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高一六语文试卷题

时间: 如英2 高二语文

  高一六语文试卷题

  A.奇葩(pā) 刎(wěn)颈之交 睥睨(nì) 猝(cù)不及防

  B.瞻(zhān)仰 趑(zī)趄不前 莅(lì)临 夙(sù)兴夜寐

  C.冻馁(něi) 暴殄(tiǎn)天物 禅(chán)让 惴(zhuì)惴不安

  D.籼(xiān)稻 残羹冷炙(zhì) 祓(bá)除 殒(yǔn)身不恤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雍容 经典 韬光养晦 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 遐思 薪尽火传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 振辐 秘而不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 砥砺 学以致用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日,十岁女孩小琴的父母在孩子受伤离世后自愿捐出孩子的器官,让五名患者重获新生,这件事经媒体报道后,深受社会各界所称颂。

  B.新的一年,中国公民将迎来一批新规,其中,一代身份证正式失效,房贷开始“瘦身”,以及号称史上最严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新规备受关注。

  C.虽然呼吁允许考生异地高考的报道时常见诸于各类媒体,但去年最后一天出台的各地政策并没有真正放开,而是设定了较高门槛。

  D.为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乡村医生的良好氛围,展示全国扎根基层的一百多万乡村医生坚守、奉献的高尚情操,中央电视台正式启动“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鲁春风吾与点,南华秋水我知鱼”,这一副对联巧妙地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两个典故,它们分别是“沂水舞雩”和“濠梁之辩”。

  B.“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是后人用形象化的说法,分别对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散文的评价。

  C.《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最富特色的短篇小说之一,作品以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荒诞形式,表现了人性异化的主题。

  D.孙犁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代表作《荷塘月色》体现了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鲁枢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5.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6.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B.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C.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B.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44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