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2)

时间: 燕妮2 高一语文

  青玉案·元夕①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②。更吹落、星如雨③。宝马雕车香满路④。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⑤。

  蛾儿雪柳黄金缕⑥,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⑦。

  (注 释)

  ①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上元的晚上称元夕、元宵或元夜,也就是灯节。

  ②花千树:形容花灯灿烂像千树花开。这是以花比灯。

  ③星如雨:形容燃放烟火,冲上云霄,自空而落有如星雨。

  ④宝马雕车:指装饰华丽的车马。这句是写街道上人来车往观看灯火的情景。

  ⑤凤萧:即排萧,古代乐器。玉壶光转:指月亮慢慢落下。玉壶比喻月亮。一说是玉雕的灯。鱼龙:鱼形、龙形的灯。鱼龙舞,指在街上舞动那些鱼形、龙形的灯。

  ⑥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元夕观灯妇女头上戴的装饰品,用彩绸或彩纸制成。这里形容观灯妇女的盛妆。盈盈:形容女子仪态美好的样子。暗香:这里借喻美人。古时妇女常佩香囊等物。

  ⑦蓦然:突然。阑珊:零落稀少。

  [说 明] 这是诗人落职后在上侥闲居时所作。词中大力渲染元宵住节满城灯火。满街游人,通宵欢乐的热闹景象和夜市风光。结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几句,突然表现了“那人”与众不同的形象,借以表白自己政治上愿投闲置散,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全篇采用反衬手法,别具一格。

  【翻译】

  像东风吹开了千树银花,又像春风吹落满天繁星,不是千树银花,也不是星星坠落,那是遍街五彩的灯光,满城闪烁美丽的焰火。骏马驾着彩车,芳香弥漫道路。精美的花灯来回转动,迷人的舞曲冉冉奏响;天上的明月高挂,地上龙灯起伏,鱼灯穿梭,跳呀,唱呀,舞呀,让咱们彻夜尽情玩乐。

  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一个个亭亭玉立,风姿绰约,伴着花香婀娜嬉笑而过。我一次次地在人海中寻找她,来来往往到处奔波劳碌,都找不到她呀!忽然间,掉头一瞥:啊!心爱的人儿,却独自站在灯火稀少的角落。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从小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其祖父辛赞,经常给予抗今复地、洗雪国耻的教育。20岁那年,率兵起义抗金,后归南宋,曾任建康符(今江苏省南京市)通判,知滁州(今安徽省滁县),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安抚使,江西安抚使等职。在历任地方官期间,重视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词中深入的反应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有《稼轩长短句》集。

  【赏析】

  这首词写元宵节灯市。写灯、写观灯的人,更主要的是描写日夜思念的“那人”。开头“花千树”、“星如雨”、“鱼龙舞”,都是指灯火。接着写观灯的两种人:一是贵族,一是平民,都不是作者所要寻找的人。最后点出“那人”只有四句,蓦然出现,给读者留下既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而“那人”是作者自己人格的象征,是写自己被统治阶级所排斥而又不肯趋炎附势的品格,隐喻作者在遭受排斥打击后仍不肯随波逐流的品格。

  全词用的是对比和以宾衬主的手法,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笔法。构思新颖,语言工巧,曲折含蓄,余味不尽。梁启超评曰:“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引语)是颇有道理的。可见寄寓之深,在宋词“婉约”派中乃一名作。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玉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然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谭献《谭评词辨》:稼轩心胸发其才气,改之而下则扩。起二句赋色瑰异,收处和婉。

  《唐宋词选析》:人们称赞辛弃疾的豪放沉郁的词作,也赞美他婉约含蓄的词作。这首《青玉案》词就是这后一方面的代表作之一,历来多有美评。它的好,在于创造出了一种境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 孙仲谋处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 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想当年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⑥,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鸦社鼓⑧。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⑨?

  译文: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坚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仓皇失措。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靠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赏析:上片追念于京口建立功业的孙权、刘裕。孙权坐镇江东,北响抗衡。刘裕北伐一战而复青州,再战而复关中,辛弃疾都深为仰慕。

  下片“元嘉草草”数句针对韩侂正在策划的北伐行动。冒险轻敌,必然招致失败,结果反让佛狸饮马长江,血食至今。次年韩侂胄伐金败绩,果为辛弃疾不幸言中。辛弃疾这年六十六岁了,篇末以廉颇自比,既表现了他老当益壮、临阵思战的凌云壮志,又点明了他屡遭谗毁、投闲置散的实际遭遇,同他的心情、身份一致,含义更加深刻。这首词怀古抚今,以词论政,是其特色。词中提到几次南北战争,全是几万、几十万人的大战,都不过用了三四句,或正面铺张(金戈铁马),或反面衬托(仓皇北顾),或用亲身经历(烽火扬州路),或借前代遗迹(佛狸祠),境界全出而色彩各异,象一幕幕历史场景在我们面前轮转变换。

  “四十三年”三句,由今忆昔,有屈赋的“美人迟暮”的感慨。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率众南归,至开禧元年在京口任上写这首《永遇乐》词,正好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两句,是说在京口北固亭北望,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路”是宋朝的行政区域名,扬州属淮南东路。)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借国力,恢复中原,不期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过了四十三年,自己已成了老人,而壮志依然难酬。辛弃疾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涉及典故

  孙仲谋——怀念英雄,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

  寄奴——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不要草率出兵北伐。

  佛狸祠——今昔对照,不堪回首。

  廉颇——自比,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是什么意思?

  出自《雨霖铃》 宋 柳永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句话意思是: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6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