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23高考和选考时间表
浙江2023高考和选考时间表
日期 | 考试科目 | 考试时间 | |
6月7日 | 上午 | 语文 | 09:00-11:30 |
下午 | 数学 | 15:00-17:00 | |
6月8日 | 上午 | 技术 | 09:00-10:30 |
下午 | 外语 | 15:00-17:00 | |
6月9日 | 上午 | 物理 | 08:00-09:30 |
思想政治 | 10:30-12:00 | ||
下午 | 化学 | 15:00-16:30 | |
6月10日 | 上午 | 历史 | 08:00-09:30 |
生物 | 10:30-12:00 | ||
下午 | 地理 | 15:00-16:30 |
高考期间考生的注意事项
一、考试当天应注意的事项
1、高考当天早些起床浏览一下备考笔记、重点公式、重点定理和熟语。
2、注意早餐的营养,不可有大的改变,最好与平常差不多。
3、前往考场应有一定的提前度(15~20分),以防路阻。
二、两科考试之间如何度过
1、要学会迅速遗忘上一门考试,并吸取教训,调整战略,千万不可后悔而不能自拔。
2、作好思维的转移,使思维在相关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上获得一段时间的预热。
3、注意休息与饮食。
三、应试要点
1、填涂好个人资料,特别是准考证号码和姓名号码要绝对准确,填写后需再查一遍。
2、浏览试卷,把握全面(相互联想,开阔解题思路,消除记忆阻滞),充分利用开考前的五分钟,分秒必争。
3、由于所有科目实行网上阅卷,保持卷面整洁尤其重要。
四、考试心态
1、坚持“我行,我能考好”,“虽然我有些紧张,别人也同样紧张,没什么可怕的!”“我不可能都会做,但一定要把会做的做对!”
2、考试全程都要确定“我易人易,我不大意;我难人难,我不畏难”的必胜信念,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高三生如何快速进入高考学习状态
一、自我调整
所谓的自我调整就是学生本身关于心态上的改变。在高一高二是时候,会觉得高三距离自己很遥远。并没有意识到高三来临,进入高考期的自己该用什么样的姿态进行面对。
所以学生应该自我暗示,或者每天睡前都强调一遍自己已经升入高三,不能再浑浑噩噩。这样的自我暗示会比家长或者老师每天在耳边唠叨效果要好得多。高三生不妨试一下,时间一长,就自然而然地有高三生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二、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就是有助于自己当前学习方面提升的计划书。将自己每天要学习的东西计划好。以免在想要学习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学什么,从哪学起。
有关学习计划指定的方法,就是根据别人的学习计划,慢慢总结。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调整,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不能直接引用别人的,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改变自身作息习惯
随着高三的临近,学生的早中晚自习会和高一高二之间产生差距。很多高三生的早晚自习会调的时间更加长一点。所以说学生的作息规律也要随着改变。睡觉时间不应该应该按照正常的时间计算了。很多同学会晚上熬夜进行学习,熬夜很正常,高三生很少有不熬夜的,除非是学习天才或者不爱学习。
人最合适的的睡眠时间在6-7个小时左右。所以说高三生在11-12点之内要进行休息。起床时间一般会在5-6点左右。有关午睡时间就要按照学校的安排了。学生最好不要太晚休息,因为这样会使你的身体机能下降。
四、家人不要对学生过度干预
家长对于高三的学生一定不要进行过多的干预和问候。很多学生虽然知道家长在关心自己,但是问多了还是会感到烦躁。
家长如果想要关心学生,可以从学生平时的语言,动作,表情中观察。如果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再进行询问。最好可以趁机的开导一下学生,但是不要一副说教的嘴脸。因为这样真的会使学生增加学习压力。最长也就一年时间,家长们尽量不要对学生进行刺激。
高三学子应该如何备战高考
1、巩固知识
到了高三以后,基本是不会学习到新的内容的了,所以现阶段要做的是扫除知识结构中的一些知识障碍,把高中三年学过的知识考点知识连接成线,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
2、归纳总结
把高中学过的必修和选修的课本全部找出来,把每个科目的重点知识都归纳总结好,然后结合参考书和历年高考大纲,标注出一些常考的、易见的重点考点。
3、查漏补缺
高三这个阶段基本就是对各个科目以前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深度强化,然后再把不会的题目攻破,对错题进行改正,就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
4、学会反思
以上所述的是高考成功的一个秘诀,但是除了这些还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反思,反思一下自己如今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是否相符现阶段的备考,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改正自己备考时出现的一些错误。
5、拓展知识
在备考的时候除了从课本上学到知识外,我们还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毕竟像语文、英语等科目都是有阅读题的,这些题目都是课外知识,所以我们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6、劳逸结合
在高三这个阶段,我们不能一味的盲目进行复习,要须知物极必反的道理。在复习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放松,要做到劳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