间、微团聚体之间还闭蓄着一部分气体,使土壤耕作层具有一种特殊的软糊度,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发展。另外通过增施河泥,建造粘重的土壤质地,以利蓄水种稻。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
【本节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模块《地理1》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下面我将分别从教学理念、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六个方面分别说明。
一、说教学理念
本课的设计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本。以角色扮演活动,密切关注学生的体验,注重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理论,通过小组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避免“灌输式”教学。
二、说教材
【地位】教材前四章已经介绍了地球的概况,以及详细学习了大气、水、地表形态等多种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而本节作为人教版必修模块《地理1》最后一章的第一节,与本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相结合,并互相对比,是对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升。学好这一章节的内容是为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同时为《地理2》人文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是人地关系的转接点,因此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材《地理1》的重要部分。
【学习内容】本节主要讲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中一个最基本特征——整体性,包括其成因、过程、以及造成的影响作用,教材中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统一演化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前面两个部分都是在为第三个部分做铺垫。
案例分析是本节学习的重要部分。首先利用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与生物循环过程这一案例,帮助学生对地理要素包括什么、它们之间如何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做一个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整体性概念的理解;其次,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片以及藏羚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学习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即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案例分析更形象生动;最后,通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引起的地貌景观变化和东北森林环境变化来促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统一演化以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理解,并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对于本节的内容,课标要求的是“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和“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标准重在“举例说明”,所以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说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2、了解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产生的新功能;4、具备案例分析能力,实现知识迁移,能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加强学生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地理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认同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普遍的联系,初步形成正确的资源环境行为价值取向,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和难点】本节的重点在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举例分析;难点在于理解整体性的内涵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新功能的产生,某一要素在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这些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说学情
高一学生对新事物仍保持着一种好奇感,对自然奥秘仍有一种想要去探索的欲望,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的分析能力。本节被放在《地理1》的最后一章,前面几章
已经详细介绍了地球的概念,由大及小,到地球的大气、水、岩石、土壤等,学生已经能够理解自然地理要素的概念,也基本掌握这些要素的相关知识,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本节涉及到的生物循环、光合作用等,需要结合生物科学一课,这在初中生物上已经有所学习。另外,学生们比较缺乏案例分析所要求具备的发散性思维,可能难以从一个方面联想到其它方面,不利于教学的进行。
四、说教法
1、角色扮演法:对于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因学生从人的角度可能难以理解,通过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着从植物的角度去看待周边的事物,理解作为一棵植物,会与周边的哪些自然元素建立起什么联系。
2、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把问题一下子抛给学生,学生会难以接受和理解。而把问题进行分解细化,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利于让学生“细嚼慢咽,充分消化”。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各抒己见,各自畅所欲言。最后再由老师做一个总结。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4、案例教学法:这是所有教法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较为容易地掌握对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起因、过程、结果的分析思路,相比于结果,过程更重要,让学生掌握这种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五、说学法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法、比较法,动手画思维导图等方式,掌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相关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图片展示: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指出图片中所包含的自然地理要素,并补充学生可能遗漏的要素,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中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二、设置问题,思考探究:对学生抛出问题“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比如气候,气候对水文、土壤、植被有没有影响呢?”,在学生思考之后,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将气候与水文、土壤、植被建立联系。
三、案例分析,活动探究:
教学目标一: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能够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活动1】生物循环。利用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扮演植物,以植物的视角剖析生物,对生物循环的过程,以及参与生物循环的自然要素做一个了解。
【案例1】承接活动1,归纳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进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说明自己的感受,小组归纳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最后做出结论。
课标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能够举例分析
【活动2】阅读活动2,请学生指出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有什么,并说明藏羚羊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无人干扰的时候,藏羚羊数量基本恒定时,各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什么功能。
列表比较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区别。
【案例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展示黄土高原自然景观以及黄河流经黄土高原之后混黄的河水等图片,分析水土流失过程中,地貌、水文、地面组成物质等均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变化,水土流失如何说明自然地理环境是同一演化的过程。
【案例3】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展示东北森林景观变化系列图片,从森林茂密的东北平原到最后的支离破碎。通过破坏前后的对比,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森林变化而
出现的整体相应发生变化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设计意图:利用美景消失的前后巨大落差,来激发学生的同理心)
【活动3】水库的修建。通过对水库修建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的分析,深入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设计意图:这是对案例3的延伸,在解答过程中有利于构建思维体系,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知识迁移,学以致用:设置一些问题,当堂回答,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问题。
五、布置作业,小组合作: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以自己家乡的一处自然景观(河流、湖泊等)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资料,分析它的整体性特征(大气、生物、土壤、水、岩石),并尝试回答“如何保护、如何治理、如何利用”问题。
看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