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备考攻略
高三语文备考攻略一、让自己的心里有一张表
期中之后,自己的心里必须先有一张表。这个表应包括三方面内容:1高三大事时间表;2老师进度日程表;3自我完善规划表。下面就这三方面分别加以陈述。
1.老师进度日程表
高三复习要取得最好的成效,决不能没有老师的帮助。积极与老师相配合,争取得到老师最大的指导,取得上课良好的听课效果,这一切要想得以完成与实现,心里就必须明确老师的进度日程表。高考复习是个庞大而繁巨的工程,不可能一下子实现,必须要分阶段,分步骤,了解与掌握老师进度与日程,才能有效跟进。稀里糊涂,随波逐流,晃晃悠悠,最终会一败涂地,一事无成。
2.自我完善规划表
这是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出的更高要求。在积极有效跟进老师的情况下,进而再求之,那就还需有一张自我完善规划表。老师的日常规划与进度一定是契合于班内的一般情况的,并非依你而定。如果同学渴求更辉煌更杰出更超群出众,那就还要有自我完善的规划表。它可以比老师的日程进度快一点,深一点,要求高一点。这张表是依据你更高更快更强的实际制定的。
高三语文备考攻略二、给自己的逝去算一笔账
如果大家心里有了上文所说的那张表,自然便知道期中考试的地位与作用。各校的期中考试一般安排在11月初前后。考完之后,同学该为自己算一笔账,这笔帐的细目包括:
①期中成绩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吗?此前有无征兆,面对征兆,你有无应对,是怎样应对的?
②哪些知识点、能力点是期中时不应该再出严重问题结果却出了问题的?这些知识点与能力点在期中之前已经进行了系统细致的复习,自己为什么还错,原因是什么,教训是什么,今后打算如何切实有效地进行补救?
③清查一下自己已经逝去的7、8、9、10四个月中的学习状态与成效。在这四个月中,忽视了哪些,疏漏了哪些,偏失了哪些……四个月中各个阶段的学习侧重点有没有搞错。进而思考:在期中考试中,自己哪些疏漏与偏失,已经暴露了出来,哪些还没有,隐没在试题之外。
④在跟进老师的过程中,听懂了(注意:“听懂了”和“听过了”是天上地下的两件事)老师哪些话,有效落实了哪些细节,因而成绩有了进一步的突破;还未听懂老师哪些话,哪些细节蜻蜓点水,因而成绩提升缓慢或停滞不前。
⑤在期中之前与期中之后相较,自己对高考这件事的整体理解,对关键题型的理解前后有无不同,有怎样的不同。这些认识是正确的吗,是否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⑥由期中状况看,自己的整体安排与具体操作有无失误,还可以做怎样的改进?
⑦第Ⅰ卷自己用了多少时间,是否相对合理?第Ⅱ卷用了多长时间,你觉得作文留多长时间够用?
⑧你心里明白老师对你学习状况的评价吗?不明白,你向老师恳切地求教过吗?
⑨通过期中考试,你积累了哪些宝贵的备考经验与备考习惯?
高三语文备考攻略三、为自己的今后列一张单
在以上明确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同学该为自己的今后列一张清单。依据清单与自己展开一场深刻的“对话”。这张清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有:
①到期末之前,基础知识必须搞上去,保证基本不丢分;
②到期末之前,文言文应知应会的全部储存于脑中,不在查笔记;
③到期末之前,08、09的诗歌鉴赏题目全部都做过,且认真思考过。
④到期末之前,自己用文字清晰准确地呈现过现代文阅读思路;
⑤到期末之前,就作文相关问题与老师交流过不止一次;
期中之后直到期末考试这段时光,是高考复习备考第一阶段的关键期,也是成熟期,亦是同学快速发展期、提高期。衷心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好这一段宝贵光阴。疏河浚道,挖出习惯上、思维上的壅塞淤泥,这样迎接你的便将是万江奔流的豪阔场面。
高三语文备考攻略四、考前注意课外知识积累
有句话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学科的学习和复习仅做题目是不够的,而是要理清思路。
高考语文试卷大致分为这样几个部分: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和作文,每个部分的考点各有侧重。
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如修辞、句式等,其具体要求可以翻阅《考试手册》,明确考点对答题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阅读的考点是依托于文本呈现的,因而对文章的理解是答题的关键,而阅读理解的能力是通过平时的大量阅读逐渐养成的,所以在高三课业较重的情况下也要尽量抽出一部分时间来阅读,一是培养阅读能力、二是积累文学素材,阅读材料的篇幅和内容可与考试文章相仿。
文言文阅读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相对更多,实词、虚词、通假、文言句式等等。文言文的各个知识点必须要在课文中理解和掌握,然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方能熟练的运用于文言文的答题。
诗歌鉴赏对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对整体把握和感悟的能力也要求更高。复习这部分时,要熟悉一些诗歌的基本常识和作家作品的风格流派等内容,还有一些诗歌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方法,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托物言志等,并结合具体诗歌理解这些表现手法的形式和作用。在做题时,依然要明确考什么,是词句的理解还是诗歌的整体感悟,然后有的放矢的答题。平时要多读多背多积累。
作文一看立意二看文采,并且更注重前者,审清题目是关键。而立意和文笔都需要平时阅读和练笔的积累,并且前者还需要对社会和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此外,对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的呈现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如在文章中引用诗歌和文言名句,列举与文章主体相关的历史人物的事例,可以拓宽文章的历史纵深感和文学性,仅此一例就可看出不仅要平时的积累,也要在考试中着意呈现。另外用词丰富、句式灵活多变也增加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