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化学 >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期末考试提纲

时间: 欣欣2 高一化学

  以下是小编在期末之际为大家整理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高一化学复习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期末考试提纲

  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A)

  ⑴ 物质分类的方法

  ①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纯 净 物混 合 物

  ①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②有一定的熔、沸点

  ③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无固定组成和结构

  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化学性质

  ② 物质分类的多种角度

  例:

  ⑵ 化学反应分类的方法

  ①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举 例表 示 式

  化合反应C+O2

  CO2A+B=AB 分解反应CaCO3

  CaO+CO2↑AB=A+B 置换反应C+CuO

  Cu+CO↑A+BC=AC+B

  复分解反应AgNO3+NaCl=AgCl↓+NaNO3AB+CD=AD+CB

  ② 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 ——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④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与 —— 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2. 分散系及其分类(B)

  分散系

  ⑴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⑵ 组成: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分散剂——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⑶ 分类:

  分散系溶液胶体悬(乳)浊液

  分散系粒子的直径<1nm1~100nm>100nm

  分散质粒子的组成小分子或离子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外观均一、透明大多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

  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一般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

  实例食盐水、糖水Fe(OH)3胶体泥水

  ⑷ 胶体

  ① 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 ~ 100nm之间。

  ② 胶体的性质

  现象定义解释应用

  丁达尔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大,使光波发生散射区别溶液和胶体

  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分离蛋白质、氨基酸;血清电泳用于诊断疾病;电泳电镀

  聚 沉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长大,形成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胶体粒子带电,加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析出制豆腐、果冻等

  ③ 胶体的分类

  类 型分散剂状态实 例

  固溶胶固态有色玻璃、烟水晶

  液溶胶液态淀粉溶液、Fe(OH)3胶体

  气溶胶气态烟、云、雾

  ④净化胶体的方法——渗析法

  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里,再将此袋放入水中,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从而使杂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

  ⑤ 胶体的应用:

  土壤的保肥作用、制豆腐的化学原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明矾净水等。

  3.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B)

  电离、电离方程式

  ⑴ 电离:酸、碱、盐等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⑵ 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化学方程式。

  4.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B)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多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同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等。

  ① 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②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 物质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OH-、Mg2+与CO32-、OH-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HSO3-、SO32-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生成弱电解质:如H+与CH3COO-、CO32-等生成弱酸;OH-与NH4+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水也是种弱电解质)。

  ⑵.离子方程式

  ①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

  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拆:将化学方程式中易溶解于水且能完全电离的物质拆写成阴、阳离子符号;而难溶于水的物质、气态物质和水仍用化学式表示;

  删:删去方程式等号两边重复的离子;

  查:检查是否满足元素原子守恒、反应前后电荷守恒等。

  ②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要正确,其规律是:一般易溶于水的强酸(H2SO4、HNO3、HCl、HBr、HI)、强碱(NaOH、KOH、Ba(OH)2、Ca(OH)2)、大多数可溶性盐均写成离子符号(拆);而单质、氧化物、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极难溶于水的物质均写成化学式(不拆)。

  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注意两守恒:方程式两边的原子数、电子数必须守恒。

  5. 离子共存题易错点:(B)

  ⑴ 在题目中告知是无色溶液,应排除具有颜色的离子

  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

  ⑵ 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H+、OH—大量共存 HCO3— 、HSO3-、

  6.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B)

  ⑴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凡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⑵ 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判别方法):化合价发生变化。

  8.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B)

  ⑴ 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实质:化合价升高,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化合价降低,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⑵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得失(或偏移)。

  9. 氧化剂和还原剂(C)

  ⑴ 定义:

  ① 从化合价角度定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称为还原剂。

  ② 从电子转移角度定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偏近)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偏离)的反应物,称为还原剂。

  ⑵ 记住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⑶ 价态与氧化剂、还原剂的关系:

  ① 元素为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I-,S2-等。

  ② 元素为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Fe3+,H+等。

  ③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S、SO2 ,Fe2+,I2,H2O2。

  ⑷ 一般来说,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