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指南录后序》高二语文习题和答案

时间: 欣欣2 高二语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高二语文《指南录后序》的相关习题和参考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指南录后序》语文习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荟萃(cuì) 缙(jìn)绅 纾(shū)祸 翌(yì)日

  B 遽(jǜ)然 羁縻(mí) 诟(gòu)病 造诣(yì)

  C 诋(dǐ)毁 庶几(jǐ) 酋(qiǘ)长 彷(páng)徨

  D 愧怍(zuò) 自刭(jǐng) 巡徼(jiào) 檄(xí)文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自度不得脱 何不改乎此度

  B 夜则以兵围所寓所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C 竟使遇哨,无不死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D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斯人,吾谁与归

  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 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4.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B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C 行城子河,出入乱石中

  D 请罪于母,母不许

  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A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B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C 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D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危险)

  B 修我戈矛,从王于师 (整治)

  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交付)

  D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写文章献给)

  7.下列各句句读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B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

  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D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8.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段议论是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的,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以及自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决心。

  B 作者的报国之志在文中被表达成“终君”之义,认为只要能“重见日月”就死而无憾了,这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真实的思想境界。

  C 文中引用《出师表》中的句子,意在表明自己有当年诸葛亮兴复汉室那样为国竭忠尽力的崇高志向。

  D 本段正面阐述了作者的报国之志,说明了自己九死一生、侥幸活下来的意义之所在。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

  2)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6题。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作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10.为加点字加注音。

  厉王虐,国人谤王( ) 史献书,师箴( )

  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 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

  11.划线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B.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C.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D.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12.解释下列词语有误的一项( )

  A.事行而不悖 其中“悖”是相反、抵触之意。

  B.吾能弭谤矣 其中“弭”意为阻止、消除。

  C.阜财用衣食 其中“阜”意为使……增多。

  D.其与能几何 其中“与”是和,同的意思。

  13.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B.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C.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D.而后王斟酌焉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周厉王残暴凶狠,采用高压政策来镇压百姓的批评指责。

  B.召公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劝说厉王要广开言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C.周厉王拒绝召公的谏言,引起百姓的强烈反抗,在周厉王三年,厉王被百姓推翻,流放到彘。

  D.厉王被流放到彘的结局,有力地说明了召公谏言的正确和重要。

  15.下面的翻译无误的一项是( )

  A.厉王虐,国人谤王。

  译为:周厉王非常暴虐,国民都讽刺、挖苦他。

  B.为川者决之使导。

  译为:治理河流的人挖掘水道使水疏导。

  C.史献书,师箴。

  译为:史官进献史书、典籍,当老师的进劝诫、规劝的言论。

  D.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

  译为:老百姓有嘴,就好比大地上会有山川一样,财用就出来了。

  16.把下列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A.民不堪命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是以事行而不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南录后序》参考答案及详解

  1.C [庶几(jī)]

  2.D (微:无、没有)

  (度:估计;法度。以:率领;凭借……身份。竟:假使;到……终了的时候。)

  3.D (无辜:无罪)

  [行为:(古)两个词,此句意为“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可以:(古)两个词,“可以凭借”;(今)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遗体:(古)留给(自己)的身体;(今)死者的尸体或动植物的残留物质]

  4. C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其他各句均为倒装句)

  5. B (均为名词活用为状语)

  6. D (“文”在句中意为“文饰”)

  7. C (其他各句句读正确划分依次为: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8. A (“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在本段没有表达)

  9.1)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可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呢?

  2)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君王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

  10.虐:nuè 箴:zhēn 衍沃:yǎn wò 阜:fù

  11.A

  12.D(与:帮助)

  13.D(宣言:发表言论;所以:用它来……的;亲戚:与国王同宗的大臣。这些词与现在的用法有些差异)

  14.C(“在周厉王三年,厉王被百姓推翻”不正确)

  15.B

  16.A.老百姓不能忍受您的暴虐政令了。

  B.因此,国君做事才能不与情理违背。

  [译文]

  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就杀掉他们。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

  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他们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象河水一样。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让他们讲话。因此天子治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献诗,乐官献曲,史官献书,少师献箴言,盲者朗诵诗歌,朦者背诵典籍,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请人传话,近臣尽心规劝,亲戚弥补监察,太师、太史进行教诲,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然后君王考虑实行。所以政事得到推行而不违背事理。百姓有口,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好象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衣食就从这里产生。口用来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实行好的而防止坏的,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百姓心里考虑的,口里就公开讲出来,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

  厉王不听。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三年以后,便将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

17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