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本框内容是对第一框内容的延续,第一框是从原理的角度说明世界永恒发展的,而本框则是从方法论角度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让学生领悟发展的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本框内容主要分了两目。第一目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重点要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懂得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事物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还要懂得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第二目是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着眼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的积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还要抓住机遇,果断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发展。
二、学生分析
学生此前已学过唯物论的基本知识,和辩证法部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本课作为前一节课的方法论,学生学习本课有一定的延续性。此部分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学习将有一定的兴趣;联系的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这对初学哲学,对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关系不是很明确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高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设疑问难,循序渐进,用丰富而生动的现实材料来引出和论证相关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精神,课前准备充分,课上组织讨论,提高认识,并将思想认识内化,避免空洞说教和简单灌输。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性思维方式。
3、运用: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它们的区别,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会运用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及综合性思维方式等知识点的思路与方法。
2、采用“三个一”授课思路,即教师善于挖掘课程资源,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准备一个学习提纲、找一则时政或事实素材、提一个疑难问题,教师紧扣此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进行授课的教学思路。
3、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引领学生培养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的能力,以及培养集体主义的意识与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2、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是这一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终落脚点。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展示文字材料 : 2012年6月,财政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2、播放视频材料: 《新能源汽车,看上去很美》
合肥成为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一年来,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记者采访电动公交车乘用者及电动车私家车主,人们在对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运行平稳,无躁声优点认可的同时,也对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呈观望与期待的态度。
那么,新能源汽车能否战胜传统汽车成为车市主流呢?我们现场来辩一辩,
组织一场课堂辩论赛。
辩一辩:正方:新能源汽车能取代传统汽车;
反方:新能源汽车不能取代传统能源汽车。
操作流程:
①组织辩论赛
公布辩题,分组,选出正反方辩手,辩手在本组收集辩论观点及资料做准备。主持人介绍辩论赛分为三部分,第一阶段:双方陈述各自观点 ,第二阶段:自由辩论,第三阶段:陈词总结,每位辩论的同学发言时间一分钟。宣布比赛开始。
正方学生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和传统能源汽车的一些缺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运行平稳,无躁声,政府现在也很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而传统能源汽车高油耗,高污染等。
反方学生组围绕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传统能源汽车目前占据的优势进行分析,比如,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汽车动力不强,性能不好,车的款型也少,目前的配套设施不多,充电等很不方便;可传统汽车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各方面很完善,等等。
②老师点评正反方的表现并总结升华
引导学生分析出新能源汽车是新事物,传统高污染高消耗的汽车是旧事物,从而明确新旧事物的含义和判断标准;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得出结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同时分析当前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问题和传统汽车存在的优势,引导学生明确,新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从而得出结论,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能源汽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现场调查:假如你买汽车,会选择哪一种?
学生各抒己见,纷纷论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适时的总结,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引导学生热情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同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树立这样的观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④问题探究:从自然科技领域到社会历史领域,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对我们生活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联系实际,理解哲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从而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的接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⑤感悟升华:配乐诗歌欣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
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既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通过一篇很熟悉的诗,让学生领会哲学就在身边,来自于生活,又指导生活,进一步让学生感悟自己正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人生路上难免遇到挫折,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情境设置(一):观察与思考
选出优秀辩手,进行颁奖——气球。由优秀辩手当堂演示吹气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气球发生的变化,思考气球的爆炸是不是突如其来的?
直观、形象,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体验,初步感知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并初步明确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过渡:就像气球的爆破不是突入其来的,它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其实,一个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也需要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现在,我们把目光投向2011年备受媒体关注的运动员——王濛!王濛八岁开始练习滑冰,由一名普通运动员成长为世界冠军,与邓亚萍、王楠、张怡宁、伏明霞、郭晶晶并列成为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特别是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一人独得3枚金牌,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情境设置(二)
1、观看视频:王濛在冬奥会夺冠场景《怒放的生命》
多少次跌倒在路上,多少词次折断翅膀,多年的艰苦训练,成就今天的多金王!!让我们一起走进王濛,解读王濛夺冠的秘密。
问题探究:
(1) 多少次跌倒在路上,多少次折断翅膀……王濛的成功取决于什么因素?这说明了什么哲理?
(2)已经是三连冠的王濛有没有就此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3) 王濛的夺冠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操作流程:
①学生自主探究,合作释疑。
一组合作探究第一个问题,分析王濛的成功不是一日之功,而是多年来点滴积累的结果,没有多年的艰苦训练,就没有王濛的今天。
二组合作探究第二个问题,如今站在短道速滑顶端的王濛没有就此停止自己的脚步,王濛在保加利亚世锦赛又获得双料冠军。
三组、四组同学探究第三个问题,由对王濛事例的分析联想到个人的成长历程,谈谈对自己的启示。
②学生展示合作成果,教师引领提炼。
在第一问中,学生通过对王濛成功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通过第二问王濛下一步目标的分析,引导学生明确量变到质变并不意味着事物发展的终结,而要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由此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问由王濛的成功,谈谈对自己的启发,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又要不失时机地捉住机遇,促进质变,推进事物发展。
2、文字材料:《漫长回归路》
王濛因“青岛斗殴门” 事件被取消国家短道速滑队队员资格,取消参加国际、国内比赛资格。
此后王濛只身前往加拿大接受训练,11月5日返回黑龙江省队继续训练,积极做着复出准备。但是,25日国家体育总局冬管中心公布了参加世界杯日本站和上海站的名单,备受关注的王濛榜上无名,这意味着王濛将无缘明年1月在吉林省进行的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年内恐怕复出无望。
冬管中心相关人士向记
者表示,王濛将来要想重返国家队,继而重返世界短道速滑的巅峰水平,必须付出相当艰苦的努力,如果王濛能通过刻苦训练,找回昔日的状态,那么国家队将来肯定会给她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
王濛漫长的回归路,又让你感受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得出结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但是并不是只要有量变就发生质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捉住机会,促进质变,推进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回归路是漫长的。
本课小结:
从整体上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即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以上两点又分别讲述了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等知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知识点总结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如果具体一点的话,要看材料中能否体现因果联系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一定先把普遍联系的观点答上。可以说,联系的观点在解题时是最常用的观点,但切忌乱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联系,反对两种错误观点:(1)用虚构的主观联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2)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取消本来存在的联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联系无法改变(尽管规律性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注意:关于联系的观点经常考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沙漠化、沙尘暴、气候变暖、退耕还林、退田还草等热点问题。在回答时可以和唯物论部分的尊重规律、认识论部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等问题相联系。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首先要搞清发展的实质,然后答出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三个要点:(1)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3)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其中第三个观点与现实结合更为紧密。
3、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源泉、根本动力,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注意:入世、扩大内需政策、改革开放、下岗职工转变再就业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均可与此要点相结合。
4、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质变更重要)。要求我们(1)坚持适度原则;(2)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3)重视量的积累。
注意:上述三点分开考查的概率较大。要特别注意“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
5、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三点理由略),但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三点理由略)。要求我们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注意:凡是不容易做成的事情都要联系此要点,比如入世、申奥等的艰辛。既然不容易做成的事情往往也是需要经过长期量的积累的事情。这样4和5两个道理思考时就可以统一起来了。
6、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7、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学会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9、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10、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看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