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语文上册检测试题
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推荐高中二年级的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期末语文上册检测试题
一、基础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选出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A.奖掖(yè) 单薄(bó) 夔(kuí)州 欲壑(hè)难填
B.盘桓(huái) 窠臼(jiù) 痕迹(jī) 闷(mèn)闷不乐
C.罹(lí)难 攫(jié)取 卓(zhuó)著 负笈(jī)求学
D.夯(hāng)实 不啻(zhì) 幡(fān)旗 擘(bò)肌分理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隔靴搔痒 朗朗上口 碉堡 竹篁
B.天真烂漫 一绝雌雄 滥觞 骰子
C.解衣推食 焕然冰释 猥琐 践踏
D.负嵎顽抗 断章取意 堆叠 澄清
3.下列熟语使用正确的是
A.他妈妈刚刚过世,大家都为他难过,不过他很坚强,能做到哀而不伤,今天就回到学校上课了。
B.他为人谦虚认真,遇到不懂的问题常常向别人请教,师心自用。
C.身为国家的公务员,一定要危言危行,注意自己的生活工作作风,为百姓做好榜样,这样才能为百姓服务。
D.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
B.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C.中国的书画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传统和特有的民族特色。
D.联合国相关负责人说,多米尼加邻近海地地区的医院里挤满了前来寻求救治的地震灾民,而多米尼加政府不得不从其他城镇的医疗机构中紧急调派医生支援这些医院。
5.相关文学信息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回忆录记录的内容并非是被回忆者的全部,不一定非常连贯和完整,但作者带有情感性的笔触却可以让读者有更生动、亲切的感觉。
B.自传是由作者自述生平的一种传记形式,有的自传也称回忆录,还有一类是应用性自传,如工作履历,大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
C.制作年谱和年表,表达要简明扼要;而阅读年谱和年表,是了解一个人物生平经历及思想发展最简捷的途径。
D.巴尔扎克是法国小说家、散文家,曾一度转向名人传记写作,有《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等传记问世。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8题。(6分)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诸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目:“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还奏于窦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壮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超复受使,固欲益其兵,超曰:“愿将本所从三十余人足矣。如有不虞,多益为累。”
是时于阗王广德新攻破莎车,遂雄张南道,而匈奴遣使监护其国。超既西,先至于阗。广德礼意甚疏。且其俗信巫。巫言:“神怒何故欲向汉?汉使有騧马,急求取以祠我。”广德乃遣使就超请马。超密知其状,报许之,而令巫自来取马。有顷,巫至,超即斩其首以送广德,因辞让之。广德素闻超在鄯善诛灭虏使,大惶恐,即攻杀匈奴使者而降超。超重赐其王以下,因镇抚焉。
(《后汉书•班超传》)
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后坐事免官 坐事:因事犯罪 B. 班超何心独擅之乎 擅:占有
C. 如有不虞 不虞:不测 D. 因辞让之 让:谦让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B 以超为假司马 教以慎于接物
C 遂将吏士往奔虏营 遂纳子为质。
D 掾虽不行 虽被万戮,岂有悔哉?
8.下面对全文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超少有大志,家贫,常被官家雇佣抄书来供养母亲,长期劳累辛苦,但也不能磨灭他远大的志向。
B.在十分复杂的情况下,班超用激将法激怒部属,率领30人杀死全部匈奴人,使鄯善国举国震惊。
C.班超击杀匈奴前,不与郭恂商量,是因为他是文弱平庸的官吏,怕他泄露机密,而自己是豪壮勇敢的人,将来不想与他分享这份功劳。
D.班超有远见卓识,防事之未萌,斩阗巫,迫使广德王依附汉朝。
第Ⅱ卷(共84分)
三、(20分)
9.翻译下面各句。(9分)
(1)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2)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3)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10.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
①天宝十五年(756)八月,安禄山攻陷潼关,杜甫身陷贼营,被押回长安。《月夜》作于此期。② 鄜(fū孚)州:地名,今陕西富县。
(1)这首诗的一、二两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的?请结合诗句简析。
(2)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1.默写(两题任选一题,每空1分,共5分)
(1)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 ;
③ , ,能无怨乎?
(2)① ,《兵法》修列; ,世传《吕览》;
②屈平 , ,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③推此志也, 。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12—15题。(18分)
东坡居士
苏东坡由现在起,由情势所迫,要一变而为农夫,由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社会,文化,学问,读历史的教训,外在的本分责任,只能隐藏人的本来面目。若把一个人由时间和传统所赋予他的那些虚饰剥除净尽,此人的本相便呈现于你之前了。苏东坡若回到民众之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中国人由心里就赞美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的农人——倘若他也能作好诗,击牛角而吟咏。他偶尔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这副面貌吧。
在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苏东坡已和长子迈离开京都,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迈当时已经二十一岁。苏东坡是走最近的陆路赶往的,他把家眷留下由弟弟子由照顾,随后再去。贫穷的子由要带着自己的一大家人,七女,三男,两个女婿,再加上哥哥的眷属,前往新任所高安,在九江南部数百里之遥。酒监的职位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只相当于官营的一个酒馆经理而已。坐船走了几个月,子由到了九江,把家眷留在那儿等候他,自己带着哥哥的家眷和朝云,还有两个孩子,顺长江上行往东坡的处所去。东坡是二月初一到的黄州,家眷是五月二十九到的。
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下面约六十里地。在等待家眷之时,苏东坡暂时住在定惠院,这个小寺院坐落在林木茂密的山坡上,离江边还有一段路。他和僧人一同吃饭,午饭与晚饭后,总是在一棵山楂树下散步,关于这种情形,他写了些极其可爱的诗。不久,身边便有了不少的朋友。徐太守热诚相待,常以酒宴相邀。长江对面,武昌(不是今日的武昌)的朱太守也常送酒食给他。在雨天,东坡睡到很迟才起床,快近黄昏时,散步很久,在起伏不平的东山麓漫游,在庙宇、私人庭园、树阴掩蔽的溪流等处,探胜寻幽。在别的日子,有时朋友来访,则一同到长江两岸的山里游玩。那一带是丘陵起伏林木茂盛之区,乡野风光如画。南岸有攀山,耸立于湖溪交错的平原上。
苏东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个惊心动魄的经验。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在六月他写的别弟诗里,他说他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中的磨盘上的线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他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而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宁。他转向了宗教。
与他宗教思想相反的一股力量,就是深藏他内心的儒家思想。他的儒家思想,似乎又把他拖往了另一个方向。诚然,人可以在宗教之中寻取到安静,但是,倘若佛教思想若是正确,而人生只是一种幻觉,人应当完全把社会弃置不顾,这样人类就非灭绝不可,那一切都空空如也才好呢!所以,在佛教要达到精神的空虚和无我的精神存在,就要完全摆脱个人的牵挂,而儒家是抱现实的思想,要对人类尽其职责义务,于是两种思想之间便有冲突。所谓解脱一事,只不过是在获得了精神上的和谐之后,使基层的人性附属于高层的人性,听其支配而已。一个人若能凭理性上的克己功夫获得此种精神上的和谐,他就不须完全离开社会才能获得解脱了。
在元丰三年(1080),苏东坡真正务农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他过去原想弃官为农,没料到在这种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农夫。
东坡农场实际上占地约十亩,在黄州城东约三分之一里,坐落在山坡上。房子在顶上,共三间,俯见茅亭,亭下就是有名的雪堂。雪堂前面有房五间,是到黄州后二年的二月雪中竣工的。墙是由诗人自己油漆的,画的是雪中寒林和水上渔翁。后来他就在此地宴请宾客。宋朝大山水画家米芾,那时才二十二岁,就是到雪堂认识得苏东坡,并与苏东坡论画。宋朝诗人陆游是在孝宗乾道六年(1170)十月到的东坡,是苏东坡去世后约七十年。他曾记述雪堂正中间挂着苏东坡一张像,像上所画东坡身着紫袍,头戴黑帽,手持藤杖,倚石而坐。
建筑可以说是苏东坡的本性,他是决心要为自己建筑一个舒适的家。他的精力全用在筑水坝,建鱼池,从邻居处移树苗,从老家四川省托人找菜种。在孩子跑来告诉他好消息,说他们打的井出了水,或是他种的地上冒出针尖般小的绿苗,他会欢喜得像孩子般跳起来。他看着稻茎立得挺直,在微风中摇曳,或是望着沾满露滴的茎在月光之下闪动,如串串的明珠,他感到得意而满足。他过去是用官家的俸禄养家湖口,现在他才真正知道五谷的香味。在较高处他种麦子。一个好心肠的农人来指教他说,麦苗初生之后,不能任其生长,若打算丰收,必须让初生的麦苗由牛羊吃去,等冬尽春来时,再生出的麦苗才能茂盛。等他小麦丰收,他对那个农夫的指教,无限感激。
在这种农村气氛里,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像田园诗人陶潜的生活,他对陶潜极其佩服。陶潜也是因为彭泽令时,郡遣督邮至,县吏告诉他应当穿官衣束带相见,陶潜不肯对上方派来的税吏折腰,即解印绶去职,归隐农桑。苏东坡写过一首诗,说陶潜一定是他的前身。这种说法若出诸一个小诗人之口,未免狂妄自大,若苏东坡说出来,只觉得妥当自然。他越读陶诗,越觉得陶诗正好表现自己的情思和生活。
有些乐事,只有田园诗人才能享受。在弃官归隐时,陶潜写了一篇诗《归去来辞》,只可惜不能歌唱。苏东坡由于每天在田亩耕作的感想,把《归去来辞》的句子重组,照民歌唱出,教给农夫唱,他自己也暂时放下犁耙,手拿一根小棍,在牛角上打拍子,和农夫一齐唱。
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
(节选自林语堂《苏东坡传》,有删节。)
12. 杜甫是在“万方多难中成就诗圣”,那么苏轼呢?请用一句话概括黄州的苏轼。(2分)
13.阅读传文,说说苏轼在黄州有哪些收获和成长?(8分)
14.如何理解“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这句话?(4分)
15. 如何理解“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这段话?(4分)
五、语言运用。(6分)
16.某县教育局丁局长在欢迎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XXX的大会上致辞说:“X老师是现代伟大的语文改革家,是我们崇敬的导师和偶像,我代表全县人民十分虔诚地欢迎他的到来……”X老师听了很不自在,在场的语文老师都议论纷纷。
丁局长的欢迎词确实让人“不自在”,让人“议论纷纷”,试指出3点不得体的地方并改正。(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仔细阅读下面这幅漫画,谈谈你对所反映现象的看法。(80字以内,3分)
六、作文(40分)
在本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接触到很多古今中外名人。有忠君爱国的屈原,有满腔幽愤而又矢志不渝的司马迁,有“万方多难”中成就“诗圣”的杜甫,有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还有毛泽东、达尔文、马克思……
我们在凝望心中的偶像,遥望那似在云天的名人时,心中往往升腾着对自我未来的憧憬,渴望着、追寻着那能抚慰我们、提升我们的力量。这是年轻人成长的精神道场,是一个纯粹、热切的心灵世界……为此,我们寻找我们心中的名人。我们寻找着名人在历史中渐行渐远的身影,我们探寻名人在时空里时隐时显的思绪。他们的身上,一定包含着巨大的伦理情感;他们的追寻,一定深藏着深厚的生活哲理;他们的故事,一定显示着永恒的人生价值以及追求完美与光明的勇气。他们犹如星辰,在永恒、深邃的史册上引领我们,呼唤我们。
探访名人,你将收获怎样的震撼与美丽?
要求: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字数不少于800字。(注意:不要把重点放在罗列名人事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