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
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分析: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人人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能力目标
①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从而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②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②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信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③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重 点]
①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难 点]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手段]
以课件为链接形式。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全班预习,并分成4个小组,分别探究4个主题,做到简明扼要,实事求是,用简易的课件形式汇报交流:
①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的主要内容;
②探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主要内容;
③为什么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④中学生如何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互动复习: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探究导入:
通过展示本框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欢腾的中华世纪坛”,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世纪坛熊熊的圣火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之火越燃越旺。那么,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呢?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板书)
(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板书)
启发迁移:
1、中华民族精神是怎样形成、发展和丰富的?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总是随时代的变化而推陈出新,丰富和充实着自身的内涵。
从中国历史上看,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就已基本形成。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各族人民经过不断充实、发展和创新,逐渐成为一种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最强大力量。
2、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探究交流:
第一组学生展示课外探究成果,教师适时以历史背景知识引导:
井冈山精神的主要内容: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容: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红岩精神的主要内容: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敢于胜利,艰苦创业。
西柏坡精神的主要内容: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启发拓展:
想一想:联系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等,谈谈继承革命传统对民族精神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革命传统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精神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②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探究交流:
第二组学生展示课外探究成果,教师适时以历史背景知识引导:
大庆精神的主要内容: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的精神,讲求科学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雷锋精神的主要内容:“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两弹一星”精神的主要内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抗洪精神的主要内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抗击“非典”精神的主要内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同舟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载人航天精神的主要内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启发拓展:
议一议: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具有那些共同的内涵?结合时代背景,就其中一种精神说明它的时代意义?
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精神财富,也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巨大动力,要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板书)
为什么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探究交流:
第三组学生展示交流课外探究成果,教师进行简要归纳: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①它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它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它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三)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板书)
必要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重要性: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中学生如何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探究拓展:
第四组学生展示交流课外探究成果,教师结合实际归纳拓展:
一是立足学习,重在实践,贵在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二是发挥“主心骨”的核心作用。
三是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四是充分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
探究活动:
毛泽东“今天是进京‘赶考’……”同胡锦涛来到西柏坡学习,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启发总结:
这节课,我们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同时,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一步理解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我们坚信,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练习巩固:
辩一辩:你赞成那种观点,阐述你的观点?
观点一: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中心,弘扬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
观点二: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弘扬民族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①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经济建设与其他各方面的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②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③民族精神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了解、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分析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一、说教材分析
【内容和地位】
本框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的内容。共包括三目:薪火相传,越燃越旺;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三个方面,容量较大。本框内容是围绕中华民族精神这个核心展开的,既是作为上一框题知识的拓展延伸,又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地位十分重要。
根据教材内容、地位的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要识记并感悟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懂得人人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知识目标通过学案的方式细化、梳理)
2、能力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经过一堂课的学习之后,学生们要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同学的爱国热
情,引导他们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和义务,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将渗透在全过程中)
二、说学情了解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本课的授课对象时高二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思维普遍活跃,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但他们又往往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所以,从教材和学生这两个角度出发,我认为本框的【重点】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把它确定为重点呢?主要是基于这些事例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概念又较为抽象,学生容易犯迷糊。)
【难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该为什么要把它又确定为难点呢?主要是基于该知识理论性强,思考范围较大,角度多变,是学生思维的困惑区)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我们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逻辑思维的学科,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也就要求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方法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辨清疑点,更好的完成本框的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采取了讲授法、案例法、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以此来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要由“学会”向“会学”转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等学习方法对知识点进行巩固理解。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依据:教法服务于学法,学法又丰富教法。学生在品味、体验、感悟中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维主线”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格局。)
四、说教学流程
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来,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构建知识,激发情感,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在课堂一开始,我们一起重温毛泽东《长征》,感受一下光芒四射的长征精神。(出示长征图片,播放歌曲《长征》)并提出话题:是什么让这支部队一次次从近乎毁灭的打击中转危为安?是中华的民族精神,是长征精神。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乃是最好的老师。导入之后,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得到了激发,那么在此基础上,教材的重点如何落实呢?下面开始正式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所谓“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一)收集资料-----感知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丰富和发展
在处理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的这个知识点时,提前布置前置作业,让同学们回去收集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的素材,并在课堂上分享各自收集的资料。在学生们在分享、讨论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体现,从而进一步理解何为薪火相传,越燃越旺。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课堂中变大,课堂在学生中变活。
(二)案例教学-----突破重难点
随着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进一步理解,学生的思维达到了一定的兴奋、活跃,为我们接下来研究民族精神的意义奠定了基础。该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并且问题理论性较强,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且角度灵活,因此在这里我选取了一些案例来帮助说明这一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意义,从而引领学生体味教材,感受生活。
(三)学以致用-------从我做起
懂得了道理,还要用行动来证明。本堂课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民族精神的重要,那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家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需要民族精神的支撑。而青年是祖国的希望,要倡议同学们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争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传递社会正能量,让整堂课的主旋律得到升华
【知识总结】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那么在一堂课的知识讲解之后,我会让学生们根据板书来进行知识总结,让学生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结构、逻辑关系,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尽快的转化为自己的认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我给同学们布置了课后作业,让他们各自准备一个项目以体现民族精神。(项目形式是:或作文、书画;或剪纸、或歌曲小品)……让同学们用实际行动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让我们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整个教学环节,巧用多媒体资源营造了“情意融融”的课堂氛围,在学生、教师、课本的对话中,落实了“三维目标”,彰显了同学们的个性,达到了“以情感人、以情励行”的教学效果。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评委老师!
看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