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怎样学习语文
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观、发展观、课程观等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语文是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的基础性学科,因此教师必须采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优化语文教学课堂。目前,高中语文课堂中仍存在学生不重视、不喜欢语文课堂的现状,因此主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增强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高一学生怎样学习语文
语文学习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知识的积累,二是应试技巧的训练。
要做好这两项工作,首先必须重视课堂上的学习。
积累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课堂上的积累。课本与课堂是语文知识基础与本源,可以说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大多来自课堂的学习。字音、字形、文言文虚词、实词的使用等等,都是依照课本内容来进行拔高的。所以要想学好语文,第一步就是要抓住课本,吃熟吃透。
课前预习是必须的。预习中的提前思考有助于发散自己的思维,并且独立的思考与理解在和老师讲解融合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查漏补缺并锻炼阅读赏析能力。这里我反对借助教辅资料来理解课文,因为那样会被教辅资料上先入为主的观点束缚思维,反而忘记了自己真正的感受。若真要看,最多也只是了解一下背景材料,切不可为了省力气而做一块只吸水的海绵。对于文言文的预习,一定要及时查阅字典,实词、虚词若有拿不准的万万不可放着,更不可胡乱猜测理解,望文生义,这样只会留下错误的记忆。
做好了课前的预习准备之后,课堂学习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积极思考并及时提出异议。我想大多数时候听课,同学们都处于一种很“舒服”的状态——老师的讲解在耳边听来实在是流畅,笔头记下来,也是轻轻松松。这样的听讲固然没有错,但是大脑却处在一个放白的阶段。其实如果能够在老师讲过重点之后,在心中默问自己并快速的回答一遍。甚至可能只是提到一个字,也可以想一想:那个字怎么读来着?脑海里再呈现出它的影像。这样重复记忆一次,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回想的时间只能是在老师讲课停顿的空隙,如果因为回想前文而错过了后面的内容,那就是得不偿失了。总而言之,上课务必积极思考、专注课堂。
课后的的复习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及时复习,才能够巩固记忆。作业务必落实到实处。这些也不必多言。
课外的积累也非常重要。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提议,其实生活中任何空隙都可以用来积累素材——也许是去买宵夜的路上,石板路上仰看月夜的静美,那景象就可以在心中用言语来描绘一番。平日在等车到学校的时候也可以在心中默念想到的修辞,岂不妙哉?
字音字形的认知、表达阅读能力的提高都要靠课外的积累。所以多读书,做摘抄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这里需要提出的重要的一点是,在初中时我的一些同学就喜欢背诵中考满分作文或者其他一些应试作文。这样的背诵,也许是有助于分数的提高,但是由于考场的局限性,和作者本身阅历及社会经验等各种方面的约束,致使这些文章在文化底蕴上略有欠缺。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写作能力,最好是阅读大家之作、经典之作。不过应试作文特有的技巧也是值得借鉴的。这里我想改编一下罗伯特•肯尼迪的一句话:应试作文是一种工具,让人增长技巧,却不能用其来引导学习。
接下来就是应试技巧的训练。
毕竟,考试不同于平日的高谈阔论,更需要的是理解他人的文章——如果说客观题就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的话,那么主观题就是文学素养和技巧的融合了。框定重点、分析作者出题意图,甚至连每题的分值都可以作为判断答题要点的依据。这些我想老师会在课堂上逐步说明,重要的是要应用到考试之中去。每一种题型都有固定的答题方式,就好像每一个物象都有它自身的寓意一般,作为学生——尤其是作为考生,无可奈何也只能够去记忆这些东西了。对于作文,考场的临时发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要灵活运用平日自己的知识,甚至是以往一篇好的习作,都可以在考场上为你取得很大的优势——很难相信区区一个小时能够有篇成型、完美的文章。开口成章毕竟是少数,准备充分总是没有错的。
最后一点,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努力争取下次考好。“人生布满荆棘,我所知晓的唯一方法是从上面迅速掠过,我们对于自己的不幸想的越多,它们对于我们的伤害就越大”。如果执着于一次失利,不愿放开的话,忧心忡忡怎好迎接明日的朝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