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时间: 如英2 高一历史

  一、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直接:土耳其扩张阻隔了传统商路。

  根本(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

  (2)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新航路开辟的四位航海家:(会考要求迪亚士、哥伦布的知识即可)

  ①迪亚士最先到达好望角;②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③达伽马直通印度;④麦哲伦船队作环球航行。

  新航路的开辟的经过

  时间 航海家 国籍 支持国 方向 最终到达地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

  好望角

  1497年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印 度

  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向西

  美 洲

  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 西班牙 西班牙 环球航行

  (4)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的影响

  ①引起了“商业革命”( 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和“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社会分化)。

  它有力地加强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影响)

  ②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③使各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④揭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

  ⑤冲击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二、殖民扩张

  1.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1)17世纪荷兰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

  (2)英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块殖民地是:弗吉尼亚。

  (3)英荷战争的导火线: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航海条例》内容: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

  (4)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

  结果: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确立在印度优势,成为海上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帝国。

  2.殖民国家的矛盾和冲突

  战争 背景 结果

  1.英西 战争 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2.英荷战争 西班牙衰落,荷兰控制世界;英法崛起

  导火线:英颁布《航海条例》 荷兰丧失海上霸主地位,失去北美殖民地

  3.英法战争 法国插足印度、北美;

  英法在印度、北美矛盾尖锐 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确立在印度优势,成为海上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帝国。

  3.殖民主义的罪恶

  1.野蛮的掠夺

  2.残酷的屠杀

  3.强盗的贸易 罪恶的三角贸易

  4.★如何辨证地看待殖民扩张活动?

  提示:破坏性、建设性

  对殖民国家而言

  (1)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2)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对殖民地而言

  (1)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2)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界60年代——19世纪中期)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条件:

  ①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

  ④市场: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市场的需要。(直接原因)

  2.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

  首先开始的领域:棉纺织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

  交通运输业新的发明有: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3)生产方式上: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

  (4)思想文化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5)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形成过程:

  世界市场进程 时间 推动因素 主要途径

  初具雏形 新航路开辟后 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和掠夺

  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以炮舰开路行不平等贸易

  最终形成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瓜分世界

  (2)初步形成的标志: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中国的“门户开放”。

  (3)逐渐成熟标志: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中心:美国和德国。

  2.主要成就: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开始的标志)

  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3.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

  (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多国同时进行。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经济结构:从重工业开始。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促进生产力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垄断组织(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5.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6.世界一体化趋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对一体化趋势的评价,有利有弊。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1.罗斯福新政(1933—1939年)

  (1)背景: 世界经济大危机下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病入膏肓。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崩溃的边缘。

  (2)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新政的“新”之处)

  (3)过程:两个阶段及阶段成果

  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稳定人心,摆脱危机;

  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4)主要措施:

  整顿银行、恢复工业生产(中心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调节农业生产——《农业调整法》、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恢复生,稳定社会秩序。)、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

  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7)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6.了解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表现: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50-70年代初,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滞胀;20世纪80年代走出衰退;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时代。

  (2)90年代新经济:克林顿的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自主”,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结果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被成为新经济时代。

  7.二战后,德、日四国经济运行模式的基本特征:(会考只要求掌握德、日两国)

  (1)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这个模式使得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恢复与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2)日本从战后初期的“统制经济体制”到50年代中期以后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即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这个模式使得日本在短短25年内赶超英、法、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8.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发展高科技;国家进行社会改革,社会福利政策普遍实行。

4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