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选修试题(2)
高一语文必修二选修试题答案
1、C【解析】A庇(bì)护;混(hùn)沌;B.譬(pì)如;卓(zhuó)有成效
D.看(kān)护 ;创(chuāng)伤
2、D 【解析】A.相形见绌 沧海一粟 B.锋芒毕露 开门揖盗 C.摩拳擦掌
世外桃源
3、D【解析】D. 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A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B.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C.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
4、D【解析】A.重复赘余:“目的”与“为了”重复;B. 不合逻辑,语序不当,可改为“不断生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究的过程”;C.搭配不当,“挽救”与“安全”不搭配。
5、A【解析】B应把“关键”改为“一个重要的原因”;C“入世”与“出世”,表述恰恰相反;D“最惊心动魄与感人的”应当是“抗战时期的大学校长”。
6、D【解析】A原文是“改革开放前后”。B“中国教育目前的困境,最主要的是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的说法有错,“更多的,还是既得利益使然”。C原文是“教育家办学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7、C【解析】A“不应以行政长官意志去限制和约束”的说法与本文题目矛盾;B“尽可能从管理上的繁文缛节中抽出身来,尽可能有更多时间走进课堂”的说法,在原文无依据,属于无中生有。D“很短”“一大批”表述不够准确。
8、C(3分。以:把,拿。)
9、B (3分)
10、A(3分。应为“成化末年,开始就地派王府承办。到皇帝即位,又恢复过去派中官致祭的做法”。)
11、①请求立即驱遣徐恪等,想要搜集他的罪证,无所得才作罢(“停止”、“结束”、“罢休”也可)。(3分。“遣”“摭”“已”三个得分点。)
②下达敕令(或“颁布诏书”)严厉斥责,命令湖广巡抚韩文与徐恪交换任地。(3分。“降”“切”“易”三个得分点。)
③中使携带几百艘船的私盐,降低价格卖给百姓,被徐恪阻止不能施行。(4分。“携”“抑”“为……所”“行”四个得分点。)
注意:以上翻译见得分点给分,暂不考虑语句通顺问题。
【参考译文】: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考取进士。授官工科给事中。中官想出掌收税的部门,徐恪等上疏规劝。中官恼怒,请求立即驱遣徐恪等,想要搜集他的罪证,无所得才作罢。调离京城,任湖广左参议,晋升河南右参政。陕西饥荒,应当转运几万石粮食。徐恪以路远为由请求拨给与粮食等值的钱款,上下称便利。
弘治初年,历次升任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反定制设置官吏,徐恪革除了它。徽王上奏徐恪侵犯侮辱,皇帝赐书告诫徽王。黄河改道逼迫开封,有人建议迁藩府三司到许州,徐恪说不便,于是停止。四年,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旧例,王府有大丧,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成化末年,开始就地派王府承办。到皇帝即位,又恢复过去的做法。徐恪请求按先帝旧制,逐一列出问题,上奏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大多经讨论而得以施行。户部督责拖欠赋税很急,徐恪以灾变为由请求宽缓其事。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属它。徐恪陈述“五不可”,于是罢止。
徐恪向来刚正。所到之处抑制豪强,去除奸弊。到担任巡抚,因管辖范围内多有王府,持法尤其严厉,皇室的人多不高兴。平乐、义宁二王于是揭发徐恪减少禄米、改任校尉等事。经查勘没有证据,判徐恪入王府时误行端礼门,想以此平息二王的忿恨。皇帝知道徐恪没有其他过失,而因二王年幼,下敕令严厉斥责,命令湖广巡抚韩文与徐恪交换任地。吏民因此而罢市,哭着送行几十里而不断绝。属吏用剩余的金钱赠送,徐恪将他们赶走。到任时正遇上岐王到封国,中使携带几百艘船的私盐,降低价格卖盐给百姓,被徐恪阻止不能施行。其同党秘密向皇帝诬陷他。过了一年,宫中直接下旨将徐恪改调南京工部右侍郎。徐恪上疏说:“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没有听说有内宫直接下令得官的。臣生平不敢由别的途径晋升,请求赐罢黜。”皇帝宽慰挽留,他才受命。权要人家滥索工匠的,徐恪都坚持不给。十一年,因考核政绩入京城,得病,于是辞职,(不久)去世。
12、参考答案
(1)亭、野渡边、春流、草、川、晚照、人、杨花、杜鹃;动静结合,反衬(以声衬静,以哀景写哀情),借景抒情等。
(2)不同意。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却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怅惘,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
13、(略)
14、提示:由文中所提齐白石的与丰子恺的风格可知答案。
参考答案:齐白石的笔墨讲究平和淡远,不能体现芭蕉很浓的仙气;丰子恺的笔意温润晶莹有余,缺少芭蕉的率性狂放。
15、提示:由“舞墨如泼,洋洋洒洒,又有着方外之人的狂傲”可筛选分析出答案。
参考答案:逸气、狂放、率性。
16、答案:借用秋芙的诗句,说明芭蕉具有多方面的特点,有逸气但亲切,很家常但狂放,很直率又甘于做陪衬,给人以不同角度的启发思考。
17、提示:B项引用的句子主要突出的是芭蕉的狂放与率性。C项对比作用概括有误,作者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芭蕉的。D项中“应是绿肥红瘦”是对海棠而言的,这里是借用,而非“直接表达”;“秋芙不配在蕉叶上题诗”也不恰当。
答案:AE
18、提示:此题考查提取关键词进行句子压缩的能力。注意筛选信息,如对象、事件等。
参考答案:佛教传入中国应在战国时期。
19、提示:根据分号推知前三个分句是并列关系,句式应该一致。因此,根据“穿破未知障碍”可推求“钥匙”的定语,“打开智慧大门”。根据“钥匙”得知前三个分句都是比喻,因此第二个分句可填喻词“利箭”。第三个分句应造一个紧扣本体“思考”的比喻句:“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最后一处应填写与“启迪智慧”“获得成功”结构一致,且表示处于这两个阶段中间的一个阶段的短语,因此可用“求索真知”。
参考答案:打开智慧大门 利箭 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 求索真知
20、提示:应突出描写天气闷热的特点及下雨时的情景。
参考答案:闷热而又潮湿的夏季夜晚,令人呼吸都感到困难。大雨就要来了!突然,一道闪电,撕裂长空;一声雷鸣,像隆隆战鼓从天幕中传来。霎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
21写作提示: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是发掘出诗句中蕴涵的人生、社会哲理。
如何发掘出其中的哲理呢?方法有三:
一是从“春色满园关不住”入手,抓住“春色”的比喻义,即新生事物,以及关键词“关不住”,揭示出哲理:新生事物是任何势力都阻止不了的。
二是运用由果溯因法,分析“红杏出墙”的原因,从而揭示出哲理:面对障碍、困难,只有敢于征服跨越,才能展示自我,获得成功。
三是综合运用比较法和由果溯因法,分析为什么只有“一枝红杏出墙来”,而其他姹紫嫣红的“春色”却被“关”在里面,不能展示自我的个性风采呢?通过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一个重要原因是“门”和“墙”的阻挡、束缚。由此,我们可以揭示出哲理:应当清除“门”“墙”之类束缚扼杀个性的制度,为个性发展营造一个百花齐放的环境。
【参考例文】:
撞开心灵的墙
普拉图斯曾说过:我就是我的主宰。
可是,在生活当中,我们真的可以这样的肯定、自信、骄傲与铿锵有力吗?
如果考试考砸了,我们会悲泣;如果比赛比输了,我们会伤心;如果最好的朋友与你绝交了,我们会流泪;如果为了小事顶撞父母而使他们不快,我们会懊恼不已……是的,所有的这些心情都会有:交流有了隔膜、沟通有了壕沟、思想有了枷锁、心灵有了城墙……
当你自卑的时候,你能洞悉“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是因为你跪在地上”的道理吗?当你痛苦的时候,你能想到“人比神伟大,因为神不懂的痛苦;只要还能流泪,就还有希望的种子”的意蕴吗?聂鲁达在《太阳颂歌》中说“过去我不了解太阳,但那时我过的是冬天”,但他还是了解了太阳;鲁迅先生不也曾有过“人最苦闷的是猛醒之后的无处可走”的苦恼吗?但他毕竟走出了心灵的“沼泽地”。要明白,再微弱的光,也是刺向黑夜的利剑。
有形的墙,我们必须面对;这无形的心灵之墙,我们更难以回避。为了思想的解放和心灵的自由,为了自己的信念与身后的两行实实在在的脚印,我们必须撞开心灵之墙。
“轰——”我听到了墙的倒塌声,朦胧之中,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自信、乐观、积极、微笑、言与行的统一、灵与肉的和谐……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经历磨难,才能走向心灵的成熟。冷静地处理纷繁复杂的事情,不必苛求一草一木的完美无缺;智慧地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保持健康稳定的心境尤为重要。
不要因为害怕有的种子难以发芽,就拒绝播种,让自己的园圃一片荒芜;不要因为害怕别人的嘲讽,就拒绝迈开尝试的脚步,让自己的将来一事无成。既然青春是我们的资本,活力是我们的骄傲,敢闯敢拼是我们无悔的宣言,那么,我们就可以勇往直前地冲锋——用我们的睿智做抵押,用我们的青春做本钱,用我们的永不言败做支柱!
相信,撞开心灵的墙,就打开了精美的画卷:清澈见底的淙淙流水,巍峨厚重的绵延群山,争奇斗妍的各式花草,美轮美奂的崭新建筑!
相信,撞开心灵的墙,就铺设了成功的桥梁:体验尝试的新鲜感受,品味奋斗的欣喜滋味,借鉴失败的珍贵经验,接受未来那让人心醉的灿烂的微笑!
【点评】:文章将心灵的障碍比作“墙”,用“撞开”表达了对心灵障碍的征服、跨越,标题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吸人眼球。文章开篇,列举了心灵之墙的种种表现,接着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之后提出了撞开心灵之墙的途径:“自信、乐观、微笑、言与行的统一、灵与肉的和谐”“敢闯敢拼”“勇往直前”等。文章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论证严密。旁征博引,语言流畅,富有激情。
看过“高一语文必修二选修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