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变异知识点
一、基因突变
1. 概念: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丢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分子数不变) 分子水平
2. 分类:自然突变,诱发突变
3. 诱变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4. 特点:
普遍性(所有生物都会发生,包括病毒)
随机性(随时,随地)
不定向性(可逆的)
低频性
多害少利性
5. 发生时期:主要是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
太空育种时,为什么选择萌发的种子.因为萌发的种子分裂旺盛,DNA复制过程能够中容易受各种射线影响而发生突变.
6. 结果:产生该基因的等位基因,即新基因.
7. 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初始原材料。
8. 基因突变是否一定影响生物的性状,(不一定)
① 基因突变新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字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② 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Aa
③ 突变部位位于非编码区(内含字)
9. 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传递给后代(不一定)
① 体细胞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生殖传给后代
② 生殖细胞基因突变可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二、基因重组
1. 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形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狭义)
2. 分类(广义)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为基因自由组合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交叉互换而重新组合
③基因工程(分子水平):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定向改变生物的形状,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
④植物体细胞融合
3. 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
4. 基因重组的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直接原因:血红蛋白的一条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由正常的谷氨酸变成了颉氨酸。
2.根本原因:基因突变
无丝分裂没有发生基因突变,有丝分裂只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不发生基因重组;减数分裂三种变异都有。
拓展:生物复习方法及技巧
1.要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
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
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
④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染 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弄清。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掌握。
2.设法突破难点
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干知识,能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 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末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 “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
(2)抽象问题形象化。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一旦出示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因此,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3.经常归纳总结。
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归纳总结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
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性状。
抓联系就是要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点线的纵横关系,由线到面,扩展成知识网络。
抓特点就是抓重点、抓主流,进行归纳总结,不能大杂烩,胡子眉毛一把抓;应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看了“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变异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