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课堂教学环节要能吸引学生
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应以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课文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绪的变化,环环紧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课结束时,注意增强浓郁的色彩,使学生感受到课已尽,意无穷,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开头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或者利用故事导入,或者利用挂图导入,或者利用谜语、成语导入,或者利用名言诗词导入,或者利用音乐电影导入……一次,我上《沁园春。长沙》一课,就给学生边播放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的片段,边提问为什么剧名是这五个字。想知道就快去读读课文……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全神地投入到读文的环节中去了。总之不论哪种都要注意所采用的导入方法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融入课堂中。
斯霞老师说:“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文课它姓“语”,就是要紧紧抓住语言文字不放松,就应该着眼于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语言世界。在语文课的课堂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从文本中能感到语言文字之美,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那流动着的语言文字之美。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普通话要标准、清晰、流利,更重要的是声音还应该具有美感,语言还应精炼传神,生动幽默、能够体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而且把这种美融入教学的情景中。教师发挥语文教师的个性优势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乐在其中
一个好的结尾就给一节轻松愉快的语文课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设计新颖有趣的结课可产生“课虽尽,趣味犹存”的境界,以收融会贯通之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更激起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比如我在讲《小狗包弟》这课时,结束的时候,我说:“文中作者在自己做错事之后写了很多忏悔的话,那么,当你做错事的时候,你的心是咋样想的?请把你的心情写下来(最好能写出情感的变化)。”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把学生从课内知识的学习引向了课外生活的学习中。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抓语文能力训练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当前的新课改教学,正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
智力性的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大脑中进行智力活动的方式,如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技能,它是从语文知识的掌握到能力发展的中间环节。智力性技能的培养,需要通过听、说、读、写等练习进行反复的训练。正如捷克思想家、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
我们说的加强练习,不是盲目地追求数量“以多制胜”,而是在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尽量让学生练得深一些、透一些,“跳一跳摘桃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他们通过练习,结合所讲授的知识,掌握其规律,举一反三,在优化的练习中求快、求好,以取得内容上不断深化,认识上螺旋形上升,技能逐渐完善,能力自然发展的效果。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课堂上做到朴实,扎实
我们要褪却当前语文的“多动”与“浮华”,静下心来学习语言,真正向一节课45分钟要效率。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抛开文本,大数量、长时间地去搞所谓的“语言文字训练”(实际上是孤立地做字词句的零碎练习)。
2、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奢谈所谓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生发出来的)。
3、避免过多过滥、目的不清地使用多媒体课件。
4、不为了所谓的激发兴趣、活跃课堂,进行无实际意义的表演、展示、游戏等。
5、简化课堂教学步骤,给学生留有空间,让学生有时间读书、思考、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课堂充分利用广阔的课堂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报刊杂志、电影(视)、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等,甚至连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学生家庭生活和日常生活话题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作为教师,除了把教科书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充分使用以外,教学挂图,工具书、朗读磁带等也不可忽视。教室是小课堂,社会是大课堂。就语文这门学科而言,更是如此,我们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电影(视)、网络等了解社会,顺应时代潮流,要让学生能融如社会,培养应变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有合适的条件,还可以带学生参观文物古迹和亲近大自然,积极挖掘、利用蕴涵在其中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中资源。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课堂上重讲规律,教方法
讲规律就是给学生讲授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什么是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规律具有重复性和普遍性,只要具备一定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情况就必然出现。因此,给学生讲读写听说的规律,才是讲到了点子上,讲到了根本上。这样做,才会出现一以当十、一举多得的局面。
在语文教学中讲规律,除了讲读写听说自身的规律之外,还要讲理解、记忆和使用读写听说知识时的各种规律。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如同掌握了点石成金之术,就可以花费较少的精力取得较多的收益。可见,给学生讲规律,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根本措施。
教方法,就是向学生传授领会知识的学习方法、巩固知识的记忆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操作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方法可以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做一件事,在其它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方法便是决定因素。掌握方法和不掌握方法,其情形是绝对不一样的。一个人去划船,先是在原地打转,就是不往前划行,后来改变了划桨动作,那船就乘风破浪快速前进了。一位颇有名气的京剧演员,有一句唱词怎么也唱不好,经一位名家指导以后,调整了发声和呼吸,一下子就唱得字正腔圆了。这两个事例都说明掌握科学方法是何等的重要!
学语文也是如此。读有读的方法,写有写的方法,思维有思维的方法。不掌握阅读方法,就不能确切、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不掌握写作的方法,就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掌握思维的方法,就不能快捷、周密、深远地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可见,掌握读写听说和思维等的方法,可以把语文学得更快更好。如果说语文教学也有什么捷径的话,那么教方法便是捷径之一。
传习惯,就是把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传给学生。所谓习惯,是经过长时间逐步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风尚。习惯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稳定性,习惯一经形成就很难去改变它。正因为如此,把学习和使用语文知识的科学的良好习惯传给学生,是非常有意义的。其意义就在于使学生终生受益。
传习惯还有一层重要意义,就是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把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及运用教师传授的方法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行为变成自觉的习惯。具体说就是:凡使用频率高的、有价值的语文知识和应用范围广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安排学生反复运用它们。久而久之,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就形成了。今后再遇到此类问题,学生就会自觉地、熟练地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到那时,教师传授的知识也好,方法也好就已经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使用自如的能力了。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这才是实实在在的高效率。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当然,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而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以上五点只是我的初浅体会。其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有很多,总得来说,只要我们把握好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各种因素,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率。
看过“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