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回忆高中毕业的散文

时间: 如英2 高三语文

  回忆高中毕业的散文一

  人到中年,自然会生出许多念旧情结。教师节前夕,我去C县办事,被几位高中同学邀请到一家茶楼相聚。闲聊时,竟然扯到了物理老师陈介三。

  陈介三是我读高中时最敬重的一位老师。那时他已经三十好几,个头不高,皮肤白皙,长着一张女孩子清秀的瓜子脸。在别的同学眼里,都以为他是个书呆子,性格内向,不苟言笑,平时很少与外人交往。但对于我,他是无话不说,极善言辞,最复杂的问题通过他一番解释,就变成了易记、易懂、易学的最简单的道理。陈老师上的每一堂课,我不仅用心去听,而且还用心去记。

  陈老师有别于其他老师,铃声未响,他就站在教室门口,然后像迎宾似的把学生迎进教室,给人一种亲和感。铃声一响,他埋头走进教室,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当班长一声“起立”,我们还没有喊“老师好!”他倒先说出“同学们好!”每每这时,便引起我们一阵善意的微笑。他上课从不带备课夹,手中只有一本书,两只粉笔。然而他讲起课来,就像说书一般,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把一个个深奥的问题解释得浅显易懂,听得我们入痴入迷。他有惊人的记忆力,每每讲到一条定义时,只见他“刷刷刷”在黑板上抄写,从不看书,而且一字不差。有时上实验课,他只在黑板上写出几个程序,然后让学生依照他的程序去做,既加深了印象,又熟悉了操作流程。

  陈老师是“文革”前的清华大学高才生,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加之有海外关系,本可以留在北京工作的他,不得已来到湖南湘西做了一名教书匠。他在学校没有任何地位,一些出身好的老师,可以随时冲他发脾气,或臭他,或奚落他,有时还当着学校“工宣队长”的面骂他是资产阶级孝子贤孙,“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但他从来不与人计较,也不辩论。

  老师中有一位年轻的彭老师,对陈老师总是嗤之以鼻,曾多次当着学生的面羞辱他,连我们这些做学生的都看不过去。一天晚上,天很黑,我陪陈老师从实验室出来,经过高三(乙)班教室时,陈老师见教师门敞开着,以为是学生忘记锁门,便用手电筒对着教室随意地扫视了一遍,谁知这一扫扫出了问题。原来彭老师正和另一名年轻的女老师躲在教室的一角亲吻搂抱,恰好被陈老师看到。彭老师见状,马上跑了过来,一把抓住陈老师的手,哭哭啼啼地要陈老师看在同事的份上,不要将今晚看到的事告诉驻校的工宣队长,否则他就会被驱逐出教师队伍。按当时的政治形势,一个男老师和一名女老师在学校内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事,不仅会被开除,而且还要挨批斗,因为这种行为是资产阶级腐朽没落那一套,是犯忌的。陈老师见彭老师那副可怜相,也没与其计较,答应他不向工宣队长报告。陈老师送我回寝室时,我问陈老师为什么要对彭老师那么好,他可是说过你坏话的人啊。陈老师笑了笑说:“别人对我不仁,我可不能对别人不义啊。人都有七情六欲,更何况是老师呢?”

  打这以后,我对陈老师愈发敬重,不管别的同学是否对他敬而远之,我却依然与他保持着师生间的密切来往。

  一天中午,陈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家里玩。说是“家”,只不过是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简陋房子,紧傍学校厕所而居,房前还有一条臭水沟。房子的进门处放着一个自制的煤油炉,煤炉上搁着一口弄饭菜的小锅。一张床,一张书桌,便是他的全部家当。床下堆满了书籍,书桌上摆着两台正在组装的收音机,地上脏乱不堪,四面墙角牵满了蜘蛛网。我真的想不到,一个清华大学的高才生,竟然会居住在这样一个既肮脏又潮湿的地方,可见当时一个出生不好的老师的困境,我看在眼里,心中不免有些难过。

  那个年代,学校的住宿条件十分差,不像现在的学生可以住公寓,房间里有空调、电扇,有上下铺。我们这些从农村来的寄宿生,大都是二十来人打地铺挤在一个大房间,左右窗户没有玻璃。如是夏天,晚上睡觉还比较凉快,要是到了冬天,四壁透风,冻得人叫爹喊娘。有一次,陈老师不知为何事来我睡觉的房间找我,当他得知我睡觉的一面靠近窗户时,二话没说,从他家里拿来一床旧棉絮和一块带花色的油布,旧棉絮铺垫在坚硬的水泥地上,花色油布挂在窗户上遮挡风寒。我当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感谢我这位老师。令我更为感动的是,陈老师担心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孩子晚上生活太寂寞,便从他家里把他教我组装的一台收音机拿到我的房间,高兴地对我说:“这台收音机就放在你们房间,你们可以听听歌,听听新闻,帮你们解除一点寂寞。”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台给我晚上带来快乐的收音机,却也给我带来了烦恼。那是第二天上午放学后,班主任王老师把我留下来,问我是不是在用陈老师送给我的一台收音机。我说是的。班主任老师一听,要我马上把收音机退给陈老师,还要我与陈老师少接触。我不明白班主任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说,难道陈老师是坏人吗?我心里虽这么想,但我没有把话说出来,可是班主任老师还是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语重心长地劝慰我说:“陈老师有海外关系,是学校‘工宣队’监管的对象,你是贫下中农子弟,又是我的好学生,要和他少来往。”我真的不明白,一个学生和他喜欢的老师多接触了一点,难道也有错吗?

  没过几天,我听同学告诉我,陈老师被停职写检查了,说他躲在自己家里偷偷地收听“敌台”,被“工宣队”的人知道了,学校正在追究与他有牵连的人。那时我是校团委的宣传委员,一名响应“工宣队”号召的学生给学校广播室送去一篇批评稿,内容是批评陈老师想反攻倒算,利用年轻学生不成熟的思想进行腐蚀拉拢。我一看,非常生气,竟然壮着胆子将那篇稿子悄悄地烧掉了。我不明白,这个学生为什么要昧着良心这样做,难道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正常来往也有错?“腐蚀拉拢”,完全是一派胡言,没想到这个学校竟然会有投机取巧的学生,真是时势造“英雄”啊!

  打这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陈老师。后来我偷偷地去过他的房间找,只见一把大铁锁紧紧地锁住了那扇小门。他会去哪儿呢?我不得而知。

  毕业前夕,全班照毕业相,凡是教我们的任课老师都去了,惟独没有发现陈老师。也许在有些人眼里,像陈老师这种社会关系十分复杂的人,而且又是在那样一种年代,他仿佛是空气中的一粒粉尘,并不是很重要。然而对于我,一个曾在我脑海里留下很深印象的老师,却很难将他忘掉。

  高中毕业那年,我回到生我养我的老家,曾给陈老师写过一封信,但一直是“泥牛入海无消息”。粉碎“--”的第二年,我考起了一所师范院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省属子弟中学教书。一年暑假,我从一位老同学口中得知,说陈老师平反了,但已经调出原先那所学校。我问他调到哪里去了,有时间准备去看看。老同学无奈地对我摇了摇头。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如今我已是人到中年,尽管岁月的年轮磨去了我人生中许多美好的记忆,但在我的心灵深处,无时无刻都在牵挂着陈介三老师。如果他还健在的话,已是七十高龄的老人了。

  回忆高中毕业的散文二

  因为梦想,我们相聚这里;因为梦想,我们从这里起飞。

  三年,其实很短;三年,我们已然长大。我们有“起跑天堂”,从那里一起携手迈向大山;我们有“家的味道”,在那里,才渐渐了解什么是团结;我们有“坚持到底”,因为这,我们竭尽全力笑着走到最后。

  谢谢所有爱我们的人,我们会珍惜所有的感动,把每一份希望都握在手里。我们永远是10届高三(12)班的孩子,我们会一直微笑着前行……

  高中三年——一千个日日夜夜的埋头苦读、拼搏奋进的时光在这里定格。理想和信念在这里交融,梦想与情感在这里汇合。它不仅仅是三年的时光而已,它关 乎人生,关乎未来,关乎选择,关乎面对,关乎勇气,关乎生命,关乎灵魂。抚今追昔,物换星移,我们即将离开母校,踏入更广阔的天地,心中默念着对恩师对同 伴的深深祝福,愿用一首小诗表达深情:“和山俊秀,池水清明,三载岁月常依依;此去须怀报国志,不忘春风化雨情!”

  匆匆三年,我们有过悲伤有过快乐,有过失败有过成功。伍尔芙微笑着说:“让我们记住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它不仅仅是三年的时光而已,它关乎面对,关乎勇气,关乎未来,关乎选择,关乎人生。”

  三年,我们追逐着梦想,用拼搏的汗水浇灌希望;三年,我们学会了坚强,低谷时我们不忘记远方的光亮;三年,我们收获了幸福,让感恩的心扉虔诚的绽 放。在懵懂中勇敢,在勇敢中自信,在自信中坚强,在坚强中成长。三年,就那样成为了心底最温暖而坚固的存在。我们,即将奔向未来,奔向远方,让我们互相一 声:珍重,在遥远的路上

  三年高中,我们结聚12班;六月骄阳,我们迎战高考。从播种,开始守候着开花、结果;在不间断的付出里,期待在历练中不断丰富的生命。回顾过去,我 们以勤奋浇铸梦想;面对当下,我们以坚韧拥抱成功;展望未来,我们以理想铺就前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来路坎坷,我们笑着走过;前程无限,我们展翅高翔!看那10棵挺拔青松,36枝铿锵玫瑰,正面朝朝阳,迎来属于自己 的春天!

  雏鹰经过多年的磨砺,终将翱翔于广阔的蓝天;我们经过高中三年的洗礼,终于脱去少年的青涩,变得自信而成熟。三年刻苦的学习,赋予我们智慧与力量;三年成长的历程,赋予我们深厚的师生情谊、真诚的同窗友谊,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愿意用自己青春和活力去迎接,相信我们!

  三载寒窗,读圣贤书,观天下事,恰同学风流;

  四季风雨,结金兰义,立报国志,正少年英雄。

  人 生路上,我们无畏艰辛,一路携手,一路高歌。多少次在跑道上疾驰,在田径场上挥汗,在主席台上欢呼,见证着年轻的激扬与豪情;多少日在晨光中诵读,在课堂 上凝神,在书桌前埋首,记录着求学的拼搏与奋斗;多少张闪亮的奖状,多少面猎猎红旗,多少次提高与突破,宣告着(12)班的光荣与梦想。听见我们爽朗的笑 声了吗?看见我们坚定的眼神了吗?风景这边独好——最是精彩12班!

  回忆高中毕业的散文三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时光如流星般繁华易逝,蓦然回首,在六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回味无穷,有快乐、有酸楚,有寂寞,有同乐。是啊,在这里,六中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见证了三年来我们的酸甜苦辣,见证了我们的青春与朝气。当然,这三年来,我们并不孤单,因为有老师的携手奋战。

  三年中,尤其高三这一年,是最叫人刻骨铭心的。回望高三这一年,异于高一、高二的扎实,还记得高三换过老师以后第一天的情景,唉,班主任怎么和天天饮食上那个烧菜的长得贼像。嗯,大概,不,就是从那时起,高三这道高考宴上的菜,开始正式准备了。也就是高三伊始,我们认识了老荆——数学科大厨。

  老荆教数学很有一套,因为他提倡的是“生本教育”,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鼓励我们冲上讲台,让我们讲课。开始时我们与这种方式的冲实比较明显,不适应,不习惯。当然了这很正常,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生本了,习惯于这种上课,这种课堂,充满乐趣与活力的舞台。在这里,你随时可以展现自己,随时可以让自己的能力、才华充分发挥,这就是我们高三(11)班,人人不会忘的生本课堂,生本教育。

  老荆作为“生本教育”的倡导考,为了让“生本教育”进行下去,这其中的甜苦辣估计让他也受了不少苦。因为,什么呢?学习方式还是要和同学们学习成绩挂钩的。记得老荆刚接手以后,我们班在同类型班级中名列第一,倒数第一。让我们焉了,此时老荆什么都没说,依旧笑脸相迎,他并没有丝毫责怪我们的意思,但是,他鼓励我们,以后我们会越来越好的,只要按他说的做,相信你自己,相信他,会好的。真的,在以后的考试中,我们班在同类班型班级中,依旧名列第一,不过不同的是,位数调了个头,成了正数第一。我们高考优异成绩的取得也得益于他。这就是我对“生本“的一个简述吧。

  高考之后,人一下子闲了下来,然后百无聊赖之际,胡思乱想,想万一高考考砸了怎么办,我作文有点偏题啊,物理感觉又难,……,尤其一想数学,感觉良好,希望良好。生命学科,决定命运啊。想到数学,我又想到了老荆,我知道,他对我好,他也希望我高考成功,我也对我自己说,不论结果如何,老荆的情义不能忘。因为老荆和我们讲得好,一个人要学会感恩。老荆,可以说,是高中三年来对我最器重的老师,甚至没几个老师找我谈过话,因为在他们眼中,我不是他们所看好的人,能上本科的人。老荆也说过,“人活着,一定要在别人眼中体现出价值,一定要在意别人对你的认可。我觉得你其实还是有潜力的,还是值得培养的。”之后,又讲了一些话,但是那句“我觉得你还是有潜力的”让我感动,从未有任何老师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我就像在黑夜中孤独摸索,突然看到了天空中的北斗星。别人可能难以想象,那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不再孤独,因为背后还有老荆相信我。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了,同时也慢慢体会老荆这个人。这个在枯燥无力学习中给我动力和感动的人,我想我是不会忘怀的。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我一直不敢打电话查询,最终父亲按通了号码,我的手颤抖着拨通了高考查分热线。我真的可以的。我尤其注意了一下我的数学,发挥得很好,对我来说从来有过,我又想到了老荆,感谢老荆、感谢生本。

  返校的时候,看见了高一新生来校报名,三年前那似曾相识的一幕,一瞬刷新了,我们毕业,望着远处的老荆电话打个不停,他又要忙了,呵呵,这些还是慢点打电话给他,我们的老荆,我们的朋友,真心祝愿他把“生本”进行到底,届届相传,生生受益。

  啊 ,三年了,真是快啊,高三都过去了,我们要说再见。真的啊,我们要走了。我们一定记住六中这块“宝地”,结果好,真好!老荆啊,唉,我们走啦,别激动,别太想我们啊,呵呵,我们的老朋友。走啦,我谨代表高三(11)班全体学生向您致敬:老荆,再见!

  无论走到哪里,六中里总有个朋友叫老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永远是朋友,那个伯伯辈和我们没大没小的老荆,要是我大点就和他结拜了!荆老师,我们走了,再见!让我们把美好的回忆永远珍藏,你有我们一个班的朋友!再见!
看过“回忆高中毕业的散文 ”

39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