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政治 >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高一政治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1.通过学习,懂以及收入分配注重收入公平的必要性,懂得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了解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政策措施。

  2. 本框内容承接上一框题,对个人分配制度的进一步深化,从个人分配制度入手,进一步理解我国分配制度。

  2. 学情分析

  1.本校学生基础较差,逻辑能力相当低下,在理解本节内容时会出现一些障碍,因此在讲解时应详略得当。

  2.学习完本节内容后应该及时做好同步导学案,以便加深了解。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4.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在经历了“效率优先”的改革之后,中国社会从来没有想过 像今天这样强烈的呼唤公平正义。一方面,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不少人利益受损,心理失衡,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化解这些矛盾,我们很有可能陷入“经济发展了,社会矛盾加剧了”的境况。为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我们这节课来学习一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进行新课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公平的含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0页探究活动,讨论并回答两个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观点二 是正确的 公平不等于平均。

  (1)公平的含义

  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包括起点公平(又称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也叫规则公平、程序公平)、结果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是指结果公平。我们这里学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它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根据社会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按照他们都能够接受的规则处理相互的利益关系,在承认物质差别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相对平等,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不考虑客观差异;是不讲效率的“公平”,实际上是不公平,它妨碍了效率,阻碍了生产的发展,结果使人民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结果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穷。

  (2)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材料并回答问题。

  看材料: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的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今年3月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全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54,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达到0.319。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堪称世界最高。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我国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

  问题;上述材料中收入分配公不公平?为什么?

  作用: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如何实现或体现社会公平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1页插图,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力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1页第二个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我们制度公正方面的推进力度和进展是前所未有的:取消农业税,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修改义务教育法,农村义务教育免费从西部向全国覆盖;按“提地、扩中、调高”的改革思路,逐步结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

  (资料: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分配,形成国家、集体(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原始收入。

  再次分配:国家参与的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目的在于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社会消费和集体福利事业、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等。)

  在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政府要对收入分配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教师活动:看材料;中国环境科学院的任陈海院士说,近1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9%,最高达到14、2%,但这种增长却对资源和环境带来很大不利影响。可以说,中国20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资源浪费为代价换来的。 首先是对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我国gdp增长的能耗是美国的5、5倍、日本的13倍、德国的7、7倍、英国的4、6倍、法国的10倍、意大利的9、7倍。 其次,环境污染严重。到今天,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正在达到极限。壁如水资源问题,全国70%的河流污染严重,50%的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淮河流域污染企业首先遭到了关闭,继之是太湖地区的污染企业,长江的年排污水量为每年130多亿立方米,水质已严重恶化。下一个治理的重点将是长江沿江污染企业。森林方面的生态破坏已经使中国在1998年不得不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砍伐。《中国经济时报》曾报道过河北邯郸市的例子,1993年邯郸市gdp约360亿元,而当地滏阳流域污染对工农业造成的损失是7、5亿元,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9亿元,对环境质量造成的损失为15、4亿元,损失总额高达32亿元,约占gdp的9%。这就是说,如果将环境和资源成本计算进去,我们每年的经济增长入不敷出。

  教师点拨:追求效率是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追求效率符合我国国情。我国是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并且,我国经济的效率长期低下,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很大,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教师活动:材料: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财政收入的增加,使我们有能力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进行财政倾斜,以帮助这些地区经济共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而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又大大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稳定。二者是对立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3页,就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4)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的做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3页,回答:怎么样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啊 ?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喝活力。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现阶段我国的分配方式中,无论初次分配,还是再次分配都要坚持效率和公平的原则。

  5.板书设计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公平的含义

  (1)公平的含义

  (2)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

  (3)如何实现或体现社会公平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

  (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4)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的做法

5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