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推荐的高三化学复习有效策略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对基础知识的再认识,但不是对知识点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巩固的基础上,加强对基本内容的拓展和联系,对解题方法的系统化训练,对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近一年的复习中,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兼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高考年年有变化,我们的复习策略是:狠抓双基,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重视实验教学,依据教学大纲、教材要求和考试说明,不断创新思维,接受新信息、新思想,不断改进、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
名师推荐的高三化学复习有效策略
回归考纲、考点和教材主干
三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2013年的化学高考中常规题型依然是试卷的主流,仍然会有一定比例的常规基础题、送分题;考查的几乎都是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学知识、化学思想方法和能力。所以高三冲刺复习中,应在重视“新、活、变”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回归教材和考纲,牢牢狠抓“三基”,才能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三基”是解决一切难题的根本。例如近年一个高考题的问题:求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多少克?
平衡混合气体是SO2、SO3、O2,假如学生不知道在强酸性条件下,生成沉淀中没有BaSO3只有BaSO4,那就得不出正确结论。脱离了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谈化学计算等于是空中楼阁。
突出重点热点与细节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新高考化学试卷,不难发现:化学的主干知识是支撑了化学试卷的顶梁柱;化学试卷的分值设置基本是固定的;化学题型也是比较稳定的,命题方式只是稳中有变,但稳仍是大方向;对知识的考查角度、深度与往年相差无几;对热点知识的考查更是年年不刻意回避等。所以在冲刺复习中要突出主干、突出重点热点与细节。例如:盖斯定律、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等它们既是学科主干更是高考热点。学科主干预热点还有:高温条件的重要反应;重要的工业生产反应;原电池与新型电池等。重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和电极反应式就是主干中的主干,对其既要深刻理解并能熟练准确书写。
强化四力模拟训练
四力是指:读题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验与学科专业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冲刺复习阶段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从知识、方法、策略和四力上进行系统的定期定时的训练和检测,借以强化重点知识和方法,培养四力。
系统定期定时的训练和检测,一要检测知识的全面性、准确性、深刻性,方法的熟练性和运算的准确性,发现自己的某些不足或空白,以求复习时有的放矢;二要在平时的限时训练考试中练就考试技能技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达到既快速又可得分;三要提高应试的心理素质,能够在任何状况下(特别是在答题困难的情况下)都心态平和,并保证大脑对试题的兴奋度(在兴奋状态下可使考生变得更聪明,在紧张恐吓情况下可使考生变的愚笨思维停滞)。
系统地定期定时的训练和检测时,一定要先“限时练习”后看答案。学习化学必须要靠自己体会,自己悟透才可以学好。限时模拟练习时应该先模拟高考完成整套练习,最后对照答案给自己打分,甚至可以记录时间及分数,感受自己进步的过程,关注“性价比”。边看答案边做练习的过程是很难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快速有效提升的。
注重练后反思环节
限时训练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的存在或对出现的问题麻木不仁不能有效解决。在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越多、出现的越早,对你距离成功才会越近;限时模拟训练的重要性之一就是发现与诊断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回归教材、回归“三基”、查漏补缺全面优秀,做到“考后满分”;限时训练后的反思环节要做到“三个一”:
一题同一类,要反思所做重点题目:知识背景、易错点、解题方法、思路形成过程、可能变化以及和它相关的题型等;一种错误只犯一次,对发现的错题,要从多角度反思分析,并进行专题专项强化训练,定期(每周)重复巩固;一次到位问题不过夜,对发现的错题和各类问题都要一次到位不过夜,以免时间久了遗忘。反思时还要在“思维方式、审题习惯、表达意识、审视答案”等进行系统反思。
时时温故而知新
冲刺复习阶段要注意;时时温故而知新,牢牢抓住“四个四”:
内容上要充分领悟四个方面:概念、理论、方法、思维。解题上要抓好四个字:字(关键字)、数(有效数字与特殊数据)、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化学式分子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图(图形图像)、条(反应条件)。阅读、审题和答题上要实现化学的四种语言自如转化(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和运算语言)。冲刺学习阶段中还要驾驭好四条线:知识(框架结构)是明线(要清楚);方法(能力)是暗线(要领悟、要提炼);思维(练习)是主线(思维能力是化学诸能力的核心之一);实验(能力)是学科特色线(实验能力是学科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更是学科特色能力)。
考前还要回归近年来的新高考真题,感悟题型思路以及答题要求等。经验来自于模考训练的体验过程,而不是来自知识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