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中国人学中国语文最容易,但中国中学生学的中国语文,是世界各国中学生所学的中国语文中最高层次的。这个不妨用中国人学英语去比较一下。有人说学语文没巧,就是较多的识记背诵,这不错,一定要有识记背诵之功,但这种说法太不全面,识记背诵,还是基础的,低层的;小学生学好语文较多得力于这个方面,高中生学语文就远远不只是这样了,最难的,千头万绪的,即是那缜密的思维功夫了——各个学科都共有一个伟大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思维。思维功夫无处不在!因此,语文最要学的根本东西是两样:一是思维,一是语言。
高二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一、 抓紧高一高二学习语文的黄金时期
初中生语文成绩一般在130分左右,而到了高中,很多人很长一段时间要为了成绩及格而努力奋斗。高一学年上学期,我们将要开设语文必修一、必修二,这是很关键的两册教材,有很多基本篇目。如果同学们基础打不牢,到了高三,你可能会很着急,而成绩却很难上升。
首先最基本的要求就听好每一节课,如字词,文章赏析,背诵等内容。这里先要提一下背诵,从2009年的高考看来,背诵涉及的内容是很广的,如果仅靠高三最后的临阵磨枪,划一些所谓的重点语句,是很难得分的。
这里介绍一位2006年的湖北高考状元李龙的一点经验:语文学习就好像《逍遥游》里讲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就是讲语文重在积累,高一时候,可以多看一些成语,比如规定自己一个星期掌握20个成语,多看一点古文,读一些经典的书籍,然后看优秀习作,像这样的话从一点一滴做起,到了高三的时候,应试能力也就提高,做题得分比较得心应手。
当然学习语文的方法很多,可定有最适合你的一种。
二、 多阅读 多积累 多关注生活
2008高考作文谈论的是社会公德问题,2009年高考作文是关于明星代言,两耳不闻窗外事,很难适应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很难适应高考。
相对来说,初中生需要的是感性体验,高中阶段则强调理性判断能力,对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的认识。那么深度从哪里来?作为学生,接触社会有限,更多依赖间接经验,即阅读,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独立思考。
建议同学们准备一个积累的本子,好的词语、句子、诗文、名人名言、名人事迹随时摘抄,自己的感受随时记录。下面推荐几种比较好的报刊杂志《中国青年报》《中学生阅读》《语文报 高中版》《读者》《青年文摘》等,但是同学们要注意阅读的时间、场合,因为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会有关于这方面的纪律要求。
三 重视读与写的能力
语文强调听说读写,课堂上我们主要在听,在说。那么高中阶段,考试的内容更广泛丰富,更侧重对能力的考查。我们看到,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试题中阅读的分值日渐增大。文言文阅读,社科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诗歌阅读等等,所以同学们现在开始就要对自己进行这方面的应试的训练,多投入一些时间与精力,多做相关的习题。除了学校的材料之外,还可以去书店找一些相关的复习资料或向你的任课老师请教。面对高考,这是我们不得不做的选择。
写的能力,主要是写作,以后我们会进行相关的训练。这里要强调的是学们的书写,最基本的要求是卷面工整,尤其现在的电子阅卷,对这方面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同学们一定要练好字,你每天要抽出一些时间,哪怕是课间,中午或者是做题的间隙,要坚持临字帖,三年的时间,坚持下来,肯定会有效果。
四、 要有信心 要多用心
老师讲的内容用心听,做生活的有心人,做阅读的有心人,每一次考试下来,都要认真分析自己得分失分的原因。
当年,有同学从《语文报》上看到一个句式“我不想说……,我不想说……,我不想说……,这里我只想说说……”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作文竞赛中,他想方设法把它用了上去,作文获奖,语文老师对这个句子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就是语言敏感吧。
再比如,大街上两个人骑自行车相撞,引起争吵。有两个同学从此经过,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日见两个人吵架,甚是无聊,其它无事。”另一个同学则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早晨骑车上学,路边一个地方,密密麻麻围了一群人,摆出了一个不很规则的圆圈。在圆心位置,站着两位同胞,一只手握着自行车把,另一只手指着对方大骂。原来是两位同胞撞了车子,引起一场口舌之战。其实,这是小事一桩,并没有什么争吵的价值,连班也不上了,围成这不大不小的圈,更何况中国人常言‘寸金寸光阴’。这就是生活中的一个怪圈。”
在高中阶段,同学们学习语文,会遇到很多的困惑:我很用功,为什么成绩不提高?我的初中语文很好,为什么到了高中成绩平平?为什么会觉得语文很乏味?
我要说的是初中高中语文学习确实发生了一定变化,成绩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工,我们只有努力坚持,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最后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文学大家欧阳修常常是利用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学习,清人郑板桥则是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时间来学习。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谈到做学问的三境界:第一层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层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层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意思是由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到最终的顿悟。这里也祝同学们最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