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地理学习方法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知识点(2)

时间: 嘉欣2 地理学习方法

  21.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上升,北半球近地面逆时针辐合,天气阴雨 台风。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下沉,北半球近地面顺时针辐散,天气晴朗 伏旱(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 7月中旬到8月中旬)。

  22.气压中心名称: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7月

副热带高气压被大陆的热低压切断

大陆

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北美低压

海洋

夏威夷高压(北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北大西洋)

1月

副极地低气压被大陆的冷高压切断

大陆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北美高压

海洋

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冰岛低压(北大西洋)

  23.风压带成因与特性:

风向

气候影响

风压带名称

(个数)

成因

特征

气候影响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高气压带

2

热力原因

冷高压

冷干

东北

东南

冷干

极地东风带

2

副极地低气压带

2

动力原因

冷低压

温湿

西南

西北

温湿

中纬西风带

2

副热带高气压带

2

动力原因

热高压

干热

东北

东南

干燥

低纬信风带

2

赤道低气压带

1

热力原因

热低压

湿热

  2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5.东亚、南亚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类型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季风

夏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冬季风

源地

副热带太平洋

西伯利亚-蒙古

印度洋赤道附近海域

西伯利亚-蒙古

风向

东南

西北

西南

东北

性质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低温干燥

强弱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影响范围

我国东部、朝日

我国大部、朝日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26.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华南再一次经历短暂的雨期。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27.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8.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除下表外,熟记模式图-见下一页本单元结束部分):

冷热月

最冷月

最热月

月均温

>15℃

0-15℃

<0℃

>10℃

仅三个月

<10℃

<0℃

雨型

年雨

夏雨

少雨

年雨

夏雨

冬雨

夏雨

年降

水量

>1200

mm

<1200

mm

>400

mm

<400

mm

气候

类型

热雨

热季

热草

热沙

温海

亚季(湿)

地中海

温季

温陆

亚寒针

苔原

冰原

高山

雨季

6-9月

5-10月

月降水量>100mm

  29.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7月,最低气温1月,年降水量少,且各月不平均;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8月、最冷月2月,年降水量多,且各月较为平均。

  30.几种气候类型的大气状况和成因、特点:

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状况

特征

降水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年雨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温带大陆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地中海气候

位于亚热带大陆西海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冬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夏雨型

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

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性湿润)

季风气候

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高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降水稀少

终年高温少雨

少雨型

  31.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在西北太平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多发于夏秋季节,危害包括:狂风、暴雨、风暴潮。预防措施:加强研究、检测预报工作;做好宣传减小措施;研究抗风作物减少农业损失;加强国际合作。

  寒潮:一次冷空气入侵,使气温24小时内降低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危害:降温、大风、大雪、冻雨。预防措施:加强预报工作,提前发布预报信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提前做好防寒准备。

  32.主要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33.温室效应(全球保暖)影响:

  ①海平面上升 沿海地区与低平岛国被淹没;

  ②对农业的影响:低纬度地区减产,高纬度地区增产;

  ③影响水循环:增加降水极端异常天气事件,地表径流改变(南方降水最多,北方减少)。

  应对措施:

  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使用量,大力发展新能源,多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防止森林火灾。

  ②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

  ③适应气候变化措施: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水利设施,防止降水突发事件和海水入侵。

  32.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看了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知识点还看:

1.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2.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4.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5.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