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如何才能读懂地理地图
高中地理知识离开地图和图表高谈阔论是不切合实际的.地图和图表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对比鲜明等特点,读后令人一目了然,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培养学生对地图和图表的读与析的能力至关重要.
高一新生如何才能读懂地理地图
一、了解地图的考查特点
地图有很大的兼容性和覆盖面,是考查考生观察、判断、分析等能力的理想工具,是高考试题理想的切入口,因而地图是高考命题中不变的主题,更是综合测试的重要内容。以地图切入考查的有关能力主要是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地理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填绘图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科最常考的内容,具体考查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数量上,越来越注重读图能力的考查,地理高考试题几乎无图不成题,甚至一题多图。?
2.类别上,主要包括:(1)地图,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注记和图例)、分布图(区域图、自然地理分布图、人文地理分布图等);(2)示意图,原理示意图、结构示意图、运行模式图、景观图、过程图、漫画、照片等;(3)统计图,坐标图、扇形图、相对百分比曲线变化图等。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图形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作出判断和分析。 ?
3.内容上,主要以各种地理图像为切入口,考查识图能力,少量涉及地图上面积的估算、地形特征的描述,重点要求运用各种信息说明地理事物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4.形式上,有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有的设置试题情境,试题情境贴近考生学习与生活,同时涉及对考生动手绘图能力的考查。?
5.能力上,识图能力是根本,也是知识迁移的基础。由单纯考查地球和地图知识转向考查这些知识的运用,由单一视角切入向多视角综合切入转变。?
二、掌握地图基本知识?
1.掌握基本概念。例如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值线、绝对高度(海拔)、相对高度、地轴、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等。?
2.熟悉各类图像,构建图像网络。?
三、培养判读地图的能力?
1.要养成读图、用图、析图的习惯。〖HT〗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地图,通过读图,不断强化地图意识,以提高识别地图、运用地图的能力。首先,要从地图的名称入手,确定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其次,要能够运用地图的语言获取各种地理知识。一般而言,可以用比例尺确定地理事物范围的大小、地理事物间的距离;用方向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同时要多角度地思考,从地图上找出地理规律、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复习中,要借助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规律等内容,既要经常看地图、用地图,积极从地图中查找到教材中所述的各种地理事物,还要自己动手画地图的轮廓或简图,将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标记出来。因此,在复习时要反复读图、用图,用地图记忆知识、分析问题,用地图进行归纳、概括、找规律;有意识地记图,在头脑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材料,为“心理地图”的形成奠定基础。?
2.重视“多图并用”能力的培养。在一幅地图上把不同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规律、相互联系全部表示出来,会给学生读图造成很大的干扰,不利于正确分析不同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规律、相互联系。因此,要培养学生借助于各种专题地图,即同时用几幅地图,分析、说明、比较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例如在“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中得出了一个结论:浙江省人口密度要比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大。如果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就必须同时用到以下几幅图:中国地形、地势图,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1月、7月气温分布图等,必要的话,还需要历史地图。这样,才能使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3.重视转地图信息为文字内容能力的培养。〖HT〗将地图中包含的信息用文字完整准确地表述,不仅考查学生对图中信息的判断能力,而且考查学生运用地图语言——将地图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成为地图知识考查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复习时,在学会了读地图后,还需要把从地图上读懂的内容用文字准确地表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从地图上获取有用信息,才能用提纲挈领式的文字总结和整理出读图、析图的思路。?
四、学会读图?
看清图、读懂图、提取图中有效信息、分析图中所揭示的规律对解题尤为重要,读图有以下要点。?
1.读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能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读图时必须明确图示区域的内容,确定属于什么地理范围。在读图题中,图中可能没有指明图的名称,但往往在题干部分会加以说明,这都需要认真阅读。例如,“中国工业布局变化图”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区域是中国,还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中国工业布局的时空变化。
2.读图例——确定有什么信息,总体把握图中主要信息。一般分布图中都有图例,只有阅读图例后再去读图中内容,才会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先要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地辨识它们的分布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图例是人为规定的,试题中,既可能使用常规的图例,也可能根据需求设定新的图例,如“▲”在常规图中是表示大家都很熟悉的铁矿的图例,但在特定题目中则可能用来表示某景点、某观测站、某座山峰等。因此养成读图例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3.读数值——在平面图或坐标图中,要分析数值特征和分布规律,分析量变原因和质变原因。如果是区域图,就要从某种事物或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确定区域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跟踪空间轨迹:先寻找一个比较熟悉的或有一定地理意义的地理事物,然后再沿某一方向去判读。?
4.读要素之间的关系——寻找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从地图上提取出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后,考生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局部到整体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综合分析其形成原因。?
5.提取信息——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作层层剖析,找出规律,进一步分析成因。根据图中的分布信息,归纳分布特征或规律,提取与题干、设问相关的图中有用信息,分析作答。?
6.注意辅图——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许多地图展示地理信息时配有辅图,判读时要注意图与辅图的关系及其相对位置。?
五、学会析图?
析图就是通过对地图的分析,找规律、抓重点,图文结合,使文字知识落实在图上,图上知识转换成文字叙述,从而达到巩固和深化知识的目的。对一般地图的分析,可概括为五个步骤:①“有什么”,地图主要展示哪些地理事物;②“在哪里”,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相对位置;③“为什么”,地理事物的分布及差异是何原因;④“有何关联”,各类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分布有何内在的因果关联;⑤“怎样演变”,区域地理环境或地理事物的演变趋势如何。?
1.要找出规律。地图看起来似乎内容繁琐、杂乱无章,实际上它往往是一件件事物的简单叠加,学生要善于找出规律,层层分析。例如分析我国铁路分布图时,可把纵横交织的铁路线概括出“五纵三横”的特点。?
2.要抓住重点。每幅图的内容都有主次之分,学生要善于辨清主次,排除次要信息的干扰,抓住核心和主旨,从而使图的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析图时要善于联想,使地图形象化。在复习中,根据地图的特征,联想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将抽象的地图形象化、具体化。例如分析“中国政区及各省轮廓图”时,把黑龙江看作展翅高飞的天鹅,陕西像尊跪俑(秦兵马俑出土地),湖南、江西像对兄妹头像(苗汉团结),广东似大象头(高温多雨的气候),台湾像香蕉(我国著名香蕉产地),云南像孔雀(我国著名珍稀动物产地),西藏酷似藏靴(登山圣地),青海像马头(河曲马产地),内蒙古像只雄鹰(温带草原的典型动物之一)。世界地图中,伊朗像草帽,澳大利亚像马鞍,意大利似高筒皮靴,阿根廷像只牛腿(世界牛肉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南极像个灵芝,大西洋像只宝葫芦等。通过对地图的这种联想、分析,记图、绘图就会变得简单可行。?
3.要理解、运用基本原理。有些学生在复习时习惯于死记图中内容,不重视地理基本原理,结果一旦遇到一些源于课本插图又稍有变化的地图就不知所措。因此,应注意对图进行剖析,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并研究可能出现的变式。这样就能以不变(基本原理)应万变(图形)。比如在图上对亚洲的西南季风形成的原理剖析透彻了,那么很自然对澳大利亚西北季风的形成也能作出正确解释。?
4.要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在析图过程中,切忌用片面的、绝对的、静止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既要找出一般的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又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忽视个别现象与特殊性。比如,澳大利亚西部的气候类型“谱”不同于其他大陆,在热带沙漠气候的南北两侧均为热带草原气候,整个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如果学生把一般的气候分布规律推广、套用到澳大利亚,就会发生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