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税和纳税教学设计 征税和纳税说课稿
《征税和纳税》教学设计
1、识记:增值税及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了解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2、理解: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关系、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意义、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运用:学生运用税收的知识,观察、分析生活中关于税收的现象,更好地体会把握税收知识,进一步明确公民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
1、通过的特定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感悟中理解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并让学生在自我感悟的同时提高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亲身体验,现场说法,融合与税收相关的知识,锻炼学生整合税收相关知识的能力,同时在小组的合作探究中对税收的知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思维扩展,培养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及以及深层次挖掘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守法和义务的表现,也是公民爱国主义的体现,要热爱自己的国家,自觉诚信纳税,同时增强权利意识,监督、关心关心税收的使用,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提高自己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框内容主要讲述征税和纳税的知识,从教学内容来看,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有:税收的本质(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及固定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税的种类,尤其要掌握好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知识、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理解公民依法纳税的原因、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违反税法的行为,知道公民作为纳税人既要履行义务也要行使权利等等。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将本框关于税的相关知识与财政的知识相结合,从理解财政与税收的关系出发,理解税收的本质。充分联系现实生活的体验,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并把握三者的关系,税收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税收的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税收的固定性。可见,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税收的“三性”集中体现了税收的权威性。要让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认识到的税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并结合两个具体的税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具体体会税收的本质及基本特征。再从税收与公民个人关系出发,理解、感悟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税收的性质及重要性,理解依法纳税的重要性,从法律的角度明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启发学生自觉树立纳税意识,诚信纳税,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四.教学重难点及分析
1.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这是本框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要理解税收的本质必须将它和财政联系起来,需要学生较全面地整合财政与税收的知识,从财政与税收的联系中把握税收的本质,掌握这一部分内容对理解财政知识,有重要意义,但对高一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知识的本身带有抽象性,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感悟税收的知识,理解税收的本质(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并通过具体的事例,感悟税收的基本特征,这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由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差异,导致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把握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性,所以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让学生理解税收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更有难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前创建与税收相关的思维环境,以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分析生活、感悟生活中把握税收的知识,这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这是本框教学的重点,分析这一问题要先带领学生全面分析、感悟国家税收的性质,真正理解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有理解税收与国家职能正常行使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白依法纳税不仅是法律的要求,不仅涉及到要做一个守法公民,还要明白依法纳税也是爱国的体现,要通过自己的诚信纳税,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公民,另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还要明白,做公民要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不仅要履行纳税的义务,还要积极行使公民的权利,关注国家有关部门对税的征管,关心国家的税收问题,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真正理解纳税意识。这一重点的解决,要侧重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的价值标准,注重感悟式教学,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共鸣。
五.教学活动:
(课堂导入,以生活小事例“饭后的故事”,导入税收的话题)
“饭后的故事”
一天,我和几个朋友到一个餐馆吃饭,在结账时,老板说一共134元,如果不开发票,130元就可以。老板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答:省税钱
(以税的概念为线索,让学生开展话题讨论,让学生提前进行自由式的税收思维,为后续的税收教学创造良好的思维空间)
师提出问题:什么是税收?,进入合作探究活动阶段
探究活动一: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首先播放一段关于打击虚开增值税法票的案例视频(这一视频实际上也为后续教学中学习增值税、了解违反税法的行为等潜移默化地准备了相关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总结:
税收与强制性、政治权力的联系
其次,以图片为线索,引导学生找到: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财政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学生积极探究,认识到:
税收与国家、国家职能、财政收入的联系
师生的共同探究,要形成以下结论:
税收的含义:税和税的征收合称税收,从本质上是,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师提出问题:税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这一部分知识较抽象,学生在理解这一问题时有很大难度,为此选择生活色彩浓厚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以税收知识为主题,创设电视剧《乡村爱情》之税的故事
出示故事简介:
……
让学生以编剧的身份,运用税收知识,创设故事情节……
在这一过程中,积极设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理解税收的知识:
1、 了解现实生活中违反税法的现象
2、 认识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和意义
再让学生运用以上知识,边学边用创设故事情节……
师生对学生创设的情节,共同探究,得出结论:
1.税收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及固定性文综之家2. 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税收的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税收的固定性。
继续创设故事情节……
探究活动二:纳税意识
播放税收宣传视频,师生分析理解为什么说公民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得到结论:
(1)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看,税收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
(2)从税收的作用看,税收是国家实现各项职能的物质保障。
(3)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看,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联系课堂开始环节的“吃饭”话题,进行讨论,感悟公民对税收的权利,做到课堂教学首尾呼应)
总结:纳税意识
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行使权利
(最后,引导学生对本框知识进行适当地梳理,使学生掌握的税收知识更加系统、条理)
《征税和纳税》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框题是高一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财政与税收》中的第二框《征税与纳税》。在教材体系上,它是对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是第八课也是第三单元的一个重点。主要介绍税收的含义、特征、种类及作为纳税人要依法纳税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节学习,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全面理解把握教材重点。了解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每个人都与税收密切相关。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说学生
由于本课直接联系现实生活,学生有探究的热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高一学生接触和了
解的生活实际有限,知识储备较少,本课内容对他们而言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税收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违反税法的
四种主要现象;懂得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依法纳税
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学习,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依法纳税思想,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强权利义务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税收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二)教学难点: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五、说教学理念
以高效课堂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组织和引导学生预
习、展讲,并及时给予知识补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说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讨论法、展讲法、讲授法。
七、说教学准备
学生根据导学单预习新课,小组讨论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收集材料准备展讲。
教师收集有关征税和纳税的时政材料;课前预习熟悉本节学案。
八、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家财政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由哪四部
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什么。(财政收入由税、利、债、费四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
要来源。)
教师引导: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税收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税收的有
关知识。
(二)梳理知识框架,布置展讲任务 含义 特征及其关系
行为税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违反税法的行为 公民应增强税收的监督意识
税收资源税、财产税
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能力来布置任务:
任务一:税收的含义
任务二:税收的特征及其关系
任务三:税收的五大种类及其征税对象、包含的税种
任务四: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作用
任务五: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任务六:违反税法的行为
任务七:公民要增强税收的监督意识
(三)学生讨论、展讲
(四)教师补充点拨
1. 税收的含义
税收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应注意引导学生从税收的主体、目的、手段、依据和对财政的作用这五个方面来把握。
2. 税收的特征及其关系
(1)强制性。强制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3)固定性。税收是无偿的、强制的,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国家征税之前必须依法律形式,规定好征税对象和税收数额之间的比例,不能随意变动、征收。当然,税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的不同需要,国家可以调整税收政策。
税收的这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教师点评:无偿性要求必须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无偿性决定了必须具有固定性。
3. 我国税收的种类
总结:根据税收的征税对象,目前我国的税收分为五大类,共20多种。在这些税收种类中,影响最大的是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1)结合导读单上的表格重点学习这两种税收。
(2)结合教材“相关链接”,了解个人所得税有关征税项目和计税办法。
教师总结: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税办法,就是个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纳税人个人收入越多,缴纳个人所得税越多。
教师点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办法是分段计算的,个人收入3500元以内不计税,多余3500元以上部分,按不同税率分段计税。
4.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首先,这是由税收的性质和国家、集体、个人关系决定的。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其次,税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实现其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
2.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对于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分别从表现和手段两个方面来把握。注意强调偷税和骗税的区别。
3. 公民要增强税收监督意识
教师总结:公民是国家税收的最终负税人,应自觉增强税收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监督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行为,关注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检举,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
(5)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税收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税收的含义、特点及其关系和种类,重点了解了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知道了它们的征税对象和计税方法。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依法纳税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各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和应受到的法律制裁。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税收政策,认识我国税收的性质和意义,增强依法纳税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看了“征税和纳税教学设计”