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政治建设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知识点总结: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
(2)时间:1949、9、21;地点:北平
(3)主要任务:讨论建立新中国
(4)《共同纲领》的内容:(识记小字部分第一段共6点内容)
(5)职能: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2、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新政权的特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注意课本本段中新政权的组成人员)
4、历史意义:(见教材P91大字第四段)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知识点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目的: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2、颁布:1954 一届人大召开
3、内容:四部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等)
4、特点: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5、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历史意义:(见教材P92大字第三段)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知识点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政体
1、正式确立时间:1954年 一届人大召开
2、方式:以根本大法的方式确立
3、性质: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4、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5、组织形式:分为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6、人大代表产生:人民普选
7、意义:(教材P93大字第四段)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知识点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合作基础: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2、时 间:初步建立1949年;正式建立1954年。
3、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4、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
5、职能变化:建国初期,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后,成为参政议政的舞台。
6、指导思想:(1)1956年“八字”方针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各民主党派已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2)1982年“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7、历史意义:(见教材P94大字最后一段)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知识点总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存在着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是基于国情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2、确立:(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了更明确的规定。
3、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4、五大省级自治区:(记住名称)
5、历史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使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作主,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看了“新中国的政治建设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