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5语言练习题
高二语文必修5语言练习题: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共76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40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 可选答4小题,每空2分,共8分)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现而独悲?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宝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李白《月下独酌》)
④ ,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⑤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⑦ , ;阮籍猖狂,岂底效穷途之哭?(王勃《滕王阁序》)
⑧故曰:至人无已, , 。(庄子《逍遥游》)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2~3题。(9分)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注:①“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②“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
2.这首诗的第一、二联对李白的诗进行了热烈的赞美,请说说这两联主要赞美了李白诗的哪些特点。(4分)
答:
3. 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对颈联借景抒情的手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它“写景而离情自见”,你以为如何?请结合作品内容加以赏析。(5分)
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4~5题。(9分)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选自《元史·董文炳传》)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而征敛日暴 日:日益,一天天地
B. 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 直:价值
C. 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 籍:借助
D. 后当德我 德:感激
5.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3分)
【翻译】:
(2)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3分)
【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6~9题。(14分)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 又与业别,执手曰:“令 我 出 都[注] 君 便 失 援 恐 君 在 后 不 自 保 全 唯 正 与 真 愿 君 自 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
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渺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节选自《北齐书·循使传》)
注:出都:六朝时人谓出至京城为出都。
6.对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彭城王韶拜定州 拜:授予官职
B.除典签 除:革除官职
C.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济:成功
D.寻以病卒 寻:不久
7.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业出身贫寒低微,年轻时在州府任官吏,他秉性廉谨,不接受同僚分给的不义之 财,长史刘仁之表示要与他同心戮力,并希望会取得成功。
B.长史刘仁之对孟业颇为信赖,后征召入朝为官,临行向彭城王极力举荐孟业。虑及孟业日后孤立无援的处境,勉励他恪守正直的人格。
C.孟业唯一的马死后,彭城王为帮助家贫的孟业,想让官吏们同吃马肉,再加倍还给他钱,孟业坚决推辞。彭城王戏说那些名人是孟业请来的,孟业仍婉言谢绝。
D.孟业后来任司州长官的法曹官,因形貌短小,遭到鄙视。但后来孟业的断决之明折服了司州长官,不久,孟业升迁东郡守,为政以宽和仁厚而著称。
8.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3分)
【翻译】:
(2)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3分)
【翻译】:
9.用“/”为文段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2分)
令 我 出 都 君 便 失 援 恐 君 在 后 不 自 保 全 唯 正 与 真 愿 君 自 勉。
二、现代文阅读鉴赏(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8分)
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成就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想,也书写了一名青年军人的特殊光荣。杨利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是当今青年人真正的偶像。
“神舟”五号飞船起飞9分多钟后,进入地球椭圆轨道。杨利伟立刻处于失重状态,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全身感觉很难受。他意识到,这样时间长了,会导致“空间运动病”,给执行任务带来可怕的后果。于是,他调动自己的意志力,克服着失重带来的的不适,强迫自己设想是在模拟器上静坐……几分钟后,他的状态恢复了正常。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历,杨利伟回忆时用了三句话:“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
有资料记载,世界上50%的航天员都在太空发生过“空间运动病”。这种病严重时,会使人产生头晕、目眩、呕吐等症状。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果将不堪设想。教练黄伟芬说:“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
坚如磐石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
杨利伟平时看了不少俄罗斯和美国有关“空间运动病”的资料,早就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自我锻炼。一天,妻子回家时发现杨利伟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惊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做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自己。”每次做转椅训练时,他做的时间最长,别人做5到8分钟,他却做15分钟,头也摆到最大幅度。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严格的老专家曾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最出色,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人生活在地球上,已习惯了地球对自己的吸引力。超重和失重的感觉,只能够想像。而杨利伟在地面上就必须熬过这一关。
离心机训练。坐进一只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以100千米的时速旋转。旋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每次训练要做8个G(8倍于地球引力)的负载,持续时间40秒。“那真是一秒一秒地熬,脸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流。”杨利伟说。
刚开始训练时,杨利伟的心率是每分钟140多次,经过训练,降到110次,并且在高负载的情况下,他不用很大的力量去对抗,还能观察别的东西。离心机里的面板上有3个灯,其中的警灯是坚持不住的时候按的,杨利伟从来没有按过。
“你喜欢的东西,你不能去做,你不喜欢的东西,你必须要做,还要常年坚持。这确实是一件非常考验人的事情。”战友翟志刚尤其佩服杨利伟这点。
水上应急训练对有些人可能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对杨利伟来说并不轻松。因为杨利伟每次跳水时都要呛水,半天缓不过劲来。但不管怎样,他都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每次都把自己呛得后脑根儿疼。
杨利伟是一个喜欢吃肉的人,但为了控制体重,他从不敢多吃。晚上饿了,也没自己加过餐。“要保证训练,你不得不坚持这样做,尽管是个很痛苦的事情。”杨利伟对记者说。
10月16日,杨利伟乘坐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返回地面。在穿越“黑障”时,他与地面失去了联系,飞船在疾速下降,外面是烧灼的火苗,通红一片,过载达到10个 G,噪音冲击有160多分贝。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人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杨利伟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力量,同超重对抗。两分多钟后,飞船冲出黑障区,向着陆场奔去。
杨利伟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节选自冯春梅、刘程的《英雄潇洒走苍穹》)
10.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6分)
A.“神舟”五号飞船起飞9分多钟后,杨利伟立刻出现了头晕、目眩、呕吐等“空间运动病”的症状。
B.杨利伟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就是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加强“空间运动病”的自我锻炼。
C.杨利伟在进行离心机训练时,直练得“脸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流”,也坚持不按警灯,说明了他“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
D.战友翟志刚尤其佩服杨利伟,是因为杨利伟不仅能不去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还能常年坚持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E.在穿越“黑障”时,杨利伟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力量,同超重对抗,最终,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F.本文没有把杨利伟写成“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而是通过杨利伟平静而坚毅的语言和他顽强的行动来表现其形象的。
11.文段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把杨利伟这个英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请结合原文,就细节描写的手法举两个例子加以简要赏析。(6分)
答:
12.作者说“杨利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是当今青年人真正的偶像”,他的形象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认为我们应把他作为自己的偶像吗?请认真阅读全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写成一段赏析性文字。(100字左右,6分)
答:
阅读下面实用文段,完成13~15题。(18分)
谈新闻写作的构思 戈挥
就新闻写作来说,采访以后进入写作阶段,构思便成了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关键。而这一点,青年同志体会不深。最近我看了2004年12月5日《浙江日报》上《他有一双雪亮的眼睛一一记义乌稠城街道孝子祠社区党委书记黄以法》的通讯,感受很深。这是一篇作者精心构思的佳作。这里,想以此文为范例,谈谈关于新闻写作的构思问题。
选材,是迈向艺术构思的第一个环节。因为社会生活辽阔无边,多姿多彩。新闻选材,则是用切取的方法,摄取具有新闻价值的生活事实。初学写作的同志,往往在选材上缺乏功夫,总想把所采访来的材料全部写到文章里去。还有的同志则错误地认为“文章写得越长越有水平”。其实并不是这样。选材就是要选取最有价值的材料。选材要做到精到,虽少,却多之浓缩:虽小,却是大的凝聚。《他有一双雪亮的眼睛》这篇通讯,全文才1700字左右,但作者在选材上下了功夫。文章截取了生活的几个横断面,选取了最富于表现黄以法社区工作特色的典型材料:一是对垃圾的处理,二是对困难居民的关心,三是如何树立先进典型,营造社区良好氛围。这些典型材料,含金量很高,富于说服力,在文章中起到了“一以当十”的作用。
如果说选材是新闻构思的第一个环节,立意则是新闻构思整体设计的中心环节。新闻写作也要进行艺术构思。作者在选取材料以后,就要下功夫凝聚艺术的向心力。没有向心力,写作时就会失控,材料就成了堆砌。写作如同画家作画,总先要确立好画面的中心;也如同作曲家创作一首协奏曲,要先定下主旋律。新闻的布局要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新闻作品的文意,也就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主题。《他有一双雪亮的眼睛》这篇通讯的主题是表现社区党委书记黄以法的求真务实精神。表现这一主题,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具有向心力的典型事例,来表现先进人物的精神世界的。作者在构思时,注意深入到事实内部,寻求事实的本质;巧选角度,刻意求精,炼出新意;注意布局,力求做到让所有材料均指向文章的中心。
构思的最高境界,是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初学写作的同志,讲到艺术构思时,往往形式注意得多,而内容注意得少。实质上,内容与形式两者不可分割,形式与内容互为表里,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内容之所以存在,是由于有形式予以固定,而失去了丰富的内容,再美的形式也会成为空壳。所以别林斯基说过:“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形式与内容的联系如此紧密,以至形式脱离了内容,就等于消失了内容本身;反过来也一样,内容脱离形式,就等于消失了形式。”所以,文章在构思时,要追求内容与形式的较完美的统一。《他有一双雪亮的眼睛》这篇通讯,在写作构思上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写作时,在创造形式美上下了很大功夫。具体表现在总标题与三个小标题的设计上。总标题是“他有一双雪亮的眼睛”,三个小标题,则是紧紧围绕“眼睛”来展开布局。第一个小标题是“哪里有垃圾,他先看见”,写黄以法见物之快;第二小标题是“哪里有眼泪,他先觉察”,写黄以法觉察之力;第三小标题是“哪里有美丽,他先发现”,写黄以法洞察之精。而三者所写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作为社区党委书记的黄以法的求真务实精神。这篇通讯,做到了所有标题,融为一体,在注意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同时,努力创造了文章的形式美。
(选自义乌新闻网,有改动)
13.下面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恰当的两项是(6分)
A.文段主要以《他有一双雪亮的眼睛一一记义乌稠城街道孝子祠社区党委书记黄以法》的通讯为例,谈了关于新闻写作的构思问题。
B.第二段中作者指出了初学新闻写作者常犯的两个错误:一是在选材上缺乏功夫,随意堆砌所采访来的材料;二是认为“文章写得越长越有水平”。
C.第三段“写作如同画家作画,总先要确立好画面的中心;也如同作曲家创作一首协奏曲,要先定下主旋律”一句,运用了比喻来突出选材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D.作者认为,构思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因此,进行新闻写作时,必须先考虑好内容,再选择好与之相适应的形式。
E.作者认为,要追求形式美,就要拟好小标题,让文章的所有标题,融为一体,《他有一双雪亮的眼睛》这篇通讯,就是追求形式美的典范。
F.文段依次从选材、立意、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三个方面,畅谈了自己对新闻写作构思的看法。
14.文段中加点的“艺术的向心力”具体指什么?作者认为使新闻作品具有“艺术的向心力”的主要方法是什么?(4分)
答:
15.根据文段,参考下面补充材料,联系自己阅读或写作新闻的实际,谈谈你对
“新闻写作”的看法。(要求有观点,有理据,有分析。120字左右。8分)
(1)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制定的《新闻工作准则》中规定:“诚实、真实、准确—忠实于读者是一切新闻工作者的名副其实的基础。”
(摘自新华网《浅谈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2)新闻最大的特点是“新”,其次是“快”。如何使新闻的内容新鲜、形式新颖、语言清新、底蕴深厚,不仅是新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受众对新闻的要求。所以,新闻工作者在着手采集每一篇稿件时,就要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去探索新的角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越办越好。
(摘自新华网《浅谈新闻写作的角度》)
答:
第二部分 表达交流(共74分)
三、语言表达(14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他看到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十分高兴。
B.小平同志口若悬河。他还谈到中国要保持稳定;干部和赏要把廉政建设作为大事来抓;要注意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等重大问题。
C.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D.他们缓缓地迈着步子走上大街,离开摩肩接踵的市场,在波拉宫会合了。
17.根据情境和要求完成(1)~(2)题。(5分)
针对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较为频繁的情况,中央气象台副台长肖子牛1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和冷空气频繁这三大因素是“祸首”。
气温显著偏高。2006年3月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平均气温为3.6摄氏度,比常年同期(2.9摄氏度)偏高0.7摄氏度。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及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北部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至2摄氏度,部分地区偏高2至4摄氏度。由于气温回升,致使地表层解冻,土壤水分蒸发大,土质疏松,为初春沙尘天气频繁发生提供了条件。
降水持续偏少。3月份至今,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其区域平均降水量只有常年同期的75%。其中,秦岭及黄河以北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青藏高原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等地基本无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北大部、西北部分地区及内蒙古大部降水量偏少5至8成,部分地区偏少达8成以上。由于干旱少雨,加之气温回升,使地表土质干土层增厚,一遇大风天气极易产生沙尘。
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今年春季,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且冷空气势力较强。从3月份到4月中旬,我国先后遭受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强冷空气袭击,尤其是4月份的强冷空气更是少见。伴随着这两次强冷空气过程和蒙古气旋的共同作用,我国北方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风和沙尘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强沙尘暴。
(1)请用一句话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要求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3分)
答:
(2)今年入春以来中国北方沙尘暴频发,给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很大危害,如何预防和治理沙尘暴再度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你对预防或治理沙尘暴有什么样的好想法?请写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
答:
18.下面一段文字的四处划线语句中,三处有语病,请指出并加以修改。(前一个横线处只写序号,后一个横线处填修改方法。6分)
①爱因斯坦是最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他生于德国,后迁居美国,作为一个可以和牛顿相媲美的科学巨匠,②他在物理学的领域内取得了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相对论。③汤姆生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④1921年爱因斯坦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
(1)第 句,改正:
(2)第 句,改正:
(3)第 句,改正: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古人云:“众口烁金,积毁销骨。”舆论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常能迫使坏人坏事不能得逞,然而有时也会使好人好事遭受毁灭性的打击。那么,你认为舆论是公平的吗?
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感悟和认识,以“舆论与公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以上是由小编分享的高二语文必修5语言练习题全部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