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考试解题方法
物理在高考中所占分值很大,在理综试卷中的物理部分与力学有关的综合题不是很多,但是分值也不容小觑,对学生总体的考试成绩有很大的影响。现阶段,物理试卷中的力学题的得分情况已经成为拉开考生整体考试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从目前的高中物理力学题的解题方法的角度入手,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提高高中物理的整体教学效果。
高中物理考试解题方法一、极限法
极限法在现代数学乃至物理等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由有限小到无限小,由有限多到无限多,由有限的差别到无限地接近,就达到事物的本真。极限法揭示了变量与常量、无限与有限的对立统一关系,借助极限法,人们可以从直线去接近曲线,从有限接近无限,从“不变”认识“变”,从不确定认识确定,从近似认识准确.从量变认识质变。
早在中国东汉时期的中国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他用割圆术,从直径为2尺的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依次得正12边形、正24边形……,割得越细,正多边形面积和园面积之差越小,用他的原话说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他计算了3072边形面积并验证了这个值.刘徽提出的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奠定了此后千余年中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去无限逼近圆周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体现了微积分的思想。
高一物理教学中关于瞬时速度的分析就采用了这种极限法的思想,从运动学角度看,平均速度的公式是v=△x/△t,当△t足够小的时候所求的v就是瞬时速度。得的平均速度就越能较精确的描述人经过某点时的快慢程度。当位移足够小(也就是时间足够短)时,所得到的平均速度就是“一闪而过”的瞬时速度了。如果两个量在某一空间的变化关系为单调上升或单调下降的函数关系(如因变量与自变量成正比的关系),那么,连续地改变其中一个量总可以使其变化在该区间达到极点或极限。根据这种假定来考虑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我们就把它称为极点思维法或极限思维法。
同样极限思维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运用极限思维法来求解某些物理问题时,与常规解法相比较,可大大地缩短解题时间,提高解题效率。
高中物理考试解题方法二、摩擦力计算
摩擦力的计算,并不像杠杆平衡那样只用一个方程就可以搞定所有的问题。高中物理中要研究的摩擦力只有两种,在计算上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模式,不可乱用。王尚希望的通过本文对摩擦力的讲解,不仅帮同学们复习此知识点,还帮助大家理解高中物理学习思路,即把各个知识点的脉络理清,知识点和物理公式(特别是使用前提条件)掌握牢。
当学校讲解到牛顿第二定律这一章节,涉及到的摩擦力问题会变难,因为摩擦力完全可以与牛顿第二定律联系起来命题;这样的综合一下子就增加了摩擦力的难度。遇到考察摩擦力的物理题,首先就是要搞明白摩擦力的性质是什么,即摩擦力属于哪种类型?而后在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1)摩擦力的性质(种类)
摩擦力的性质说的就是摩擦力的种类,到底要研究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
从基本定义来看,滑动摩擦指的是两接触表面间存在相对滑动时的摩擦。
两个物体之间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的摩擦力我们称之为静摩擦。
(2)不同的摩擦力,要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要用其计算公式f=μN;期中,μ指的是滑动摩擦系数,N指的是正压力。请注意,N是在与速度方向垂直方向上表现出来的压力绝对值,并不是合力(合力肯定为零,否则就会运动)。
同学们需要牢记,静摩擦力的计算,是没有物理公式的,千万不要乱用了滑动摩擦力的物理wuli.in公式;对静摩擦力的计算,我们总是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来判定的。
举个例子,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一定是受力平衡的。那么外界导致物体发生运动趋势的外力,一定就是被静摩擦力抵消了。
这个例子给我们的思路就是,研究静摩擦力,先分析其他的外力。
再举个例子,这个例子针对的是已经学过牛顿第二定律的同学。
如果物体m放在M上,并与M一起,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物体m进行受力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其他外力(比如M与m之间弹簧连接有弹簧弹力等),和这个静摩擦力(M提供)共同的作用,进而产生合外力F合,其数值等于ma;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些力(弹力大小),通过运动学方程计算出了加速度a的数值,就可以联系牛顿第二定律计算摩擦力了。
摩擦力的问题,遇到了搞明白到底是哪种摩擦力是第一步,大多数的难题,还是与牛顿第二定律结合的。如果题目中的数据并没有直接显示出来到底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怎么判断呢?要用假设法!
高中物理考试解题方法三、要重视实验,提高动手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都是从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多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高中物理课标中,有不少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高一新生,注重把这两种实验做好,对于演示实验,在老师演示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老师的引导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仪器的性能与使用。对于学生实验一定要强调人人动手,不能做“听众”;做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明确实验步骤,认真做实验,仔细记录数据,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课后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的小实验(如“悬挂法”找重心)或“做一做:测定反应时间”主动积极地去动手实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同样,大家学习物理时也要做好预习、认真听讲、复习、练习等基本学习环节,但是物理的学习还需要学生更多的抽象思维,所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