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话题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最能体现考生对语言文学的掌握和运用,体现考生的逻辑思维,体系架构。因此优秀的作文不仅能让判卷老师眼前一亮,还能让自己得高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素质话题高考作文,欢迎阅读!
素质话题高考作文(篇1)
从100分降到98分,当事者由受奖赏沦为遭惩罚;从55分升到61分,当事者由遭惩罚荣升受奖赏——微小的数字变化所招致的却是截然相反的对待。漫画描绘的虽然只是小学生考试后的“待遇”,所反映的现象其实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均普遍存在:那就是我们总是简单粗暴地根据看似一目了然,实际上可能什么也说明不了的数字来做出不理性评判。
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教育理念,试卷上的数字能评价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吗?一次考试落后就活该挨打挨骂挨歧视吗?一次考试进步就必须得夸得奖得实惠吗?现实好像就是这样,而且大家都觉得合情合理,太多家长、不少老师、许多领导也正是这样对待“孩子”的。
考试评分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概难以明晓,我国古代科举制选拔人才时,用评分来区分优劣高下,这是简单直观、节省实用的办法。考试评分无疑对后来的教育和评价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的各种招员考试、考研考博,高考、中考,乃至期考、月考、周考等等。以至于人们针对学校教育总结出“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话是对当前学校教育的讽刺与批判——考试只看分数,评优评奖只看分数、甚至于评助学金也只看分数。教育、评价过程中,激励机制当然是不容否定的,可惜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学校、我们的领导往往简单粗暴“极致化”运用。忽视比分数更重要的思想、道德、情感、人格,更不要说关注学生的人格自尊、个性能力、情感需求、情趣爱好!
中国的家长们当然深受这种评价理念的影响,原因是简单直观,数字可以精确到小数,一目了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自然是家长们的真实心愿,为孩子进步而欢欣高兴理所当然,因孩子落后而焦虑狂躁也在所难免。然而图省事的家长们并不认真思考,也不做比较分析。其实由于不同考试的试题难易度、适应性不同,试卷上看似确确切切的“数字”并不能反映水平变化,更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所以奖赏的唇印和惩戒的掌印都只能释放施教者的欢喜和愤怒,并不是正确的评价、有效的激励,不利于受教者的成长和发展。
网络上有人列举了两组名单。第一组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郎: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第二组全是清朝的落第秀才: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 袁世凯。偏偏历史和人们开了个大玩笑:高分中榜的状元郎们到后来平平淡淡、碌碌无为,被历史和人们渐渐遗忘。而落第秀才们或成为影响深远的大思想家,或成为千古不朽的文学家,或成为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领袖,或成为经时济世的一代枭雄。
看到这些,我们真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试卷上的数字不能评价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一次考试落后不该挨打挨骂挨歧视,一次考试进步也不必得夸得奖得实惠。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来了,我们确实很难找到比“数字”更简捷、更服众的选拔方法,可是大家要明白,这只是便于选拔而已,未必适用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评价。仿照流行话来说,教育方式和评价要看数字,关键更要看素质!
素质话题高考作文(篇2)
《弟子规》有云:“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看来
圣人自古就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要谨言诚信,要爱护民众,要平和仁爱,如果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知识。可是现代人好像把顺序搞反了,把书本知识看得比素质
教育重要得多。至此,我不禁就问了:素质,你去哪了?
坚固的现代公路上,一位女婴已奄
奄一息,等待她的只有死亡。十多个行人、司机的视若无睹让我心寒,中国人这是怎么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冷漠无情了?素质,你去哪了?陈贤妹是我不想看到的
十分之一的希望。道德素质同经济水平、国防科技一样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准之一啊,为什么大家就把它弃掷一边不理不睬呢?
医
疗设备完善的现代大医院里,一位老人指着救了他的人说道:“就是他把我撞倒的。”我的心随着“英雄”的心碎了。“人间正道是沧桑。”为什么要让英雄流血又
流泪呢?当“英雄”落寞地走出法庭时,他说:“我再也不想当好人了。”世道已经把好人逼成了一个无血无肉的行尸了吗?素质,你去哪了?难道要让我在那个悲
伤的背影中寻找吗?
于是有人跳出来大叫:“你只会推翻,不会建立。有能力的话,你教
教我们啊!”诚然,我不是个有能力的人,说句空话,那便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像郭明义只是“顺手”献血挽救他人生命,就像吴斌只是“顺手”把车停稳在路
边,就像张丽莉只是“顺手”把两个学生从车轮下推开。于是该人又跳出来大叫:“那些事我们不一定遇得到啊!”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好事无所谓大
小。把一个乱弃于地的饮料瓶扔进垃圾桶难道不是做好事吗?于是该人不再跳出来大叫,我想他应该是去做好事了。
素质,你去哪了?我想,在未来我再也不必寻找,因为抬首便是。
最后讲个故事,聊作结尾吧。在台北的商场中,有句标语“内有监控”,你们猜,下半句是什么?
“请时刻保持微笑!”
素质话题高考作文(篇3)
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曾经读过意大利诗人但丁说的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句话让我明白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也感觉到道德的重要性。
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小事做起,有一句话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星期天的时候,我乘公交车回家。车至中途,车厢内已座无虚席。此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靠近车门的一位叔叔忙热情地站起来让座,只见老爷爷说了一句谢谢后,径直坐下,随后他们就聊起了天。我在他们的对话中听出了老爷爷今年85岁了是退休的老干部,叔叔是政府某各部门的主管……
叔叔主动给年事已高的老爷爷让座,固然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我总觉得在「理所」与「当然」之间,而「谢谢」这两个字却搭建了一座心灵的桥梁。付出,不一定渴望得到回报,但人人都希望得到认可,大至社会的认可,小到一个人的认可。就如那位老爷爷对叔叔说上一句感谢的话,叔叔心里就感到一种付出的快乐!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精神,这种品质。
这件事让我感触非常大,我有时在反省自己,是不是该在父母有生之年,多为他们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给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妈妈捧上一杯茶,为学习困难的同学解答一个疑难问题,在公交车上主动为年迈的老人让座,见到纸屑弯腰捡起等,其实做这些小事并不难,只要我们有这个好的思想,还要付出行动,我们就会成为有道德的好少年。
古往今来,沧海桑田。虽然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没有削减,反而与日俱增。我们全国人民都十分重视道德建设,特别是学校,你瞧这学期我们学校不就开展了两次道德建设的活动。人们常说: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从大家开始,从社会开始,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
素质话题高考作文(篇4)
道德是金,令古今中外无数之人为之追求不懈。但尽管是金,却也有三流九等之分。
美好的道德是真金,历经万火锤炼仍不改其灿烂辉煌。败坏的道德要么是污浊不堪的砂石土砾,要么,即使伪装的再好也仅能成为表面挂有一层浮金的仿冒品,只经一火便足以显其不得入大雅之堂的本质。正可谓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美好的道德,让人一生受用不尽。它可以让人本身变得更加完美,可以让别人对你赞不决口,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更多的人的命运,使之奔向更加美好明媚的未来,可以造福一方的人民,可以让人名留史册,接受万人的百世颂传,可以……这真金的光芒,不仅照亮了你自己,也照亮了别人前进的道路。甚至,它可以照亮历史的一片天空。
《将相和》中蔺相如的谦让、大度、有错必改等美好的道德不就照亮了历史的一片天空么?道德,美好的道德,这真金,它们所散射出的金色的圣光改变了许多的不美好,也使美好变得更加辉煌。
而败坏的道德它可以让你失去朋友的支持,失去亲人的信赖,甚至让你自己也迷失前进的方向。这样的危害,小则害人害已,大则可以祸国殃民,威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那些为了一己之私而卖国求荣的奸贼就是绝好的例子,他们造成的危害是多么的巨大!
上天并不仅仅赠予了我们“真金”或是“假金”,它赠予我们的是道德,有美好亦有丑恶。我相信,上天做了如此的安排定是希望我们在这滚滚红尘当中用美好的道德感化他人,洁净自己。也用别人的美好道德来消除我们自身道德的恶劣一面。让我们自身同这个世界一起变得更加完美。
希望我们都可以领悟道德的真谛,并且如人们所愿:让美好锦上添花,让腐朽化为神奇。
素质话题高考作文(篇5)
近些年,国民素质成为了媒体网络等热议的话题.公交司机赶老人下车,七旬老人跌倒在地无人搀扶,国际航班上家长竟让孩子在座位上方便,到地铁车厢内随意吃扔垃圾……这一切的一切,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着国民素质的底线.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国民素质去哪儿了?
素质低劣往往表现为品行的低端.材料中视频中的女子,虽穿着时髦,行为却与打扮极不相符.不仅在地铁内吃泡椒凤爪还将骨头仍在车厢地上.乘客与其理论,她还不服.如此恶劣行径,实在令人发指.更令人惊讶的是,她竟然是一名小提琴老师.素质如此低劣之人何以担当人师?何以为人师表?放眼当下社会,行为如此之人不在少数.他们的行为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而且一次又一次的违背了和谐社会这一科学理念,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为人所不齿.由此观之,国民素质实对社会的发展尤为重要.
素质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心品质.素质高的人,内心是纯净的,品行也是端庄高尚的;相反素质低的人,内心是肮脏的,品性也一定会是低劣的.高素质的人总是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乐观面对一切生活中的困难;而低素质的人如遇到不如意,往往会怨天尤人,自甘堕落,自暴自弃.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周恩来总理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有一次,周总理乘坐的车将一位正在骑自行车的人撞到了,周总理见状立即下车赔不是,不仅如此,还牺牲自己宝贵的时间,亲自带撞到的那个人去医院做了检查,直到确认那人身体无碍后,又为他买了新的衣服后才离开.一国总理正是以他的高素质和良好的品性,高尚的人格,打动了亿万百姓的心,使自己为世人敬仰的人.
个人素质更可映射出社会的风气.在当下,人人嘴里都呼唤着和谐社会,但我们离真正的和谐社会还很遥远.不良的社会风气在某些环境中仍在盛行,大行其道.作为公民,我们不仅应当端正自己的行为,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还应与社会中的种种不良风气抗争到底;用于批评这类现行,让它无地自容,没有市场.相关部门,应当大力选择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做为管理机构和人员,应当学习新加坡等国家,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尽忠职守,让有这种不和谐行为的人付出高昂的成本和代价,列入黑名单进行惩戒.目前,我们也看到了相关部门已出台了类似惩戒制度,正在实施.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期不远,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将会越来越完美.
"素质’去哪儿了?"其实,素质就在你我和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