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政治 >

高三政治常见主观题解析

时间: 文桦2 高三政治

高三政治常见主观题解析Ⅰ意义类题型

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典型设问有“有何经济政治意义”“对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有什么影响”,这是每年高考文综卷必考的题型。根据设问的角度来划分,一般是具体的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政治意义。

☆、经济意义方面答题思路:

一定要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进行地毯式搜索——一一对号入座,否则便会缺漏要点。

▲从个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个体特指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企业等。答案的关键词有:增加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经济效益。

▲从集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集体特指企业、产业、农村、城镇等。答案的关键词有:加快企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

▲从国家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国家特指整个社会、国家。答案的关键词有:宏观调控、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内需、增加外汇储备、增加经济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科学发展观。

☆、政治意义方面的答题思路:

政治方面的规律不如经济方面的明显,我们要记住一些关键词: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国家性质和职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等。在作答时要抓住主体,对号入座。政治常识中常见的主体有中国共产党、公民、国家机构、民主党派等。

☆、用哲学原理分析某一事件的意义:

答这类题,一定要认真审题,扣住事件本身的要害,一般从三个角度去思考:第一,从唯物论角度看,有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并且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发展;第二,从辩证法角度去认识,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推进事件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分析事件本身的积极意义和应当吸取的反面教训(两点论),第三,再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说明,事件的推进其实践意义和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积极意义.当然,还可以从价值观去回答,点出他的价值观方面的重大意义。总之,要突出其方法论意义。

高三政治常见主观题解析Ⅱ认识类题型

题型特点:

认识类题型是指题目提供材料,要求考生就背景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认识的试题。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以“如何看待”“如何评价”等词语出现。但有时这类试题在设问中省略了“如何”二字,但答题时仍然是表明自己对材料的看法、认识、态度。

☆经济常识的这类题目,在答题时,我们一般将其分为发现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做)。

发现问题(是什么):要注意从现象到本质的提示,从内容、内涵、目的、特征等角度思考。分析问题(为什么),包括原因、意义两个部分。解决问题(怎么做),包括对策、措施、方法、建议。

特别要提醒的是,并非所有的认识类的问题都要回答以上的三个问题,而应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究竟要回答以上的三个问题中的哪几个,但必须要按以上的思路去考虑问题。

☆哲学常识的这类题目,在答题时应该用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方面。

高三政治常见主观题解析Ⅲ图表式论述题题型特点:

图表式论述题一般由“表题、图表、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1)表一、表二(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根据材料设定其它问题。

命题的特点:

(1)材料是当年国内经济热点和经济常识重点知识的结合。因此我们要熟悉当年的经济热点,把它们和经济常识的基本原理联系起来。(2)它一般是通过图表内容的比较来说明一些经济道理。通过比较来反映事物的变化发展,也反映差距。

解题技巧:

要带着问题读材料的思路进行,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这样可以增强读材料的目的性。

☆审设问:

▲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基本顺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可以避免答案借位。

▲微观具体分析设问要求,对每一问都要咬文嚼字,把握范围、程度、本质、根据设问组织答案。

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分别反映了”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还要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的深藏的信息及本质问题。第二问一般是问两个图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一般来说有以下四种情况: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一分为二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以前两者常见。第三问一般结合材料谈认识。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切忌漫天撒网。此外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课本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审图表:

▲标题:(表格名称)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把握住图表的标题,联系图表内容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同时图表的标题又对作答起到提示、指向和限制作用。

▲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对表格内容一定要进行横比(说明两者的差距)和纵比(说明变化:增长或者减少)。当然并非所有的图表题都存在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但所有的图表题都有对比,都是想通过对比来说明一件事、一些道理和观点。

图表题的有些年份有特殊意义,要准确理解。它对于图表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的表达,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的来源之一。

更多高三政治主观性试题设问类型与解题技巧:

★按回答问题的指向分为四类、八种设问类型

【是什么类型】

1.体现型——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

2.反映型——反映型的设问有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

【为什么类型】

3.“为什么”“必要性”“理由”“依据”“重要性”“正确性”

4."意义型"——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对×××的意义”

5.“影响”——分析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怎么办类型】

6."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措施、

【认识类型】

7."认识型"——"认识型"的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等等。高度注意:这类试题往往是辨析式设问。

8."启示型"——"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按主体分为四类设为类型

1、【国家主体行为】

(1)经济常识主要关联知识:国家宏观调控(法规、管理、调节、服务,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对外经济交流、维护国家和企业合法权益)。

(2)政治常识主要关联知识:民主政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的表现、国家机构组织与活动原则、各国家机构的性质和地位、公民与国家关系、国家政策(民族宗教政策、外交政策尤其是内容以及与外交有关的核心知识)。

2、【中国共产党或者政协】

设计核心关联知识:党的性质和地位、三个只有才能、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建设(三个大方面)、三个代表(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和怎样坚持三个代表,多党合作制度的内涵和表现、政协的职能和性质、多党合作制的意义。

3、【企业主体行为】

(1)经济常识核心关联知识(几乎所有经济常识知识):

使用价值和价值(质量和信誉)、价值规律的作用(四个优势:市场、科技、管理、规模)、市场与国家宏观调控、所有制结构(各类经济成分平等共同竞争)、分配制度(激励机制、按生产要素分配)、企业地位作用、股份制的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式、企业经营者素质、产品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社会保障制度(企业的义务或社会效益)、劳动合同制度、劳动者合法权益、对外开放。

(2)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略)

4、【公民主体行为】劳动者权利和义务、消费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人权保障

5、【综合主体行为】

背景材料信息丰富,包含国家、企业、公民(或者消费者)等多个主体。设问方式一般是“请应用所学知识谈谈怎样~~~”,“~~~的理由”等等。

二、【体现型、反映型】

【解题方法】: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最后加上时政语言。“反映型”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也就是说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还有对知识点把握要全面和准确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例题1】

材料一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求我们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材料一、二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思想?(12分)

①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改善民生,实行社会公平是从我国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的正确决策,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道理;这一政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的哲学观点。(4分)

②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的主张必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③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维护社会公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观点,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2分)

④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的主张,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哲学思想。(4分)

【测试题1】:

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国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103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农村税费改革;鼓励、支持金融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的小额信贷、继续对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调控;继续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说明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国家采取了哪些宏观经济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12分)

参考答案:①财政措施。国家通过税收减免和增加财政支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科技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②金融措施。国家通过增加信贷投入,增加农业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③价格措施。国家通过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部分农用生产资料销售价格,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④土地经营管理措施。长期稳定,并不断充实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农民增加对土地等方面的投入。落实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三、【为什么型】

【解题方法】:一般情况下要回答——(1)“这一事件”是什么;

(2)它发生的依据、理由、原因(根本原因、现实原因)、影响(重要性、积极意义、积极影响或负面影响)、可能性、必要性等;

(3)如果材料有负面结果还要回答这样做的危害性;还要答正确的应该怎样做。(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在解答中,阐述依据、理由、原因、影响、意义等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注意一定要考虑时政语言)

经济学常用的依据或意义——(希望同学自行补充)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利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优化资源配置;

市场调节存在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经济,扩大就业,繁荣市场。

按劳分配为主体,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激发劳动者创造力和积极性,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优化产品结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自主品牌;

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层民主,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村稳定的需要;

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支柱产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节能降耗减排,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扩大就业;改善生活质量,精神文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等;

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择业的权利。扩大就业有利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和作用;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投资和消费)

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利率的杠杆作用;商业保险的作用;

拓展多元化投资渠道的需要,增加财产性收入,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

市场交易原则的客观要求;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提高家庭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

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的客观要求: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等;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WTO的新形势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和平等互利原则。

有利于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利于中国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

有利于加强双边经贸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分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有利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国互通有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有利于两国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对方的先进的科技成果,增强两国的经济实力;

有利于促进两国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合作地区的经济发展。

有利于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例题1】:我国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①资源具有稀缺性,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②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切实实现经济增长的质量,

③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④有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有利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例题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将翻番、免费义务教育将覆盖城乡、越来越多的廉租住房将面世……种种迹象表明,在国家财力日益增长的基础上,2008年将是我国改善民生力度更大的一年。目前,我国正在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财政政策体系,随着一系列改善民生措施的实施,新的一年,公共财政阳光将温暖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我国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的原因。(12分)

答:①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2分)

②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4分)

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要求,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2分)

④中央财政预算大力支持解决基本民生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2分)

四、【意义型】

【解题方法】:

"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是经济意义、还是政治意义、或者是经济政治意义。

其次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即时政语言。

在解答中,一般应由直接意义到间接意义、由小到大,或由大及小的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1、经济意义(常用语言汇集见前):

2、政治意义:(常用语言见政治学主体答题锦囊一)

【例题1】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在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采取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办法,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用经济常识分析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10分)

它可以减轻农民看病负担,提高农民福利;可以改善部分农民因病致贫的状况,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身体健康,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引导农民树立互助共济和风险共担的意识。(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生所答符合题意即可酌情给分)

【例题2】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知识回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何重要意义?(8分)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依托。

②重视科技发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使我国农业走两高一优之路。

③有利于改造提升我国的第三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④有利于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和水平,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例题3】(天津文综卷)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的参观游览活动。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200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颁布实施《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将红色旅游推向一个新阶段。

结合材料从理论上说明党和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12分)

①有利于传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②有利于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促进老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消费结构,提高生活质量。

③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测试题1】

材料一:国务院发布《关于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

材料二:文化产业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作用。

材料三: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把坚持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同时既要防止无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主张完全市场化的倾向;又要防止过分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而完全排斥文化的产业属性的倾向。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回答,国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人文化产业的意义。(12分)

答:①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在现代经济中,文化资源是一种重要经济资源,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充分开发利用其经济价值,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业属于第三产业的新兴行业,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领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文化消费作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将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

(2)分析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治学依据。(12分)

答:①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的。坚持对人民负责。

②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搞好经济调节,引导非公有制资本投资文化产业,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③政府具有组织社会文化建设职能,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及我国综合国力提升。

【测试题2】《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广大劳动者感到欢欣鼓舞,但同时又有一定的担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否会真正切实得到维护;企业都感受到了压力,一是企业以后的用工成本要增加,二是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受到限制,不像以前那么灵活了。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2)《劳动合同法》是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保障。运用政治常识简述《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法律意义。

参考答案:(1)有利于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1分);有利于企业依法经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分);有利于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分)

(2)《劳动合同法》的实施①从法律上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②体现了依法治国的要求,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据。(4分)

【测试题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逐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并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付不起学费”的问题。

(1)用政治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付不起学费”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付不起学费”的问题有什么经济、政治意义?

参考答案:(1)①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因此享有平等获得社会保障和受教育的权利,作为政府理应为此提供条件。②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③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2)①可以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可以改善部分居民因病致贫、部分学生因贫辍学,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保障人们的身体状况,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五、【怎么办型】(【措施型】)

【解题方法】

经济学和政治学: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如党、国家、国家机构(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人民、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公民;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怎么办”。具体题式有“如何解决某事”“给出合理化建议”“具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如何做”等等。

解答这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联系--梳理--作答的解题思路。

如果没有给定主体,就需要在学科内综合,从不同主体的角度给出建议,或者就从设问的知识点出发来考虑问题。

哲学中的怎么办题型,主要还是从知识范围出发回答问题。

【例题1】2005年,我国的投资率超过了44%,专家指出,这是一个很难继续提高的比率。请问:在投资率不可能再继续提高的情形下,如何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4分)

在积累率不可能再提高的情形下,要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就必须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大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4分)

【例题2】:运用经济学知识,简要说明应通过哪些制度建设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2分)

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2分)

③健全财政制度,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在先富原则下,运用财政对社会分配进行调节,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加快西部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发挥财政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作用,以实现社会公平。(2分)健全税收制度,调节收入差距;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等。

【例题3】(天津文综卷在我国煤炭生产中,每年产生的有毒废料――煤矸石高达1亿多吨,严重危害环境。为此,利用煤矸石制砖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某煤矿利用该项科研成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了两条生产线,年产1亿块标准砖,可消耗煤矸石40万吨。由于煤矸石砖成本较高,销路不畅,致使一条生产线闲置。而当地生产的粘土砖,虽消耗大量土地资源,却因价格低廉,产销两旺。这一现象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忧虑。回答下列问题:

请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合理化建议。(13分)

①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对发展循环经济给予政策支持。

②政府应认真履行职能,依法加强对经济的监督和管理。

③企业应不断进行科技创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④企业经营者应提高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例题4】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改革体制、谋求发展的历史。思想解放,是改革和发展的火车头。今天,深化改革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思想问题,需要勇于创新,积极应对思想理论上的挑战。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进一步改革开放,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

参考答案:①解放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止确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解放思想必须勇于创新,打破习惯势力,冲破主观偏见的束缚,应对改革开放实践带来的新挑战;

②解放思想要坚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管符合客观,走适合中国国情、人民拥护的科学发展之路。

③解放思想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解除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测试题1】: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与创新。

①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3分)

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4分)

③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要实施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3分)

【测试题2】: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试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应当如何促进社会公平?(10分)

答: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促进社会公平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如果考生回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或坚持党的领导也可)

②政府行使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能,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维护公民的知情权、申诉权和诉求权,依法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

④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⑤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每点2分)

(能从党的领导、政府职能、公民的权利、民族团结、依法治国等各方面答题均可得分。)

六、【认识型】(辨析式设问、启示式设问)

【解题方法】“认识型”的题目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主要指经济和哲学范围的题目)

(1)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如谈谈对"台独"公投的认识,应先回答"台独"公投是错误的。)

(2)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依据--是说(做)这件事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理论根据。

重要性--是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必要性--是说(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可能性--是说(做)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成为可能。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的消极后果。)

(3)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例题1】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水产品、鲜菜、食用油的价格,与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6.4%、20.7%、27.9%、3.7%、2.9%、17.2%。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监测表明:由于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的导向,我国粮食已经连续三年产不足需。同时,美国大豆、欧洲粮食也严重减产,国际粮油市场也是“涨”声一片。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价格的变动。我国粮油价格的上涨,是当前粮油产不足需引起的,并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另一方面,商品价格会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自发调节生产。粮油价格上涨会刺激粮油生产,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进而调整供求关系,抑制上涨。但粮油涨价也会减少百姓对猪肉的消费需求,降低消费水平,影响百姓生活。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粮油价格的上涨,有可能带动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影响经济波动,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例题2】有人说:“解决公平问题是政府的责任”。请结合政治常识,阐述这一说法的理论依据。(10分)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要对人民负责。解决公平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是政府应尽之责。②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肩负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③政府可以利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协调各方关系,维护社会公平。

【例题3】材料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运用党的基本路线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参考答案: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指明了中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合乎国情、深得民意的正确路线。基本路线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总揽全局的指导性,二是具有一定历史时期的稳定性。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例题4】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孙家栋说:“嫦娥一号卫星将首次绘制月球三维全图,探测的元素中有9种是国际上从未公布的……”。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将会给人类研究开发月球资源作出巨大贡献。据此有人认为“人按照一定的目的、想法就可以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物质资料。”请你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10分)

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际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案和行动步骤等。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的表现。

(2)人们要按照一定的目的、想法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物质资料,还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表现。

(3)人们要按照一定的目的、想法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物质资料,还必须付诸于实践,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科学家不断验证、反复实践的结果。

七、【思维开放型解题方法】

围绕知识中心,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拓展思路。

【例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给人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百姓生活质量越来越好。请用有关经济常识简要回答:生活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消费水平是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生活质量还与消费效益相关,与闲暇时间多少及其利用程度有关,与生活环境也有关系。

八、【研究性学习解题方法】

【例题】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专题学习中,某中学5名同学围绕“废旧电池回收和处理的现状与对策”课题,组成探究小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问卷、走访、查阅文献、上网等方法,对废旧电池回收和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

同学们发现,第一,废旧电池会污染环境,1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会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污染;1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1个人一生的饮水量。第二,中国每年消耗电池70多亿只。中学生使用随身听、复读机、电子词典等,是电池消耗大户,人均年消耗电池50节以上。

同学们了解到,第一,目前废旧电池回收率不到2%。有近八成的人认为废旧电池回收活动“与自己无关”或“没时间参加”,有87%的人将废旧电池与生活垃圾一起丢弃。第二,目前收集来的废旧电池主要由环保部门集中填埋,但填埋并不能彻底控制废旧电池的污染。

同学们还了解到,提取废旧电池中的有用材料加以再利用,不仅符合我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而且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据估算,处理10万只废旧电池,可获利2万元左右。但企业对处理废旧电池没有积极性。因为,进口处理废旧电池的机器价格昂贵。并且,一台机器每日可处理几吨废旧电池,本地的废旧电池不够它“吃”几天,导致生产能力闲置,亏本运营。假如你现在加入该探究小组,请继续探究以下问题:

(1)运用经济常识,就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2)针对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为中学生设计一个行动方案,简要说明实施行动方案的意义。

(3)参与该项活动对你今后进行探究性学习有何启示。

(1)①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②运用财政、金融和税收等经济手段,引导有关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搞好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③制定并严格执行有关法规,规范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④运用行政手段,加强管理和监督。

(2)例如,“校园废旧电池回收行动方案”:

出一期板报,使同学们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写一封倡议书,倡议“回收一节废旧电池,留下一方洁水净土”;

设一个回收箱,专门回收校园中的废旧电池,并将回收的电池送环保部门。

实施这一行动方案的意义:有助于增强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选题要切合社会实际和中学生自身的实际;要综合运用问卷、走访、查阅文献、上网等方法,收集大量的真实的感性材料;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要把正确的认识运用于自己的行动之中。

23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