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与国家》阅读答案及解析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以其内容的科学性、结构的条理性、语言的简明性,成为中考阅读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篇《围棋与国家》阅读答案及解析是由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围棋与国家
①围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一项哲理深奥、能给人以智慧启迪的竞技游戏(a )围棋黑白二子象征日月阴阳昼夜;圆形棋子象征天象、苍穹(b)所有棋子既无大小(c)又无分工,性能相同,地位相等,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d)棋盘四角可比地象四方;棋局搏杀,沧海桑田;棋盘胜负,世事纷争;诸如此类种种,皆可拟世事,让人自己去悟道,去品世。
②那么棋迷为什么会喜欢围棋,并且如痴如醉呢?
③首先,毫无疑问,围棋与象棋相比,更高一个档次,属于高智商的贵族运动。棋盘上的争斗是对局双方智慧的较量。围棋的变化比象棋更为复杂,正方形棋盘上横竖都是19路格子,共有19×19=361个交叉点,理论上讲就会有3的361次方那么多可能的变化,实际上围棋可能是没有办法穷尽的。一局棋的进程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就为对局的双方通过各种招法来揭示围棋特有的规律,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时间。世事如棋局局新,下棋的乐趣之一就在于局面的变幻莫测,好比一个数学家面对一个含有多变量的难题,每次探究都有新意,每一局棋都是智慧的较量。
④其次,围棋可以启发人生智慧。围棋的道理,有些是生活的隐喻,完全可以用到生活中。比如中国古代有个《围棋十诀》,说是做人的道理,也不勉强,例如:不得贪胜,入界宜缓,舍小就大,逢危须弃,动须相应等。对于棋局形势的判断,不可主观、武断和想当然,任何盲目地乐观或悲观都是不可取的。对局者需要冷静、周密地调查研究,对全局的形势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在双方的棋都没有明确生死的情况下,经常会看见两块棋对杀,就要看谁的气长,哪怕谁差了一口气,也就会被杀。人不能在自己做的任何学习、工作中差一口气,往往就是差这一口气,结果就是功败垂成。当然,一块本来可以活的棋,由于你的疏忽,被对手偷袭,你应对不当,也会不幸由生入死,这样你会遗憾莫名。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很多大风大浪走过来的,在沟里翻船的不在少数。只是人生你不能中盘认输,更没有重新开局的!
⑤最后, 。一方面,下围棋讲究礼仪。第一手棋应该下在棋盘的右上角,把方便对方下棋的左上角留给对方,以示尊重对手。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应该讲文明、有礼貌,尊重他人。做为晚辈或棋力低的一方,在对局的前后都应该主动地整理棋具。这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是把自己摆到了谦虚好学的位置。另一方面,下围棋讲究安静地搏杀。下围棋时不宜把棋子摔的啪啪乱响,呼喝喧闹。下棋时,默不作声,仅靠一只手的中指、食指,运筹棋子来斗智、斗勇。其落子节奏的变化、放布棋子的力量大小等都可反映出当局者的心智情况,如同在棋局中以手语交谈一般,故围棋又称“手谈”。从文化角度而言,下围棋不是让人去争胜负的,而是去取势,去求常,去悟道。
12.在第①段中的四个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标点。(2分)
13.联系上下文内容,在第⑤段开头填上合适的语句。(2分)
14.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一个“烂柯”的围棋典故,请结合典故内容,说明它体现了围棋这种活动的什么特点。(3分)
15.下围棋与作战道理相通。阅读下面《曹刿论战》的节选文段,用上文第④段中介绍的内容来解释鲁国最终以弱胜强,战胜齐国的原因。(4分,120字左右)
【链接材料】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围棋与国家》阅读参考答案:
12.(每空0.5分,共2分)(a)。 (b); (c), (d);
13.(2分)围棋可以很好地锤炼一个人的修养。(或:围棋表现了文人雅士的风范。)
14. (3分) “到乡翻似烂柯人”中有“烂柯”典故,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这个典故说明围棋的一个特点:一局棋的进程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
15.(4分)示例:①善于把握战机。选择“齐人三鼓”时进攻,这样做与围棋讲究“不得贪胜,入界宜缓”相通,因为任何盲目地乐观或悲观都是不可取的。②调查研究。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样与围棋讲究“对局者需要冷静、周密地调查研究”一样,只有通过车辙了解真实敌情,才能放心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