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测试题(2)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测试题答案
1. (3分) D
(A:模mó 摹mó 寞mò 莫mò 膜mó;
B:扉fēi 菲fěi 斐fěi 匪fěi 蜚fēi
C:诋dǐ 底dǐ 邸dǐ 低dī 砥dǐ;
D:搁ɡē 酪lào 赂 lù 洛1uò 貉hé)
2.B.宵夜,夜间和夜宵。消夜,消遣夜间时光;夜里吃点心。
简朴,文笔语言简洁朴素;俭朴,形容生活作风朴素。
妥善,强调完善;妥当,强调适当可靠。
决不,一定不,主要从态度、立场等方面去强调;绝不,绝对不,强调无一例外,不受任何限制。
3. C(子虚乌有:指虚构的,或不真实的事情,此处用得是正确的。翻云覆雨:比喻人反复无常或善于玩弄手腕。 “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是两个意思截然相反的词语。“不孚众望”意思是不为大家所信服,贬义;“不负众望”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对事认真,一点不含糊,不通融。)
4.B(A “创造了”“基础”搭配不当。C 句式杂糅,可去掉“具有”; D 成份残缺,应改为“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迷雾”。)
5.B(按事物的发生过程排列:霞光逐渐变浅→霞光消失→天空变成深蓝→启明星出现)
6.B(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乐音”属于听觉,“水灵灵”属于视觉,根据第二段“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的信息可以得出答案。)
7.C(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为无中生有,A.B两项在第二段有相关落脚点,D项信息在第三段。)
8.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第四段中“五条标准„„过了头”“把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是有裨益的”等信息可以作答。)
9.C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C项强加因果,“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是“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的标准,文中是借以说明“五字标准”“难以使人认可”。)
10.C(博:求取,换取,换运)
11.D(A以:①介词,在;②介词,按,按照。B也:①语气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②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C则:①连词,那么,就;②转折连词,却,可是。D之:①②皆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
12.C(本题考查信息筛选,错在无中生有或曲解文意,文中并无此信息。“并无封号”不是没有分封,而是没有封号)
13.①一下子扩展(或“凑足”)白银有二千余两,没过多久事情就完成了。[斥、奇、不日]
②由于母亲出身微贱没有受到宠爱,所以他就被分封到低湿贫困的地方为王。[以、微、王]
③明确(或“光大”)伦常崇尚孝道,这是风俗中优良的(民风)。
14.简答:文章结尾,作者认为孝思其亲,就会忠爱其君,湖南“明伦尚孝”“化行俗美”,这与第一段说湖南“尚风俗、崇根本”、重忠孝相呼应;而“登斯台也”又与“一宅一台”回应,首尾圆合。
15.(1)夏日大雨将至,榴花未全开,槐影沉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志不得伸、压抑苦闷的心情。(景物2分,情感2分,共4分)
(2)司马诗“地偏”两字,明写住地偏远,实则储蓄地表现了不为朝廷所用的孤寂(或:辞官后朋友同僚尽散的冷落);陶诗“地自偏”,说明居地虽处闹市,可心情却因摆脱了官场束缚而
16、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 。(《诗经·氓》)
(2)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诗经·氓》)
(3)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诗经·氓》)
(4)(《涉江采芙蓉》)
(5)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短歌行·曹操》)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17.①这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②表现青草生长的酣畅淋漓和勃勃生机,③更是告诉人们要有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18.人不能为名利所羁绊,应该多为他人着想,具有像青草一样不屈不饶、默默向上的精神。(要考虑是否回答充分,到位)
19. ①在记叙的顺序上采用了插叙的写法。②插叙父亲用茵陈草给他人治病的故事,③既使文章有起伏美,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④既使草的精神具象化,又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四个要点各给一分)
20.①使村庄变诗意葱茏,使田野变得生机勃勃,使山变得绿意盎然。②能给人治病,让人恢复健康。③虽然卑微渺小,却清雅高贵,给人不屈的精神力量。(三个要点各占1分,回答得充分到位再给两分)
21.[鉴赏示例]
(1)“柔韧”之精神 ——赏析本文“草”的形象
本文中的“草”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草,更是比喻象征了像草一样“柔韧”的人。草是柔的,它能使村庄、田野、山峦变得生机盎然;能给人治病,使人恢复生命的活力,如茵陈草。而像董奉和“我”的父亲一样的人,也是柔的,慈爱的,他们禁得起风雨的摧残,不屈不饶,默默向上,这是作者经历人生的风吹雨打之后的独特感悟,因此,这种草的精神其实就是人的坚强不屈,奋力向上的精神。
总之,本文中的“柔韧”的草比喻象征了温柔、慈爱、顽强不屈的人,写草就是在写人,所以作者说:“没有谁不熟悉草,它们其实是与人类共存在的。”
(2)草的语言和精神——赏析本文的主题思想
本文运用比喻和拟人等手法对青草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揭示了青草所蕴涵的生命意义,表明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和对人性回归的渴望。
作者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诠释了草的语言和精神:“春天了,它们从睡眠中醒来„„舒展着腰身。„„竞相伸出手来,和春天相握。”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小草虽然卑微渺小,却清雅高贵的顽强的生命活力。“草色驱走了山脊上的灰暗,将大山渲染得绿意盎然。”揭示了小草倔强峥嵘的生命意志。“那片片叶茎,在风的细雨中悄悄地伸大伸长,宛如一支春之曲„„”用形象的比喻解读了小草居柔守拙、不屈不饶、默默向上的精神。“那时父亲经常领着我„„我一看到他们就心里产生一种欣喜,并对它们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可见绿草不仅是生命的良药,更是生命的良药。
“我想起了故乡的那片青草覆盖着的原野„„我的心里出奇地温暖和激动。”可见小草是我战胜困难的精神之源。最后,点明题旨:它们其实是和人类同存在的,草的语言和精神正是
我们每个人所应该拥有的。
(3)物我同化,浑然天成——赏析本文的构思技巧
本文不仅语言清新明丽,构思也别具匠心,以我对亲草的感受和描写来贯穿全文,同时插穿儿时的记忆和对远古的遐想,给人以物我同化,浑然天成之美感。在作者的每一个文字里,我们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搏动的灵魂和思想的跳动:我倾听,迷恋,接触小草,他给了我儿时记忆。我感悟到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死亡恐惧的心情,我向往幸福和爱情。我跋涉,失望,心被烙伤,挣扎。我震颤,分明听到了一首小草之歌,真正地懂得了草的语言,草的精神。我心情沉静,平缓,如一台明镜。
与此同时,小草像一位美丽的天使,就像那美丽的精灵一样在作者的情感天空里如影随行:草们竞相伸出嫩嫩的小手来,和春天握手。以自己的柔韧步入了这个世界,草的呢喃是那么柔和,回应着大地母亲的爱抚和呼唤,翠绿的茵陈草是最先长出来的,甲古文把一茎两叶叫作草,草们带柔弱的身体和不屈的精神从远古时走来。我的窗前总会有一抹绿草,一丛丛小草。从作者情感的变化和流动中,从作者对青草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经历了一个从迷恋到触动,从向往到失望,从挣扎到震颤,从感悟到平缓的情感变化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青草的声音就想一曲生命的赞美诗一样带给他美的感受、真挚的回忆、走出彷徨和困境的力量。真正达到了物我 同一,浑然天成的境界!
参考译文:
湖湘地方的人崇尚气节,民风敦厚。即使是穷乡僻壤的愚鲁之人,谈到某某忠义、某某孝顺,往往神情突变、感动奋发。大概是这里的人尊崇为人根本,浸染磨砺后,形成一种风气很久了。那千古以来不可磨灭的人,忠义方面没有比贾太傅更显著的,孝道方面没有比长沙定王更有名的,一幢贾谊宅,一座定王台,岿然独立在湖湘大地上。
我在同治九年(庚子年)奉命来到湖南。光绪二年,修整贾太傅祠的工作完成了,就商议重修定王台,但心愿没有实现。今年春上,地方绅士李兴谟君等人拿重修之事请求(政府)。官府里和绅士中都有心愿相同的人,一下子就凑足白银二千余两,没过多久事情就完成了,定王台面貌焕然一新。
查考《汉书》的记载,汉景帝二年时,分封他的儿子刘发做长沙王。因为刘发母亲出身微贱,没有受到宠爱,所以他就被分封到低湿贫困的地方为王。他的母亲与程姬都有太后的称呼,但唐姬并没有封号。相传定王刘发修筑高台,有的说是为了遥望程唐二位母亲,有的说是为了眺望生母唐姬。《长沙县志》提到过“双女墓”,但地方已经不能查考了。从《水经注》《方舆胜览》《楚宝》《通志》等典籍里查考那留下来的记载看,遥望唐姬应是正确的。宋代朱熹、张栻两位夫子登临定王台时写有诗作,元朝许有壬最先提到定王的孝思。《楚宝》记载说定王派人运米到长安,再换运来长安的土修筑高台,以表示思亲之情,这种说法一定没错。《北海碑》记载说:“炎汉太宗,长沙清庙。”光武帝刘秀中兴后,开始到湖南舂陵祭祀先祖,李邕的北海碑足以弥补祭祀大典的缺失,也表达出文人骚客尊敬崇尚的心意。有关蓼园的记载见于任昉的《述异记》,修建蓼园更是刘发孝思的证明。又据考证,宋代时候定王台曾做了长沙学宫,现在我们仍照原来的构建情形祭祀。
如今明窗大开,风景特别优美。再在空地上恢复蓼园的原貌,高台侧旁有一道细泉叫作古涧泉。泉流旁边是东涧草堂,向南是望云山馆。这里有泉池,有山馆,又交杂种植着花草竹木,足够当作流连停憩之所,可以在此表示崇敬仰慕之意。
整顿好秩序法纪,是把守一方土地的官员的职责;光大伦常崇尚孝道,这是风俗中优良的民风。不忍心对父母无情无义的人,那一定会忠于爱戴他的君王。我在湖南从政的这段时间,一点点贡献都没有,看到这地方教化流行、风俗纯美,就明白这里的伦常秩序法度纲纪大有来由。登上这个高台,那一定会在百世之后再听闻到这种遗风而人心振奋。这些聊当作记。
看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