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政治 >

政治必修4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时间: 如英2 高三政治

  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分享的政治必修4唯物论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用。

  政治必修4唯物论知识点总结: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理论意义: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3)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界定哲学物质概念的。

  政治必修4唯物论知识点总结: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3)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政治必修4唯物论知识点总结:物质运动与空间、时间的关系

  时空相对性、可变性;时空的无限性、有限性;

  (1)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

  (3)时间、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越的,超越有限即趋向无限。

  无限——无限大(宏观世界),无限小(微观世界),在有限之内,是对有限的超越;

  (4)如果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认为空间、时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就会犯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相反认为空间、时间是纯粹的流逝或主观自生的,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2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选择重点)主体、客体、手段。

  (1)实践的主体是具有实践能力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人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实践的客体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进入人活动范围的客观);

  (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4)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的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政治必修4唯物论知识点总结: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特点是:①客观物质性(实践三要素客观);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④直接现实性(最重要)。

  (2)实践有三大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政治必修4唯物论知识点总结: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是人分的。

  (1)自在世界(第一自然)又称天然的自然界。包括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即先在世界和人类产生后人的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第二自然、为我之物)又称属人世界,是指人改造过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活动的客观的自然前提,不是与人类无关的世界。

  (2)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对立统一关系,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3)人类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成为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

  (4)在理解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问题上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人在强大的自在世界面前无所作为;二是过度的人化自然,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造成生态失衡。这两种错误都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政治必修4唯物论知识点总结: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物质自身中产生出有意识的生物是物质的本性。“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应特性——列宁”.意识产生大体经历三个决定性环节:①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展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②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到动物感觉心理;③由动物心理飞跃到人类意识。

  (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直接现实;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3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