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为何纷纷涨价
今年以来,高校迎来又一波“涨价”,包括上海、吉林、四川等多地高校纷纷上调大学新生学费。
日前,包括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机电学院在内的上海多所高校均已发布通知表示调整基准学费收费标准。文科类基准学费标准6500元/生·学年,理工体类基准学费标准7000元/生·学年,艺术类基准学费标准13000元/生·学年。中外合作专业随基准学费调整。
华东理工大学将部分理科、工程和体育专业新生的学费每年提高54%至每学年7700元,将文科专业的学费提高30%至每学年6500元。上海电力大学理工科类学费上涨40%至每学年7000元,而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专业的学费比去年同期上涨30%至每学年6500元。
除了上海,四川、吉林今年也要涨学费。今年1月18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拟从2023年秋季起,将文科类和理工类学费同步上调1100元,分别达到4800元/年和5200元/年;医学类则上调至5800元/年。
3月17日,吉林省发改委发布通知,从今年秋季入学起,对该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实施结构性调整。人文科学上调至4600元/年,社科上调至4800元/年,理科、农学、体育上调至5000元/年,工科上调至5400元/年。
大学学费上涨的原因有哪些
大学学费涨价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成本的上升。教育成本包括教师和其他人员的工资、教学设备和实验材料的更新和维护、校园建设和改造、学生公寓和食堂的运营等等。随着社会物价的上涨,这些成本都在不断增加,导致大学运营压力加大。
另一个原因是国家财政支持的减少。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受到了严重打击,中国也不例外。国家财政收入下降,对高等教育的预算支出也相应减少。这意味着大学要靠自身收入来弥补缺口,而学费是大学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是外国留学生补贴的增加。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就读,中国政府和高校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和资助项目,包括免除或减免学费、提供奖学金、住宿补贴等等。这些补贴虽然有利于提升中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但也增加了教育开支,而且可能导致本国大学生感到不公平。
学费涨价的利弊
大学学费涨价对中国社会和个人都有利弊。从积极的角度看,学费涨价可以增加大学的收入,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同时,学费涨价也可以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鼓励家庭和个人合理规划教育投资,提高教育效益。
从消极的角度看,学费涨价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和困难。首先是加重家庭和个人的经济负担。对于很多中低收入家庭来说,供一个孩子上大学已经很困难了,如果再涨价,就更难承受了。
这可能导致一些家庭放弃或者缩减孩子的教育机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其次是加剧社会不公和分化。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高校收费标准不一样,而且还存在着城乡、地域、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这可能造成一些群体或者个人受到歧视或者剥夺,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
最后是影响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由于高昂的教育成本,很多年轻人可能会选择就业而不是继续深造,或者选择一些热门而不是有前途的专业,这可能导致人才结构的失衡,影响经济转型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