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的高考原文内容3篇
算起来,从1977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教育工作,强烈要求恢复全国高考,至今已36个年头了。每年,都有几百乃至上千万莘莘学子怀揣着梦想走进考场,就仅仅几个小时时间,三尺案牍,展几页素卷,秉十几年学业,凝瞬间思索,定一生前程,想起来,这是何等的残酷!不过,随着这几年大学不断扩招,录取率也随之扩大,听说今年就有四分之三的录取率,想来,心也倒释怀……
36年前,我参加了第一届高考,那年的录取率据说是4.7﹪,我就没那么幸运,被挡在了大学校门外,广阔天地,扛一把锄头,继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我是74年高中毕业来到农村当了一名知青,那些年,说实话,虽说是一名高中生,其实知识很浅薄。学工学农学军,加上各种运动,一年里,能安下心来读书的时间并不多。我记得,高中毕业时,我有几门课的书籍都还是崭新的,有的书就断断续续跳跃着学了几十页。“读书无用论”那时充斥着每个人的思想。下农村后,锄田耕地之余,大把的时间觉得虚度可惜,于是又捡起了书本。不过,这时我读的不全是课本,而是在朋友、同学之间搜罗来的很多文学读本:《四游记》(东游记、西游记、南游记、北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千零一夜》等等等等,都是这时饥不择食读来的。知青之间流行的手抄本,大部分我都看过,而且自己还手抄了七八本;读书笔记、好诗好词也辑录不少。知青组从第一天起,我就订购了《参考消息》报纸。闲来我也附庸风雅、响应朋友之约及农村学校和村民约请,吟诗作词、写歌谱曲、编舞演奏、绘画肖像。一只二十五瓦的灯泡,伴我农村几年光阴。76年,就在我当兵梦最后破灭后,我下决心要上大学。此事得到了大队支书的支持。那时上大学,只要基层推荐,基本就能决定。然而,77年8月,邓小平恢复工作后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座谈会,当场拍板,决定恢复因__中断十年的高等教育考试制度。此消息大概同年十月才公布,一个月后,也就是当年冬天岁末,考试就要在全国展开。
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复习虽说是短暂的,但我的热情却是很高的。这时,县城高中也免费办起了补习班。记得第一次去听课,哇,那个人山人海,一个大礼堂里里外外只有用“水泄不通”来形容。原只想第一次恢复高考,报名的人不会多,谁知,经过十年__,对知识渴望的知识青年竟如此汹涌。而且更奇怪的是,大家的专注度更是高的出奇:老师在主席台上讲课,台下鸦雀无声。有的抬头专注地听;有的埋头不停地记;窗外听者静静地竖起耳朵;门口倚者深深地思索……
那是个没有掌声的舞台,老师讲完走出礼堂,听者仍在沙沙笔耕;那是个没有约定的聚会,每天此时,四面八方的青年人自觉来此相会;那是个虔诚再虔诚的场所,他们不用祷告上帝祈福,只是渴望拥有知识回报社会,渴望青春不再迷茫!
考试终于来临。12月的某一天,天气不太冷,好像有点雨丝,大家纷纷扬扬地随着雨丝飘到了考场。还是熟悉的教室,还是熟悉的课桌,还是熟悉的老师,还是熟悉的同学。一支笔,几张素卷,空空的大脑,饥饿的肚腹……
鸟在窗外啁啾,风儿在轻轻地吹,枯树开始返青……好像冬天还没过去,这大地怎么就有了春的迹象?
两天,四门课,考的是成绩,考验的是人生!
二O一三年六月 西安
散文我的高考原文内容:我的高考又到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时候了。多年前,我曾经历过这样一次考试。十年寒窗,经过两天的痛苦煎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和铭刻终生的遗憾。
和大多数贫苦孩子一样,我们注定只有通过叩开大学之门,才能走出贫困,并带给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余生的幸福。我记得我的父亲这样告诉我:“我给予不了你们什么,但是你们遇上了一个重视知识的好时代。”父亲一生遭遇的不幸很多,有过改变命运的机遇,但都屈服在那个知识和物质同样匮乏,却无视这种匮乏事实的时代。父亲对我的期望最高,不是因为他对我们兄弟三人有所偏顾,而是我表现出的天分和个性,让他联想到年轻时的自己。在家庭出现重大困难的年代,父亲也是基于此而选择让老大辍学撑起整个家庭。他说,老三宁折不屈的个性会让他在今后的人生中吃尽苦头,如果连自身资本都没有,他的一生也就毁了。
为了改变命运,给自己积累足够的知识资本,我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艰辛。以至于整个中学时代,我的成绩始终名列全校前茅,这让我的家人尤其是父亲倍感欣慰,也成了这个家庭在人前唯一值得说道的谈资。父亲在这样的时期给我定下了人生的起步目标:中国人民大学。这是父亲梦的移植,也是父亲对我努力地肯定和给我施加的压力。
高三的第一次全市摸底检测,我以638分的高分(总分750),位列全市文科前十。这在我们这样一所普通中学,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从班主任到校长,都将我视为学校生源振兴的希望。我记得当年校长拍板,免除了我拖欠的学费,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荣誉带来的实惠,也看到了父亲久违的释怀微笑。第二天,父亲送给我一盒当时最流行的学生保健品“三勒浆”,他愉快的眼神告诉我,这是对我的一种补偿和奖励。
第二次是年级检测。我的同学们都付出了努力和智慧,不论是长期地挑灯夜读,还是考前的临阵磨刀,都给他们带来了分数的增长,和缩小了与我的差距。我感到了不安,对失败有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因为失败将意味着我会失去,失去父亲的信任,学校的期望和自己唯一值得炫耀的资本。起初,我不断地自我加压,拼命地做题、背书,废寝忘食,恨不得一天当两天用。但是我没有感觉到自己在提高,反而遇到了更多同学能够解答而自己无能为力的难题,这些让我感到痛苦和绝望。由于长期的压抑和营养不良,我在第一学期的最后一次摸底测试结束后病倒了。天公不作美,戏谑有心人。我期待一次突破性的高分能让自己心情愉快,以便自己尽快好转、省去家庭不必要的开支。而事实上我却获得了一学期来的最低分,排在了年级的五名之后。这样的晴天霹雳,让我整个春节都闷闷不乐。
当时,老大从广东打工回家过年,父亲特意下厨,做了我们平时最爱吃的猪蹄炖藕。父亲夹起一支肥硕的蹄子给老大,老大又夹给我,说,老三最辛苦,都读得病怏怏了。我看到父亲的眼神飘忽,我想那是不满和愧疚。我想哭,但不敢。
等病好了,春节过了,老大背起行包,又要南下为我积攒学费了。父亲让我送他。在去火车站的路上,我们没有什么言语,看着车外嗖嗖倒退消逝的风景,有些伤感。到了火车站,我第一次见证了老百姓求生的艰辛,小小的广场容纳了数万人,购票的队伍排了数里;有的衣衫褴褛,目光呆滞;有的扛着大包小包,携着一家老小;有的干脆席地而坐,啃起两块馒头当一天的口粮。车站为了管理,将这些人用钢制的栅栏隔成一道道,因而,就算购票窗口近在眼前,也要排上数小时。我看着老大挤进人群,矮小的身材迅速消失在人海中。我就站在远处巴望着售票口,内心焦躁不安。直到日落西山,老大从人群中冒出来,一只脚耷拉着一只皮鞋,另一只脚只剩下脏兮兮的袜子。老大乐呵呵地说,老三,买到了,马上要走了!我憋不住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老大劝我,别哭,以后你上了大学,就不会像我们这样,我也能沾你的光坐飞机了。
马上开始最后的冲刺。但是我的成绩不稳定,父亲的脸也变化不定,我的情绪就更加糟糕了。不过,好在我的班主任及时和我谈心,给我打气,她说,你是这所学校最有潜力的学生,高考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足够自信。我脆弱的自信又一次回升,最后的一次摸底测试,我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我记得当时《语文》最后是命题作文《我有一个梦想》,我说我带上我的家人坐飞机。
世事常变,尤其是对心智不坚定地人来说,在遭遇人生拐点时,多半会因内心的脆弱和过分的自我加压而失败。我的高考最终也是这样的结局。在两天的煎熬里,我的内心惶恐不安,很多深刻脑海的记忆荡然无存。后来进了一所二流大学,怀揣着满腹的郁闷,感叹时运不济,浑浑噩噩地过了四年。毕业后,满世界地找工作,却不断地遭遇非名校不录取的尴尬。倒是在不断地失败中,逐渐变得坚强,对得失变得淡然。随后,在人生的一次次“高考”中,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我要告诉即将经历和正在经历高考的孩子:我们改变不了高考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模式,但人生不止一次“高考”,无须太注重每一次的得失。跌倒了,爬起来继续!
散文我的高考原文内容:关于我的高考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一个久不联系的朋友打来电话,简单祝贺了一句,然后淡淡地道:" 说说你的高考吧。”我先是一愣,随后便从心底生出一股感动。这是我等通知书这段提心吊胆的日子听到的最入心的一句话了。
高考那两天,一走出考场,班主任便满目热情地问“考得还不错吧?题目怎么样?估计可以考几分……”考完回到家后,更是好几张嘴问这样的问题。成绩公布之后,那就更热闹了,几乎每个与我熟识的人都会问一句"能上哪所大学?”这样的一个接一个连续的问号没完没了地敲击着我,简直要把人逼疯。可我终究是没疯,所以我还是得照顾着自己也照顾着他们,小心翼翼地答道“还行。”
现在,一切问题都水落石出了,朋友这样的一句话似乎说得有些不合时宜,但却正中我心意!高考结束的两个月来,心里酸甜苦辣的都一直在憋着,熬着。熬到现在,被朋友这样的一句话一点,心里那些个乱七八糟的如同一盆浓厚的火锅,嘟嘟地翻滚着。
教室里高考倒计时是从距高考200天开始的。当然,众所周知的,我们的高考其实是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而且我也知道,我们的高考也并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它很厉害,两天的时间,四份试卷,三位数字,就影响了我们的一辈子。
我的失眠也是从距高考200天开始的。夜晚,我总是听到她们按手机发出的很钝的声音,然后,就听到我的手表“嗒”、“嗒”、“嗒”,时间走过的声音,再之后,便响起了她们各种酣睡的声音和模糊不清的呓语。最后我也终于入睡,开始进入我的另一个世界,我的梦。在梦里,我不断地考试,上各种乱七八糟的课,甚至继续当天未能解出的题。然而,梦只是朦胧的,我到底只有一个世界,也只有对付一个世界的精力,所以,在我的现实世界里我显得疲惫,无力。
从距高考200天到高考前全部的日子,我就没考过第一了。最初的时候,班主任也开导着,我也老想着,我想,下次,下次我一定考第一。然而,再考了一两次,我的手握起笔来就不停地抖了。班主任就对我说:“别老想考第一了,放松些吧。”我忘了我当时有没有放松,反正是哭了。
后面也忘记是距高考几天了,就知道写试卷,写完一张再一张,写惯了手也不抖了。但要命的,脑子出问题了,它罢工,不是发昏就是发痛,真可耻。随后,似乎连意志也沦陷了。那时,班上流行说,高考从1977到现在也有36年了,强烈建议教育部搞个36周年庆,本科分数线8折处理,考二本送一本体验券。那时候,都接近癫狂状态了吧,班上有人发疯,有人发情,有人发奋。我记不清我是“三发”中得哪一发了,反正好不到哪儿去。听试卷听腻了,看会儿《鬼吹灯》,又没考第一,就吼几句《想你的夜》,实在是颓废了就看部电影。高考前一天我在看《亚历山大帝国》,片子又长又无趣,那句“为自由而战!”倒是喊得挺大声。
高考那两天就和做梦一样,很不真实。只记得一堆人在公交车上喊几句很霸气的话,之后就哗啦哗啦一堆人又上了公交车。
他们都说高考那两天的伙食很不错,我却没了印象,营养餐我是没吞下几口的,大概是急的吧。
考完后很是热闹。
我回家被问的第一句话是“上得了一本吗?”第二句是“昨晚你干了些什么?”我仔细搜索着……干了些什么?实在没什么特殊行为,没干违法的事。“你和几个男生抱在一起!”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我在心里问自己,这很严重吗?“高考前你们班主任就和我说了,说你有一点苗头,为了你高考没说破你……”我心里想,这是秋后算账来了,那我是不是还得感谢有了高考你们才对我网开一面啊。当然,我只是心想,我什么都不敢说出来的,因为我是好学生,好学生一般是想得多,做得少。
这样的一件事最终在我的沉默中不了了之。他们认为我是默认也好心虚也罢,反正我是没资格再多说一句了。那时候我以为我完蛋了,我在他们心里头已经坏透了:谈恋爱啊,单相思啊,所以成绩就下降了。
那些天,我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咬着牙写小说,没日没夜地写,写累了睡,睡饱了写。就这样,差点要疯掉的时候,高考成绩要公布了。我一个人,木木地对着电视机,从第一频道按到最后一个频道,又按过去,几次反复之后,班主任来了电话,淡淡地告诉我,我是全班最高分……人生何处不狗血!
志愿填了,大学录了,心愿了了,气也吐了。如今再想高考,也是回味无穷,不仅是回味无穷,而且似乎上瘾了。考前我对语文老师说,我以后再也不背古文再也不背字音字形了,但之后不看书似乎又不自在了,又求虐般地找来《古诗词赏析》慢慢地读着,看到电视上有人读错音又下意识地想要纠正,自己不清楚的还去翻词典……这高考也真是叫人死去活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